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与“忙”的感慨

2018-03-10 05:15晓静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局机关干部后门

晓静

去年仲夏的一个傍晚,暑气犹在,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晚餐。

吃饭时,我边开玩笑边打趣地对丈夫说:“很长时间都没有出去吃饭应酬了,有没有感觉不习惯?怀不怀念饭店的饭菜味道?”

丈夫自然明白我这番话的意思,白了我一眼:“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不出去应酬是常态,出去应酬才是异态。再说了,你以为我以前愿意出去应酬吗?”

我抿嘴笑而不语。

我和丈夫都在机关工作。他所在的部门工作繁忙,应酬也多。前些年,我常常在快下班的时候接到他的短信或微信:“有应酬,不回家吃晚饭。”

那时候,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常常被这些应酬占用,次数多了,我便忍不住抱怨他不顾家、不管孩子。

“我也没办法,都是工作上的事,不去不好。”丈夫边说边叹气。

听到这儿,我也就不忍心再埋怨他,知道他是身不由己。我常想,什么時候这种风气能改一改,还我们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也能让家人有更多时间在一起?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我们家的生活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丈夫的各种应酬明显少了,有时还能为我和孩子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饭。这在以前可是绝对不敢想的事。这种变化如春风拂面。“闲下来”的丈夫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少了那些迎来送往的应酬,丈夫和他的同事们反而能“轻装上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变化不仅体现在机关干部的“闲”上,还体现在机关干部的“忙”上。

去年6月,我的医保卡不慎遗失。因为和人社局的人都很熟悉,我便想打个电话,走走“后门”。没想到,电话那边的朋友告诉我:“去窗口办就行,用不上一个小时就能拿到新卡。”说实话,我当时对此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到人社局的医保窗口办理补卡时,来了一次“切身体验”: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群众礼貌服务,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亲切问候,一杯茶水待客”,提高了服务效能,也提升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没走“后门”,我依然享受到了“VIP”待遇。过去有些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办好的事,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办完;过去有些需要跑很多趟的事,现在在网上就能办理。延时办公、一窗受理、网上受理等新模式,让窗口单位比以往更忙碌,却让无论是办事群众还是公务人员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与舒畅。

这一“闲”一“忙”,不正是从严治党带来新变化的真实写照吗?

(作者单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务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局机关干部后门
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劳务品牌——“襄阳月嫂”培训助推城乡妇女就业
丢失职工档案属于“用人单位责任”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不要理他
机关干部提升业务能力的几点体会
激发机关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几点思考
这个班还不错
没睡醒
某部机关干部脂肪肝发病及相关因素研究
考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