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与良善生活的构建

2018-03-12 21:57王毛文
中小学德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礼仪生活教育

王毛文

摘 要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中被普遍认同和遵守的,以一定原则与规范来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的总和,是良善生活的支撑。由于对礼仪的内涵、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礼仪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基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丰富礼仪内涵并进行现代性转换,加强礼仪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才能构建一种良善生活。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教育;礼仪教育;良善生活;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2-00-04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小到家庭,大到社会,任何行为皆以礼仪来进行约束。礼仪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表现为外在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深刻的精神内涵。只有明确礼仪价值,认识礼仪问题,发挥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才能指引人们过更好的生活。

一、良善生活是礼仪教育的价值追求

“礼仪”一词在当代社会应用广泛,笔者试借《辞海》中对“礼”和“仪”的解释,从词源学的角度阐明“礼仪”内涵所在。

《辞海》对“礼”的解释分别为:1. 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敬礼或礼貌;2. 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3. 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4. 礼物;5. 指礼书;6. 古书名;7. 姓。[1]对“仪”的解释有:1. 礼节;2. 礼物;3. 法度,准则;4. 仪器;5. 容貌,举止;6. 匹配;7. 倾心,向往;8. 通“宜”,适宜;9. 姓。[2]综合解释,对“礼仪”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尊重”,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既尊重对方,又保持自尊。二是“仪式”,尊重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隆重的秩序形式,也可以是规范的仪态,以及相应的礼品。三是“道德规范”,即人们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表达对他者的以友善为前提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多以人伦作为外在表现形式,遵从“尊尊、亲亲、长长、幼幼、贤贤”的有序之道,弘扬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爱诚信等道德要求。可见,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持一种稳定的秩序与人际和谐而生的。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则,使人们的行为稳定化、常态化,并由此形成人际关系,践行伦理道德,规范伦理秩序,构建良善生活。

(一)礼仪是良善生活的支撑性要素

良善生活是一种有序的、合乎礼仪的生活。有序是礼仪的秩序化要求,以“尊尊亲亲”原则调节伦理秩序。一方面是“尊尊为重”。为了维持有序的社会秩序,传统社会为人赋予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礼记·礼运》中将人分成十义的目的就在于,让古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僭越,不越矩,遵从各个等级设定的规范要求。“尊尊”还有尊重的意味,孔子将礼仪总结为“不谄媚,不胡说,不逾矩,不轻慢,不戏弄,不成弄,要修养身心,实践诺言,谦虚而尊重他人”[3],遵从的便是尊重的礼仪内涵。另一方面为“亲亲为大”。孔子曾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仪中包含着“仁”的要求,提倡人们彼此相亲相爱。血缘关系是“仁”的起点,也是最基本的伦理秩序要求。传统社会讲究“孝悌”“亲亲”“长幼有序”,并将这些定性规范融入血脉亲情之中。可见,这种伦理关系既强调不同辈分、性别之间的礼仪要求,也主张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

礼仪反映了社会特定的道德原则,既是人内在情感的表达,也是人性在生活中的展现。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表现出的遵守公共秩序、待人谦和、举止文明等都是礼仪的体现。外在礼仪能展现内在的人性,如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与人为善的态度等,都源自礼仪对人格的内在要求。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可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愉悦;上升到社会层面,就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良善之礼关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的互通,从而互伸援手,相依并进,实现道德生命意义上的相互陪伴。

(二)“中”“和”为礼仪之核心

礼仪包含着“中”与“和”的理念。“中”为中庸,指处理关系时不偏不倚的态度。《礼记·仲尼燕居》有云:“礼乎礼?夫礼所制中也。”程子解释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允执其中”,是孔子主张的最高道德标准。[4]但中庸理论并不指中间,而在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和”则是有差异的共处,这种差异特指在健康的平衡中和谐共处。“君子和而不同”,要求人们掌握好“过”和“不及”间的动态平衡。《论语·学而》认为“礼之化和为贵”,因此“和”可作“调和”与“和谐”理解。由上,“中”与“和”可综合理解为“适度”。

(三)“敬”“爱”为礼仪之基础

良善生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自我人格平等,二是关涉他者,即自觉自愿地为他者做贡献,尊重他者的人格尊严。[5]“礼”与“仪”都含有“敬”之意,《礼记·典礼》中第一句“毋不敬”,便指出礼的核心是“敬”,要求有真诚对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态度,做到尊重他人。《孝经·广要道章》中甚至认为“敬者,礼之本也”,无敬则不成其礼,“毋不敬者,人君行礼无有不敬,行五礼皆须敬也”。此后,讲究“持敬”之意,盖源于此。“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自己要想为他人所敬,首先先敬人和爱人。孔子认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向对方表示尊重,首先要自我谦卑,放低身段,“虽负贩者必有尊也”,体现了人类普遍之爱的观点。所以,礼仪既是良善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良善生活的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持敬与自谦体现了对他人和自我的尊重,是人们行动的精神向导。其次是爱。儒家提倡博爱,而博爱要从孝敬父母做起,通过孝敬父母树立仁爱之心。然孝敬父母并非私亲之爱,而是把对父母的爱推广到天下父母身上,“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御注将这两句分别解釋为“博爱”与“广敬”。[6]中国人自幼年起,便受到博爱的教育。《弟子规》中“凡是人,须皆爱。天同覆,地同载”,孝亲与博爱,需要通过践行礼仪作为奠基,需要在指导人行为的过程中实现。可见,礼仪是一种在人际交往生活中为了表示彼此尊重、显示友好和保持良好心情的行为规范。endprint

