【摘要】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智能技术昭示着以开发人工世界为使命的第三轴心时代之开始。智能科技像其它技术革命一样,是把双刃剑,只要合理利用,必将推动社会之发展。必须抓住智能发展的时机,创立智能技术的新直道,换道平行超车,让中国梦真正成为奉献世界的和平与幸福之梦。
【关键词】智能技术 轴心时代 智能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第三轴心时代的兴起:迎接“正和”智能全球化
卡尔·雅斯贝思在1949年写下的对世界深具影响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里,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不久之后,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又提出物理、心理和人工三个世界的现实观。实际上,雅斯贝思只是揭示了第一物理世界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00年到200年之间人类在三个两河流域独自展现出来的人性大觉醒和人类哲学的突破。显然,第二心理和第三人工世界也应该有自己的“轴心时代”:第二心理世界的“轴心时代”刚刚结束或几近尾声,就是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物理学为代表的人类理性大觉醒导致科学突破的500多年;而第三人工世界的“轴心时代”则刚刚开始,源自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是人类智性大觉醒并将催生技术突破的智能时代,它由图灵、冯·诺依曼等对计算与智能的新认识起步,今天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技术,仅仅是开始。
然而,物理世界的性質导致其全球化只能是“负和”,侵略、压迫和殖民曾是第一次全球化的代名词;心理世界还可以实现“零和”全球化,正如当下以自由贸易为代表的第二次全球化所表明的;只有在人工世界借助于新IT智能技术,我们才能实现多赢、包容的“正和”全球化,这就是智能的第三次全球化。
开发智能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次智能全球化实现第一物理世界的“负”增长,修复我们的生态环境;促成第二心理世界的“零”增长,让人性及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和平幸福;推动第三人工世界的“正”增长,不但能够极大丰富各类有用的知识,而且通过知识的自动化,最终实现智能社会。
对于新的智能时代,首先,我们要有期待之心,因为这是时代的召唤;其次,我们要怀敬畏之心,因为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最后,我们还要持平常之心,因为智能技术同其他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只要合理利用,必将像农业、工业和信息技术一样,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
然而,社会上许多观点,如“技术奇点”“人类将变成机器人的奴隶”“人工智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或干脆讲“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特别是“人工智能很快将使50%,甚至70% 的工人失业”等看法,使得一些百姓心生不安,十分担心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回忆200年前,我们的问题就是担心机器夺去我们的工作进而毁灭人类,甚至要把机器都烧了,这就是英国著名的“卢德运动”。今天的机器已非两百年前的机器人,强大多了,但机器并没有夺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也无法离开机器。很大程度上,我们今天的工作是机器给的。号称“电脑”的计算机实际上并没有取代人类,从“码农”、软件工程师、架构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计算机已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工种。未来不是人工智能将使50%-70% 的工人失业,而是人工智能将为我们提供90%以上的工作。未来,没有智能技术,我们将无法工作。
中国目前基于算法的人工智能虽然还不是世界第一,但我们的语言智能优势明显。现在媒体和一些报告中所讲的智能,让多数从业人员一无所知,而且认为绝对实现不了。但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好人拿起来做好事,坏人同样也可以拿来做坏事。人类必须加以引导,掌握决定权,但人工智能是时代需要的技术,其发展不是我们的担心就能制止的。我们应记住担心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霍金所讲过的话:我们不能把飞机失事归结于万有引力。同样,我们不能把人类毁灭归罪于人工智能。
智能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阶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阶段。我国2017年刚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打破跟在别人后面跟踪追赶的惯性思维,为我们在智能科技方面实现“平行超车”指明了方向。有了第一份人工智能的囯家发展规划,就有了我们发展自己智能科技的道路和方向。希望我们能够在这条大路上大踏步前进,创造与发展领先世界的智能科技与智能产业,以智能梦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我们不但要发展好自己的智能科技,还应鼓励帮助其他国家和民族在这一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以智能的方式实现新的全球化,这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多赢和包容精神,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技术手段。
一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大国,除了领先并多贡献于世界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的祖先早就示言于天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智能时代”、第三“轴心时代”的开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机遇。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飞跃:《新IT与新轴心时代:未来的起源和目标》,《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杨玲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