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品牌价值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基调

2018-03-11 00:19刘嘉
纺织服装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时尚

刘嘉

为了深入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的有效实施,加快纺织服装行业向科技、时尚、绿色产业的转变,依照工信部对行业品牌建设工作的要求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工作的安排,2017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年度工作会议于1月28~29日在杭州余杭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 品牌成就价值”,由工信部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余杭区时尚联合会承办。28日下午,举行了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工作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园区代表围绕试点工作展开交流。29日,举行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大会。会议回顾梳理了2017年度行业品牌建设工作,交流沟通品牌创新的实践和体会,同时也展望品牌未来的发展。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纺织处处长曹庭瑞,工信部科技司质量局调研员姚佳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陈大鹏、杨兆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莉,办公室主任段红等行业协会领导,浙江省经信委轻纺办主任李京宁,杭州市余杭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祝振伟,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平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敏华,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曾宏等浙江省市区领导出席会议。

行业品牌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国务院启动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到“中国品牌日”正式设立,纺织服装行业的品牌工作正受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关注,行业品牌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本次品牌工作会议上,曹学军表示,品牌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品牌建设日益受到国家、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面对机遇,行业企业深入推进产品结构、产能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孙瑞哲在会上指出,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44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中有6家纺织服装企业上榜,一些企业在品牌市场化与全球化布局中取得了不错进展,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并购、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与认可度不断提升。

2017年,共计14家服装品牌企业成功上市,是行业品牌建设成果显现和市场前景认同的有力佐证。2017年衣着类消费增速结束了7年连续下降的势头,实现了社会消费品衣着类消费增速的企稳回升。

在本次会议上,杨兆华在发布《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品牌报告”)时表示,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2017年的發展主基调,行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向时尚化、多元化、国际化、资本化提升发展。

本次会议还举行了第二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授牌仪式,上海尚街loft时尚生活园区、浙江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创意设计平台(濮院320创意广场)、浙江余杭家纺产业设计园、山东舒朗国际时尚创意设计平台、广东红棉国际时装城、陕西西咸纺织服装创新园、青岛东方时尚中心、宁波创客157创业创新园共8家园区(平台)获此称号。

曹学军介绍,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研发设计和协同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司对120家重点跟踪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的调查显示,品牌企业研发设计的投入接近1.7%,有近90%的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设计机构,开展了国内外设计的合作。我国确定了20家纺织服装创业设计试点园区,更是集聚了国内优秀的设计师将近9000余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众多纺织企业的选择,智能制造的新模式快速发展,全行业开展定制的纺织服装企业超过400家,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的成效逐年显现。

创新型品牌不断崛起,为市场增添活力

从当前纺织服装消费市场来看,市场销售增速趋缓、消费价格有所回落、消费需求回归理性,但品牌报告调查显示,品牌销售正在企稳回升,147家品牌企业2016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6.8%;平均利润1.8亿元,增长10.8%。

中国品牌,生逢其时,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及消费理念转变,大大促进了城乡居民在纺织服装产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同时,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也是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的潜力所在。

面对消费升级和需求变化,纺织服装业各类品牌百花齐放,形成了优势品牌占据主阵营的局面,同时“小而美”的网红品牌正走向成熟。80后、90后中高收入人群的时尚消费态度明显回归理性。调查显示,半数人群更愿尝试小众或新品牌,海外设计师品牌是80后心中最时尚的品牌类型,43%的90后认为轻奢品牌更时尚。相对而言,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的心态更加开放,这为中国设计品牌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

因此,近年来一批创新型品牌不断崛起,为品牌市场增添活力。KM、H:CONNECT、MJstyle、UR、热风等国内快时尚品牌以新零售思维迅速扩张,大举开店,并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其中,热风品牌已在全国150多个城市布局超过800家门店,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在全国部分中大型门店内开辟20平方米左右的儿童区,以满足家庭购物的需求,并与“集成式婚礼创意平台VORES”达成合作。

此外,独立设计师品牌强力崛起,短短三年间,连卡佛和 JOYCE门店销售的中国设计师品牌数量增长惊人,不少设计师品牌的作品水准不断提升,甚至有的已经可以与主流大牌比肩。而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新生代品牌正在茁壮成长,成功孵化和培育出的众多品牌中,已经有627个自主服装品牌被中纺联流通分会授予“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