二、当前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礼仪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中小学礼仪的内涵界定尚未明晰,导致中小学礼仪教育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一)礼仪教育目的工具化

礼仪的重要价值是实现人格完善,建构良善生活。但一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将礼仪教育等同于对学生行为的限制与防范,滥用礼仪教育来束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礼仪的本质要求,导致礼仪教育目的的工具化。礼仪教育可以促进管理的秩序化,但是不能仅仅将礼仪教育视为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序的管理应该在礼仪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礼仪教育的衍生品。礼仪教育是奠基,而不是手段。

礼仪教育还成了一些学校追求利益的工具。他们大张旗鼓地进行礼仪教育的目的,常常是为了迎合功利化社会的需要。礼仪教育本应是长期的活动,但面对应试教育,礼仪教育却急功近利,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也没有体现尊重人的本质,而逐渐成为互相攀比的手段。各种礼仪活动举办的初衷,多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宣扬学校“特色”。如此,便消解了礼仪的内在价值。

(二)礼仪教育内容浅表化

礼仪教育内容浅表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片面化。由于对礼仪教育的认识不清,学校礼仪教育内容往往侧重于规范行为举止等外在方面,甚至将礼仪教育等同于形体训练,脱离中小学生的实际。片面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礼仪教育知识化。礼仪被教师作为客观知识进行讲解和传授,导致其沦为纯粹的知识教学,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礼仪修养的作用。[7]二是随意化。礼仪教育普遍缺乏统一教材,而由教师随意挑选教学内容和安排礼仪课程。但由于每位教师的礼仪教育素养参差不齐,使得礼仪教育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如此便直接影响了生活礼仪的教育效果。三是表面化。许多学校未对礼仪文化的内涵进行现代转换,礼仪教育依旧停留于字面上,甚至利用“三纲五常”来实现对人的管控。于是,“綱”强调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常”是调整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在这样的秩序下,学生被置于规矩的控制之下,导致产生对礼仪的不认同甚至是拒绝。一旦良善生活被压抑,礼仪便不再是学生合理的生活方式,更不是对人生的追求。

(三)礼仪教育方式非日常化

当前,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方式的非日常化,一方面表现为其正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成为应对检查的“临时武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经常是因为有上级视察,检查结束,礼仪教育便随之结束。在这种风气影响下,礼仪教育因很难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而逐渐弱化。

礼仪教育非日常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和实际操作指向两个维度。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必定行不通。尽管学校会有相关礼仪规定,但多未对礼仪规范做出详尽的规定和说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但这些要求背后的具体行为标准却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日常礼仪行为无章可循,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日常行为处于放任状态,礼仪失范现象频繁发生。

三、中小学礼仪教育可能路径

(一)遵循自由平等的现代价值观

自由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分别对应礼仪的两个方面:律己和敬人。自由强调个体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为了保障自由的实现,礼仪教育中必须有一些规范来约束自由,使他人的自由意志与学生自己的自由意志能互相协调、和平共处,进而保障学生的自由,建立稳定的秩序。秩序与自由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秩序要求学生自律,在自律中实现学生的自由。礼仪教育本身要具有合理性,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学生的心性,这要求礼仪不断自我完善,保证礼仪规范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相应改进,[8]如此,才有利于实现学生甚至社会追求的良善生活。除了礼仪教育本身具有合理性之外,还需要礼仪规范所具有的合理性被学生所认识,这更加强调礼仪教育自律性的重要性。当学生自觉自愿去遵循礼仪时,礼仪教育就不再是强制,他们不会感到自由的丧失,而是服从于自律性的礼仪,感受到自主的自由,内化为自己的社会生活之中,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内外统一。

平等是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要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这种平等以“亲亲”为前提。亲亲孝悌的情感是人孝德本性的真实流露,也是人们最直接的道德行为,学生必须以此为基础确立行为准则和礼仪道德规范,并以诚敬之心自觉遵循且推而广之,这样才能立身成德、成就自我。将“亲亲”范围扩展,即是“爱人”,亦谓“仁”,“仁者爱人”即要求学生爱护他人,尊重他人。因此,学生的生活不局限于家庭或学校的“小仁爱”,而是容纳世界的“大仁爱”。这是对“仁爱”的深化,把这种由本真情感所激发的美德推广到更广泛的社会人伦关系中。之所以能做这种推广,关键在于“仁爱”之心是人所共有并可以互通的。这种人生价值的追求既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促进礼仪的情文统一

