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五件国宝之首,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堪称世界青铜铸造的绝世神品,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因此也被许多考古专家称为“通天神树”。
神树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祭祀坑,其中一号青铜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又似神山。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树的顶部有残缺,专家推测,顶部也应该有一只鸟站立于其上,总共十只神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头上有长短犄角、圆眼、张口露齿,昂首触地,身上五指龙爪似人手,羽翼似刀,尾部朝天,似从天而降。
这样独特的造型,究竟包含怎样的寓意?
在我国的古史神话中,树和日月运行、天地相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山海经》等志怪书中就记载了很多种。于是有人便把青铜树喻为代表扶桑和建木的神木。
扶桑的特征是树枝上分居了十个太阳。在古代,很多民族都将鸟作为太阳的象征,三星堆青铜神树所铸神鸟,应该就是太阳的写照。建木则是古代神话中沟通天上虚幻世界的天梯。高近4米的青铜神树顶天立地,树间攀援的龙,或许正是古蜀巫师们驾乘着上天入地的坐骑。
也有考古学家结合巴蜀图语,认为神树主干侧身的龙头其实是捕鱼的第三代蜀王鱼凫的造型。因此,也有观点推测神树应是一棵古蜀国世袭传国的传承树,并不能“通天”,甚至没涉及太阳的含义。无论何种看法,神树能体现古蜀人世界观已是大家共识。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太阳神鸟”金饰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太阳和神鸟,因此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该金饰重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从金饰残留的痕迹分析,它的加工至少采用了热锻、锤揲、剪切、打磨、镂空等多种工艺。先用自然金热锻成为圆形,然后经过反复的锤揲,使金饰的厚薄基本一致,再用剪切的方法去掉外表参差不齐的部分,使其成为一个较为标准的圆形,在圆形的金箔片表面画出整个图形(包括太阳及光芒和四只鸟),最后根据已画的纹样反复刻画切割形成镂空。
“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则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2005年,“太阳神鸟”图案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也成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图案。它以其神秘和精致,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错金银中的社会变革
该壶是1965年出土于成都百花潭中学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酒器,是巴蜀青銅高超工艺的代表。这件青铜器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只有40厘米高的壶身上,竟然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人物不仅各有特色,还另有景物,表现了战国时期的高超青铜铸造技艺,尤其显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的嵌错工艺。 所谓嵌错工艺又称错金银,起于春秋时期,就是古代用金银或其它金属丝、片,嵌入青铜器表面,构成各种花纹、图像和文字。利用青铜与其它材料的颜色对比,使嵌入的纹饰或文字更加清晰、鲜明和美丽。
这件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用金银嵌错出了4层画面:第一层左图为竞射图,画面上两个竞射者,一个引弓待发,另一个箭刚离弦。在靶旁有一个佩剑举旗的裁判。图下方还有5人执弓挟箭,准备竞射;右图为采桑图,共有七男八女正在采桑。第二场面宏大,左图是一幅宴乐舞武图,在一建筑物中,主人凭几而坐,后有执扇的侍者,前有两人持觯进酒,还有两人侍立。阶下有4人执戈作舞,还有钟、磬、鼓、笙、箫伴奏。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天上飞鸟成群,地上有4人仰射飞鸟。旁有帐篷,帐内6人,皆佩剑,主人在宴饮。第三层为水陆攻战图,表现战斗、划船、击鼓、犒赏、送行等场面。第四层饰猎人持矛追杀禽兽的图案。圈足饰菱纹和四瓣纹。
壶上四层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古蜀王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变革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长江中上游耕战文化和社会风貌的重要依据。
2千年前中国就有嘻哈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了一群说唱艺人,被称之为俳优。他们一边击鼓一边唱歌,用戏谑、滑稽、夸张的表演博得主人和宾客的欢笑。无论是中学历史课本,还是博物馆里的陶俑、画像砖,都有这些诙谐幽默说唱艺人的身影。这种说唱俑地域偏好十分明显,目前仅在四川地区有出土,定格了2000多年前四川说唱艺人的笑脸。
即便跨越千年,说唱俑们仍旧在博物馆里与观众“摆龙门阵”。他们之中有两个国宝级“明星”:一是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的击鼓说唱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个是1963年出土于郫县的立式说唱俑。其中,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
汉代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人充任俳优,同其他舞乐百戏节目同场献艺。《汉书·徐乐传》中记载,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皇帝喜欢看俳优表演,富贵人家自然上行下效。不仅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也记载“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都说明了,惟妙惟肖的说唱俑不仅是秦汉时期陶俑塑造艺术的代表,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如今的谐剧、金钱板、散打等四川曲艺的鼻祖。史学家司马迁对俳优有着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传神写照。
这样富含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表演风格,甚至有点像中国嘻哈说唱歌手。遥想2000年前,一个袒胸露腹的俳优,身着松垮垮的服装走来,一边敲鼓伴奏,一边用歌曲串烧时下的热点话题,你会不会张口就问:“你有freestyle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