迎战新一轮消费升级,纺织服装品牌如何实现“破壁”?endprint

尽管如此,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科技创新能力有待精化,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社会责任尚待深化,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做慈善、公益活动、提高员工福利等方面,同时,供应链诚信与协同亟需强化,特别是供应链中的信息流通不畅,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果差。

当前,我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服装在时尚、文化、品位、个性等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兴趣,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究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很多情况下是“闭门造车”,缺乏产品开发之前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深入研究。

孙瑞哲也在发言中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行业强化品牌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落到品牌工作上表现为行业需要突破的现实瓶颈——一是供给瓶颈,产品供给同质化倾向较重,供需匹配存在错位,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二是创新瓶颈,行业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没能很好形成现实能力以满足消费需求;三是文化瓶颈,行业企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与推广程度不高,对消费市场培养力度不够,在提升消费体验、建立情感共鸣等方面有待加强;四是生态瓶颈,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赊销赖账等个别现象对产业生态、市场环境、产业链协同造成了一定破坏,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尚需强化。

对此,杨兆华在发布品牌报告时为中国纺织品牌建设给出六大方向:首先,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实现有效供给,开拓消费新领域,满足人民对美好品质生活的需求;第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提升品牌的价值,通过完善的产学研联合来加强基础性研究,依托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强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第三,以人才培育为核心塑造品牌势能,形成企业、协会和院校的联动;第四,以中华文化为支撑强化品牌内涵,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与产品时尚创意的深入融合;第五,以模式创新为手段重塑消费链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机制;第六,以社会责任为着力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做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行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品牌的建设又有新的工具、新的商业模式。在本次大会的主题分享环节,晨风、红纺、天源、汇美等七家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及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建管委的代表从各自的产业环节、商业模式等角度开展了主题分享与交流,阐述了这些优秀企业在我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品牌建设其形在“牌”,其神在“品”

品牌建设的核心关键是品牌价值。在新形势下,就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分享以下四点思考:

一是优化产品品质,是提升品牌价值之基石。

品牌价值的核心是产品。目前,消費需求由以“物美价廉”为代表的朴素生活消费需求,转变为以“科技含量”、“时尚风格”和“绿色环保”为代表的科技、时尚、绿色的消费需求,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是行业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研发,提高相关成果在产品中的应用;不断开发高性能、多功能、高性价比、生态化的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要强化时尚设计,促进纺织工艺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流行趋势与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不断细分消费需求,提升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模式创新,是提升品牌价值之端口。

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娱乐经济广泛渗透,新模式已成为品牌价值的重要端口。企业应该依托核心资源,开展模式创新。要深化大数据、AI、VR等技术与时装秀、电子商务、量体裁衣等场景的结合,提升服务体验,增加品牌流量;要深化社交媒体应用与IP跨界合作,培养消费族群,提升品牌粘性;要深化智能制造,推进智能化生产与运营,开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发展C2B、共享经济等模式,形成平台品牌。

三是树立文化自信,是提升品牌价值之源泉。

要明晰品牌定位,以企业文化为基点,一方面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发掘、研究与应用,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民族文化与大众潮流的交互升华;另一方面,挖掘当下流行元素与二次元等亚文化的价值,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市场价值,以文化自信构筑时尚话语权。

四是深化社会责任,是提升品牌价值之根茎。

无责任则无品牌,有责任更有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排污许可制度开始全国推广,最近这几件大事反映出责任资产化已经进入快车道。适应新变化,企业要深化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和市场责任,不断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和方法,不断发掘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与内涵;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品牌建设中,建立负责任的研发体系、采购体系、生产体系、物流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品牌建设其形在“牌”,其神在“品”。立“品”,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科技产业、时尚产业和绿色产业的行业新定位,不断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推进“三品”战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发展又做了全面的部署。高质量发展,就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捕捉消费需求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一直将推进“三品”战略作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行业影响和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今年将关注和支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增强品牌产品对消费的捕捉引导能力,产品创新是满足消费升级的直接体现。今年将继续开展创新与流行产品的评选推介活动,引导企业适应、捕捉和引领社会新需求,开发功能化、绿色化、智能化、差异化的产品。endprint

二是推动创意设计集聚,提升创意设计对“三品”战略的支撑能力。今年将继续开展第三批创意园区试点活动,营造创意设计机构、设计师与产业良性发展生态,加强创意设计与产品、产业、品牌、消费者的结合,推动创意设计的专业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培育更多的优秀创意设计人才为行业服务。