礼仪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生活中,礼仪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约束力,既是人们生活的向导,也是情感的源泉。“礼”的本质是“敬”与“和”,真诚地尊重他人,以尊敬的态度、诚挚的情感与他人交际,是礼仪的根本,也是礼仪发挥“和”的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学校礼仪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礼仪与情感的统一。

“文”有两方面的内涵要求。一是“节文”,有节制则无太过,有文采则无不及。天理之节文乃其恰好处,恰好处便是理,理蕴含于人事之中,赋予人之内心便是仪则。理见于诸事,事物外于形而根植于心。“仪”则为外在的仪态表现,与“文”相对应。“则”是法度准则,与“节”相对应。有文采而后有仪态,有节制而后有准则,这要求学生在“节文”与“仪则”即心性与规则之间合理权衡,表现出恰到好处的状态,即为有节有文、有仪有则。[8]二是“礼乐”。真性情是“文”的根据,完善人格需要礼乐辅之,需要经过“文”的教养和提升。礼仪教育需要通过“乐”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塑造情感,进而建立其内在心性,促进文质彬彬、美善相乐人格的形成。endprint

(三)实现礼仪内涵的现代性转换

要让礼仪学习良善有序,就必须对其中落后的内容进行现代性转换。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礼仪的有序性,讲究在公共秩序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人做事,以体现合理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成员的差异性决定了只有在“和”的理念下才能统一起来。对学生来说,在充分尊重个体自由和利益的基础上,重视社会集体利益,同时克己自律,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尽好自身的责任。有序需要在“仁爱”中进行,联系社会“以人为本”的要求,通过共识性价值“仁爱”的植入,以“仁爱”作为指导,让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调节自身行为,协调好人际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的稳定有序。

在對礼仪内容进行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中,对于人在礼仪中的定位极为重要。人在本质上是追求价值的,礼仪即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如“谦恭有礼”等,这不仅是外在形象的展示,也是一种精神内涵的表达。所以礼仪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德性修养而不是追求生计,每个个体都是“礼仪”的存在。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人,需要在与别人相处时做到“有序有礼”,另一方面人在本性上会有向上发展的要求,而礼仪作为一种内在价值追求,所表现出的人格理想,是每个个体努力的目标。所以,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要倡导追求一种自在的生活、一种以礼仪作为引导的良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有序的,学生能够在其中汲取社会发展的营养,能从内心产生对礼仪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外化为礼仪习惯。

(四)加强礼仪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礼仪源于生活,礼仪教育需要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是文化传统和生活意识的融合,礼仪教育要将礼仪作为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交往生活中赋予礼仪的真实内涵。礼仪文化是生活的向导,不仅包含外在的礼仪规范,也有内在的礼仪精神,礼仪反映的人文精神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探求,它关注人性中的情感和需要,重在求善求美,强调价值关怀,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爱好。礼仪教育要展现学生真实的生活,要适应当下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礼仪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要重视对学生的规范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世界不是某个个体孤立创造出来的交往背景,而是一个群体性的共通的世界,具有一定的内部规范、共同的认知和相通的情感,让礼仪成为一种具有价值指向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选择和构建良善的生活。

学校可以根据礼仪内容,模拟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启发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正确思考和规范行动。[10]例如在学习“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时,可创设不同的礼仪情境:过马路老人摔倒去扶、校门口遇见老师向老师行礼问好等,通过对这些情境的讨论与实践,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学会在行动中如何帮助别人,践行正确的礼仪。在礼仪课程中,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视礼仪为生活形态的存在,把有礼看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经验既包括知识形态的生活经验,也包括实际活动的生活经验,它是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11]让学生在礼仪生活经验中学习礼仪,感悟生活,进而过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传统礼仪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价值。在当代社会礼仪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更要理解礼仪的本质,在生活中丰富和改造礼仪、践行礼仪。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善,指导学生成为良善之人,让学生过一种好的生活。这种生活有礼有德、平等有序,不仅指向个体的外部行为,更是指向内在精神,从而在内外统一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330,2700-2701.

[3]于伟.先秦儒家之“礼”与我国教育的教化功能[J].教育研究,2013(4):122.

[4][11]马贺.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5:13-14,41.

[5]江畅,蔡梦雪.礼仪与好生活的关系及其后现代重构[J].伦理学研究,2016(5):10.

[6]彭林.中国礼仪要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49-50.

[7]刘洪洪.大学生礼仪现状及教育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6:35.

[8]麻英美.规范、秩序与自由[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2):120-121.

[9]惠吉兴.仪式的意义——宋代学者论礼的起源与内涵.MODERN PHILOSOPHY[J]. 2003(1):6.

[10]刘娟.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16.

责任编辑 徐向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仪生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筷子礼仪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礼仪篇(下)
无厘头生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