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四项重点工程”统筹谋划、重点部署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天府新区主动肩负“南拓”重任,着力优化完善城乡规划、提升城市极核功能、选定培育主导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发展质量向中高端加速迈进。
国家级新区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是国家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平台和载体,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政策性区域。
天府新区自设立以来,不仅一直在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加快建设,迅速形成新的城市框架和新兴产业集聚格局,而且结合四川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需要,将其作为成都市优化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全省提升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努力,天府新区建设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托新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导向作用;二是新兴产业培育进展显著,增长极作用开始显现;三是创新要素迅速集聚,科技创新成为主要动能;四是现代化城市功能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正由于天府新区是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载体、“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抓手,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省提升发展的高度。
因此,四川省瞄准新时代改革开放需要,在天府新区如何集聚高端产业,如何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如何建设宜业宜居环境,如何增强创新活力,如何面向国内外开放等方面,作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核心是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天府新区以建设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内陆经济开放高地为目标,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成功入驻,战略性新兴产業、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集聚效益明显。围绕新区开发划定核心区域,确定鹿溪智谷、天府中心、科学城起步区等重点发展区,建设了中法、中韩、中意等国别园区。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将天府新区作为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全局的“百年大计和重大战略性工程”来抓,进一步凸显了天府新区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省委对天府新区建设的战略远见。以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抓好天府新区建设,对四川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对强化全省的创新驱动能力,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盛毅)
经济发展
2017年天府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成果
天府新区
经济指标
生产总值2384.9亿元
增幅
增长 8.6%
直管区
经济指标
生产总值35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630亿元
增幅
增长13%,增幅居全市第一,高于全省全市5个百分点
增长33%,增速高于全市17.7个百分点
规划建设
完成鹿溪智谷、天府中心、科学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构建“1775”城乡规划格局和“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生态文化景观结构
地铁1号线三期即将投入运行,5号线、11号线、18号线稳步推进,累计建成城乡主次干道226公里、桥梁23座、综合管廊28公里
累计建成绿道80公里,完成鹿溪河生态区(一期)、科学城生态水环境示范段治理和兴隆湖彩化工程
启动“独角兽岛”规划设计方案全球招标,成功举办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小米生态年会等重大展会活动19场
引进科利耳、海康威视等重大项目50个、协议总投资近3000亿元
实施“天府英才计划”,引进“国千”“省千”等高层次人才32人,落户大学生5.23万人、占全市46%,吸引剑桥等世界100强名校学生462人
聚焦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扎实开展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聚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23个工作机构优化调整为16个
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完成年度试验任务94条,形成改革创新案例15件,入选全省推广案例3件
淘汰燃煤锅炉、页岩砖厂,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企业,完成水污染、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66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27天,比2016年增加36天
新增市场主体1.45万户、注册资本2039亿元
依法妥处群体性事件194起,整改治安、交通、消防隐患6245处次,违法犯罪总警情下降17%、刑事立案下降16%
建成天府七中等学校18所,推进华西天府医院和省二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开、优化公交线路32条,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
新开工都市现代农业项目16个,成功创建省级示范休闲农庄1个,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8.7%
完成棚户区、城中村、土坯房改造18.9万平方米、老旧院落33个,资助贫困学生7740人,实施医疗救助15373人次,新建续建安置房391万平方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