三是提升行业合作共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人可以跑得快,一群人才能跑得远,鼓励纺织服装企业以诚实守信、责任担当为宗旨,建设以诚信为基础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产业诚信供应链,共同打造良好的产业商贸生态。

四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高行业网络化、数字化、制造化的智能引领。今年将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培育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制造的新模式,加快智能制造在纺织行业的推广改造应用。建设个性化定制与创新示范的服务平台,解决个性化定制中的共性技术问题,便利消费者与制造企业的互动交流,提高产业链资源协同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祝振伟:追求高质量发展 争做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展望2018年,余杭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高质量发展、争做新时代发展排头兵”。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今后是高质量水平的发展,所以余杭要在高技术、大技术上继续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同时还要更加注重质量,追求高质量。

围绕这个总要求,余杭区将开展“改革创新突破年、城乡品质提升年、社会治理创新年”三年活动,打好“创新体系建设、城乡环境治理、良渚申遗推进、‘三合一企业淘汰、公共服务提升”五场硬仗,使得余杭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家纺和服装是余杭区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是余杭区的主导产业更是富民产业,家纺和服装占据规上企业的四分之一。无论是从规模、影响力,还是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上,家纺和服装行业都是功不可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余杭的这些产业内也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优质企业,应该说,家纺服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可或缺的一个产业。

近年来,余杭区紧紧地依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紧紧地依靠浙江省、杭州市推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对原有的低小散差企业进行了整治淘汰和资源整合。下一步,区委区政府也下决心要一手抓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一手下大力气用高技术的服务业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和改造提升,实现两条腿走路,使各个主导产业得到协同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纺联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兆华:品牌建设成果显 六大方向再提升

自2012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每年编制发布《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报告》,归纳和梳理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引导和推动行业品牌建设,此项工作已历时六载。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深化之年,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品牌效益稳步增长,品牌创新不断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一、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整体发展情况

(一)整体内核不断增强: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协同效应更加明显,产品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广泛应用,跨国运营实现突破。

(二)市场表现稳定向好:市场销售增速趋缓,品牌销售企稳回升,各类品牌百花齐放。

(三)自主品牌创新变革:以资本为纽带,向多品牌、多品类、“产品+服务”式的生活方式转化,借助科技打造新零售,跨界合作链接消费,品牌多元持续发展。

(四)新生品牌力量崛起:具有新思想、新创意的新兴服装品牌企业以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已逐渐成为中国服装实体经济的新希望。新锐快时尚品牌迅速扩张,独立设计师品牌强力崛起,专业市场品牌茁壮成长。

(五)文化品牌展露风采:随着“中国风”在世界时尚舞台的异军突起,中国服装品牌正将“中国文化”与时尚进行结合,变成一种相对强大的号召力,引领行业进入新的竞争时代。

(六)区域品牌提升发展:目前,产业集群着力转变增长方式,以智能制造、品牌建设为主攻方向,不断做强、做精、做专、做大、做优产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新特点和新趋势

(一)新特点

1.国家战略护航产业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2017年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计划》,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国家战略的保驾护航正在为品牌建设凝聚全社会共识,提高自主品牌意识;营造宣传自主品牌的良好氛围,树立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信心;搭建自主品牌交流平台,树立中国自主品牌良好形象。

2.消费升级催生市场机遇:从生存型向品质消费、体验消费转变,娱乐型、享受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较为显著,定制式的选择性消费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方式、多种业态融合交叉跨界的消费方式、移动互联社交媒体跨越时空的全天候消费方式快速增長。

3.资本力量加速品牌增值:产融结合愈加活跃,资本并购频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海内外品牌,向中高端升级、丰富产品线;打通国际时尚品牌资源,收购文化、教育、物流等领域企业股份,实现跨界延伸推动转型发展。

(二)新趋势

1.虚实复合化:线上线下渠道正在加速融合,促进了品牌供应链的“虚实共生”。规范化、互动化、一体化、全球化等趋势将成为“新零售”时代的主要特征。

2.智能普及化:智能科技为纺织服装品牌带来产品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智能产品层面,围绕绿色环保、舒适健康、差别化、功能化等方面展开研发和应用。智能运营层面,推动企业运营从业务驱动转变到数据驱动。

