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2018-03-11 09:32王方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缺失人文改革

王方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往往忽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知识结构匮乏,很多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对于专业知识的再利用缺乏人文类课程的过渡,因此,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应重视人文类课程的补充与完善,对人文教育类课程进行深入改革,建立起系统的高校人文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校培养人才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得专业教育与人文类教育并行发展,最终构建完善的高校教学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 教育 缺失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人文”严格来说并不单是一种我们看得见的“能力”,而是一种“精神”,严格来说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它的核心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功利的做事”,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德性、标准及人生哲学等,最重要的是它是高校学生除专业知识外,人文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1994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先生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把人文素质教育引进课堂之后,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出版《大学人文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三卷本,在此基础上,2003年夏中义相继又编写了《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大出版社)和《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并于2003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大学人文”课程,“大学人文”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走上大学课堂。至2004年春季,全国开设“大学人文”课的学校达到20余所,苏州大学、南通师院、江南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浙江嘉兴学院、上海交大、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杭州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因此,高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 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否才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很容易被社会淘汰,也能在未来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性错综复杂,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往往忽视自身人文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整体不高。

1.1 有限的人文类选修课导致大学生文化素养偏低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必将产出何种类型的人才,当代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大部分仅限于学校教育,开设的课程以专业课为主,人文方面的课程基本上是属选修课,很多学生选修类似人文知识色彩浓厚的课程时,所抱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够学分,而不是出于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另外,在这个网络媒体发达的社会,对于人文知识方面的中外著名读物更是不感兴趣,很多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大部分都离不开网络游戏及网上购物等。

基于以上现状,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再加上如今媒体影视剧对于真实历史的篡改、穿越剧的兴起,使得年轻的大学生曲解历史,胡乱嫁接历史人物,有些甚至连中国的四大名著都不知,对于中国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及优良传统更是知之甚少。

1.2 高校课程分科界限严重,学生偏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学术分科制度将各种知识加以专门化和细化,同时却也使学术和知识四分五裂。在大学内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已成为近代大学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学科和课程的设置中,由于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分野越来越明显,特别技术学科的兴起、专业和学科过于细致的分化,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同时,现行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上,偏重实用性、功利性,注重职业教育,也就是说,工具理性的东西比较多,价值理性的东西非常少;对人类文明的普适价值关注甚少,专业细分而视野局限、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从而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格不健全。实用主义盛行,使人格的培养与技能的获得不得两全,“成器”不“成人”。过弱的文化陶冶,致使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致使大学生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致使人才培养不全面、基础训练不扎实;过强的共性制约,致使大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

2 高校人文类课程的改革

2.1 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开展系统的人文教育

基于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面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低下的现状,除了大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之外,很大一部分与高校单一的教育有关。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已专门成立了人文类教育部门,但是并没有做到真正将教育落实到实处,很多高校对于人文教育思想定位不清,只走形式,观点守旧,只是象征性地开设几门人文类的课程,治标不治本。教育的方法也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可谓是纸上谈兵,不见成效。

因此,高校除了在校内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建设人文类课程教育体系,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此项教育。包括大学生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团队协作、个人创新等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另外,还要加强一些人文知识教育的普及,譬如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民族历史等,拓宽大学生眼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陶冶情操。

2.2 增设多种类型的人文类选修课,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种类有限,除了大学语文、影视欣赏等常规课程外,其他类型的课程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应该在原有的选修课基础上,增设更多类型的人文类选修课,范围可以涉及历史、文化、技能、艺术等方面。另外,应该将选修课进行科学的归类与划分,针对不同的年级开设相应的符合大学生现状的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素质课程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开拓眼界,还可以陶冶情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3 改革选修课教育及考核方式,加入实践环节

大部分高校对于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局限于写论文或简单的笔试。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人文类的选修课中学有所長,就一定要从其根本下手。

首先,在选修课的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革,应该多以实例分析、实践体验为主,让学生参与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与培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水平,提升个人魅力。例如,某高校的“辩论入门”课程,不应该单一地讲解、看视频。应该多以实践教学为主,在课程一开始便可将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实践,实践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点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其中,以学促教。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其自我学习、自发思考的创新思维模式。

3 结语

人文教育是如今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该充分重视,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让其能够进行自身人文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在打下良好人文教育的基础下,其会拥有积极进取及创新的工作心态,并会自觉得不断提升自我素养。

大学生人文课程教育是一项巨大及长期的教育工程,需要更多的关注与重视,高校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不仅仅“培养大学生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如何做人”,应该在确定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全面地进行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开展。

参考文献

[1] 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6-97.

[2] 王彦英.大学教育呼唤人文精神[J].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44-47.

[3] 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 周国平.人文演讲录[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9-11.

猜你喜欢
缺失人文改革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