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满意度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18-03-08 03:13王再琦
科技资讯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满意度

王再琦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由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转向高质量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就业满意度的角度,选取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家庭以及高职院校的满意度4个维度,分析就业质量的内涵,最后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满意度 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c)-0171-02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职院校对就业工作的评价还停留在毕业生就业率的追逐上,对就业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人才培养的输出作为评价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使得就业质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向全社会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由此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全社会的关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

1.1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国家的全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和保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起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就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就业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满足生理及安全的需求上,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就业的“量”的问题,即就业率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就业“质”的问题即就业质量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推进和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成为高职院校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2 基于满意度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内涵

关于就业质量在学界有着众多的讨论,钱建国(2007)、杨河清、李佳(2009)围绕就业岗位指标、就业前提指标、宏观表现指标、满意度指标4个方面建立了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满意度指标的角度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将满意度分为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家庭满意度、高职院校满意度4个维度,以此来分析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内涵。

2.1 毕业生的满意度

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入职意愿、就业能力及发展空间方面。工作环境反映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工的现实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的岗位和地点以及人际关系方面;劳动报酬能够反映出毕业生自接受教育以来的投入的回报水平,毕业生对工资及福利待遇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入职意愿能够反映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具体工作的满意程度;就业能力能够体现出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以及实践的积累对求职带来的影响,表现为高职毕业生求职时对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求职技巧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岗位、起始薪酬、单位类型等;发展空间影响高职毕业生未来的晋升的机会和途径,影响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包括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职位晋升等因素。

2.2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可以概括为,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能够使高职院校了解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和综合技能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2.3 毕业生家庭的满意度

高职毕业生家庭对就业的满意度是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因素。虽然每个毕业生家庭对就业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但是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提升程度是每一个毕业生家庭关注的重点,因此,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程度可以作为毕业生家庭满意度评价的指标。

2.4 高职院校的满意度

高职院校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评价是检验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办学质量是否符合社会所需人才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明确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从而找出在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专业建设进行动态调整,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吻合度提供依据和动力。

3 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3.1 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需要科学的规划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目标,建设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模式,培养多样化的人才。积极调整教育结构,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培养管理、建设、生产、服务等方面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进专业设置,引入校企共建专业,推进产学研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2 促进和谐就业关系的形成,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和谐稳定的就业关系是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前提条件。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强对用人单位的诚信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健全的劳动规章制度,明晰员工培养和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失业风险的预防和调控,降低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稳定性。

3.3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公平

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公平,有利于高职毕业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需要完善公平就业制度,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行为,消除就业歧视。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帮扶工作机制,实施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确保高职毕业生及时、稳定就业。

3.4 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培养毕业生正确择业观和职业观

高质量就业指导和高效能就业服务工作是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择业观,正确择业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要加强就创业指导机构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人员、机构、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设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将就创业指导推向“全员化、全程化”。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变化的跟踪监测力度,研究分析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趋势,加大对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的挖掘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将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作为高职院校就创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爱岗敬业为目标,利用自媒体、网络、就业创业指导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家庭和毕业生转变择业观与职业观。

参考文献

[1] 季晓磊.十九大报告关键词[J].中国经济周刊,2017(41):8-19.

[2] 張文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6):70-72.

[3] 钱建国,宋朝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2):19-20.

[4] 高俊玲.试论高校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关系[J].科教导刊,2013(34):28-29.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