3.体验交互化:品牌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体验交互化”,为消费者提供体验产品性能的舞台,为品牌提供交互沟通的平台,包括文化体验区、定制互动装置、互动式传播媒介等,进而形成黏性极强的品牌关系。endprint

4.责任透明化: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责任透明化”成为重要表现形式。披露供应链、供应商责任绩效、产品环境足迹是重要内容,“责任透明化”与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消费安全密切关联。

三、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一)科技创新能力有待精化:行业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协同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全生命周期低碳绿色纺织、生态染整技术亟待集成等问题。

(二)社会责任建设尚待深化:我国政府对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但具体支持资源配备较少,企业重视力度不够,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表面,做慈善、公益活动或者给员工提供福利等。

(三)供应链诚信与协同急需强化:一些企业诚信度和可信度普遍较低,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披露制度,难以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四)消费市场行为研究仍需细化:品牌服装企业很多情况下是“闭门造车”,缺乏产品开发之前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深入研究。

(五)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亟待系统化:国际知名品牌行列鲜见中国品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多而不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缺乏独立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系,缺少现代文化的建构,不能输出文化价值。

四、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未来方向

(一)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实现有效供给:从调结构、增品种、提品质出发,发展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的高性价比产品,弘扬工匠精神,做精产品品质,建立快速反应的柔性制造模式。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提升品牌价值:培育一批有特色、高水平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跨界融合、上下游协同发展、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现生产设备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加速两化深度融合和综合应用。

(三)以人才培育为核心塑造品牌势能: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高端人才、青年创业、互联网创业等社区,集合中外高端时尚教育资源,采用“协会+企业+院校”人才培育方式。

(四)以中华文化为支撑强化品牌内涵: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与产品时尚创意的深度融合,研究发布从色彩、纤维、面料到终端产品的流行趋势,持续推动美学、文学、经济、历史、影视等跨界领域在行业的交流与融会。

(五)以模式创新为手段重塑消费链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机制,加强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联动。深入研究消费者价值观、消费观、消费心理、情感需求。变“生产导向”为“需求导向”,通过培养“共情”与“同理心”,创造与消费者连接的新价值点。

(六)以社会责任为着力点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构建负责任的产业链为着力点,改善产业与社会、产业与生态、产业与消费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全社会责任推进机制,通过管理体系、信息披露、多方合作三大发展推进机制,以机制输入产生价值输出。

晨风集团企业管理部部长杨宏伟: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50年的专注发展让晨风坚信服装产业既是提供温暖舒适着装体验的基础工业,更是引领审美、创造趋势的时尚创意产业。对于践行社会责任,晨风集团有着对内对外两个层面。

对内层面,首先,如何让企业永续高质量地发展下去,是企业最为基本的责任。第二,以员工为核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贯穿晨风发展的一个核心理念。第三,多职业的发展路径,助力员工多层次发展。第四,关爱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工关系。

在做好员工方面的工作之外,晨风在环保方面也在努力做好一些工作。晨风集团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纺织服装生态链,包括所有工厂都实现了污水再处理达标以后排放,包括太阳能的发电,包括所有车间的LED灯的使用。

对外方面,晨风集团和国内很多企业一起发起成立了爱幼华夏慈善基金会,救助全国的先天性心脏病兒童和白血病患儿,作为地方性企业,晨风集团斥资近5000万元来救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对象。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就业发展提供全新的理念和思路,比如建立北京服装学院晨风时尚产业园,以平台推进时尚产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践行社会责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晨风集团一路走来,可持续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社会中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晨风这样的企业,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做一点小事回馈行业,回馈社会。

红纺文化董事长郑波: IP品牌化,跨界大合作

红纺是从事国内外IP商业转化的企业,旗下拥有几十个IP。IP是个大话题、大产业。目前,中国“大”授权市场潜力巨大,2017年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高达3163亿美元。中国被授权消费品整体零售额仅占全球市场的3.3%。红纺除了丰富的IP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品牌化能力,为客户更好地规划整合最合适的合作方案及模式,同时强大的商品转化能力也为合作注入源动力。

IP的关键是粉丝运营,通过IP塑造平台,产生品牌的价值。品牌管理方面,红纺把服装载体化,在国内的1000多家服装店涉猎了吃穿住行娱多方面。商品平台方面,用红纺的话讲就是IP无处不在。IP是品牌,也是知识产权的联动。在品牌授权方面,红纺与那些具有优质产品却苦于没有品牌的企业合作,涉足不同领域、不同产业。目前,红纺对外进行IP授权合作的企业有几百家。跨界合作方面,红纺涉猎航空、酒店、影视、银行、餐饮等诸多产业。IP链接一切,它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健康、时尚。

苏州天源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信宏:智能制造之路——天源服装的探索

智能制造的本质在于:将计算机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功能与智能机器相结合,应用于生产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部分或全部取代人工脑力和体力方面的劳动,实现制造活动的高度柔性化、集成化和系统化,并自动收集、分析、存储并学习数据和信息等知识,从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的先进制造技术。endprint

从2013年开始,天源从运输自动化、裁剪智能化等方面入手,减少整套环节的高强度人工活动,积极进行了尝试和改造。

服装的缝制是一个高度依赖人的技能的生产环节,但是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进步,天源积极引入了合适的设备来进行深入开发,使其能够满足客户产品的生产需求,大幅度提升效益,同时又减少了一半的人工数量,天源坚信这些工序的智能化是整体智能化的一个必要的准备。

不管是自动化还是智能化,最终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在过去的4年里,天源实现了稳步提升,产值年均增长20%,但一线工人数基本持平,同时准时交货率超过99%,品质也有稳步提升,实现了健康增长。

在智能制造的未来之路上,天源会继续推进仓库智能化和全流程信息化,让机械手臂广泛应用于生产,最终实现机器的智能生产和信息整合。在智能制造这条充满挑战和充满期待的路上,天源会持续关注最新的制造技术,并尝试将其结合实际生产,从而推动自身制造水平和效益的提升,减少对员工的技术依赖度,实现制造的升级换代。

汇美集团副总裁、集团政府公共事务负责人曲晶:消费升级下的新零售

新零售是一个非常热的词,它的趋势就是渠道融合,要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这是新零售的必然。

消费者发生了四个变化:首先是场景消费受到重视,消费者要体验一种服务、一种文化;第二是渠道边界很模糊,消费者并不在乎线上还是线下,而只关心体验和价格;第三是社群特征显著,社交手段的丰富让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人群聚集到一起,商家需要做的则是把喜欢相同调性的品牌、有着共同生活态度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社区特征;第四是对效率的要求在提升,信息高度的透明化培养出了一批对于性价比有着较高要求的精明消费者,倒逼原有零售商不得不进行供应链改革、渠道改革、体验改革,从而缩短和弥补由于互联网造成的差距。

茵曼的新零售之路采取了四个策略:场景、边界、社群、效率。

场景方面,“茵曼+千城万店”策略将产品延伸到了家具、家居、童装,并统一聚集到线下店中,营造一个文艺舒适的家的空间,聚集粉丝享受慢生活;边界方面做到了“三通”,会员通、商品通和利益通;社群方面通过微信矩阵,对B端的门店店主、对C端的消费者进行双向互动,维持品牌温度;效率方面,通过RFID技术获取数据捕捉消费动态,通过预售等手段实现柔性供应链,

2017年,新零售出现了,2018年将是新零售井喷、白热化和火拼的一年。新零售的本质是数据,有了数据才能知道你的消费者在哪里,画像是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上海笕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渠道拓展总监杜树珍:快时尚模式下的生活方式集合店

快时尚的特点有6个,款式多、更新快、货量多、时尚、引领潮流、极高的性价比。笕尚实业在国内开设了712家店铺,其中MY Style 297家、Topfeeling 409家,预计将在2018年分别于6月和8月在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菲律宾马尼拉开设新店。

在零售不景气的情况下,笕尚实业还保持高速扩张的秘诀在于,不仅做快消而是“综合性零售业”。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将推出另一个1万~3万平方米的FISHOP品牌,定位于新型颠覆性零售业态。

FISHOP不仅仅是零售,还有很有乐趣的体验,其中包含智能泊车、幼智天地、宠物乐园(含寄存)、服装、服饰、家居、私人定制、健身、美妆、鲜花、美食、DIY工坊、民宿合作、闪电配送以及新型影院等,目的是给消费者带来综合性的全新体验。FISHOP的三个特点是具有不可抗拒的高性价比定价、具有艺术表情的新潮感官体验、具有新鲜感的场景和货品,笕尚实业的大理念就是让消费者在家门口甚至不需要开车,就可以买到比网上还便宜的东西,并且有不同的新体验。

笕尚实业将把智能引进店铺,首先实现的是RFID系统,很快会在店铺里面看到电子橱窗、试衣魔镜、机器人导购、人脸识别迎宾、VR、电竞等。

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郑泽宇: AI+服装设计,从图开始

在当今时代,AI+是一个非常火的名词,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新“电力”。但AI在服装行业里面还是一片蓝海,尚缺乏探索,其实AI+技术是可以普惠到整个服装行业,能够为行业带来一些核心价值与改变的。

知衣科技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网上海量的图片经过图像技术处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仅仅要得到像素表达层的内容,更多的是了解款式、品类、颜色、面料、纹理。经过图片分析和加工整合,就可以得到当前的趋势,对未来作出一个指导性意见。此外,通过非结构化数据的整理,把海量的淘宝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把销量、库存、价格和款式在不同纬度上进行比对,就能够得出哪些款式卖得好,能卖多少件,库存如何,从而帮助设计师来规划设计、仓储等各个环节。针对不同的设计师,还有更加个性化的方式。通过分析浏览喜好来推算设计师的风格,进而为他们推荐符合他们设计风格的图片。

这一过程的好处在于,首先,不仅仅对设计师的灵感、经验、直觉有了精准的分析,而且有了更多的数据指导;二是通过素材整理和挖掘的工具,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挖掘时尚元素,把畅销和时尚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个既时尚又好卖的产品。例如在与如涵公司的合作案例中,知衣科技提供了AI辅助设计,从Instagram、秀场等渠道发现好款,通过素材挖掘工具,輔助设计师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打造爆款。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党支部书记沈守兵:科技改变睡眠,新时代的家纺王道

水星家纺2017年的市场调研和销售大数据分析显示,床品健康的卫生性以及舒适性是当下消费者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水星拥有抗菌防螨类床品,还自主研发了独特的硅藻土纤维床品,可以清除甲醛和异味,此外还有红外健康科技类产品,近两年收到很好的市场反响。

对顾客的市场价值需要重新进行定义,水星家纺售卖的不仅是床品,还有健康睡眠、舒适体验、超级性价比,要从产品款式和花型的竞争转化到产品科技功能的竞争。

另一方面,要对产品重新进行定义,如今床品的时尚性越来越凸显,更加强调材料、功能、技术、工艺等,所以产品要从外观上看时尚,从内里看科技含量,以此重新定义床品行业的新形象。

对于床品而言,最重要的是聚焦健康睡眠,开发新型材料和技术,做出差异化的功能性家纺。科技创新中,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系统性创新方面,水星家纺的研发系统创造了三个创新体系,打造五大保障系统;文化创新方面,水星的产品研发以家国情怀和使命感、责任感开展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家纺产品的技术研发包括全流程、全品类、全功能,实现负离子、抗菌、防螨、除异味等功能。总而言之,家纺企业要将技术革新与时尚设计结合起来,打造出健康、优质、舒适的产品。

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联宏:文化引领价值创造

艺尚小镇选择了服装行业,也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服装制造,基础产业升级阶段;时尚潮流导入,进入创意价值升级阶段;文化植入,品牌文化内涵升级阶段。所以艺尚小镇在打造过程中一直在寻找文化上的差异化,凭借出色的时尚基因,艺尚小镇正全力描绘着“中国时尚新地标”,其价值在于以人为本,以价值创造者为贵,以品牌为核心。

目前,艺尚小镇正在积极从设计师创意设计、柔性定制、创新模式、时尚趋势分析四个方面打造全产业生态链。首先,设计师创意设计方面,包括了设计师创业中心、年轻设计师平台、文创群体承载空间,在整个生态产业链里,艺尚小镇把设计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第二,柔性定制方面融合了科创面料研发、柔性生产企业集聚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公司,2017年中国首个互联网小镇落户临平新城,艺尚小镇得到了智能制造方面的丰富资源。第三,创新模式方面,希望杭州电商之都的互联网基因元素能够在服装行业中发酵,因此这一板块囊括了电商、网红公司、集合店、买手店。第四,时尚趋势分析方面涵盖时尚活动、时尚媒体、时尚教育、时尚大数据。真正的设计大师一定是注重文化的,所以艺尚小镇关心文创,用免租金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服务于产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尚
时尚
时尚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时尚DIY
时尚DIY
时尚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