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8-03-08 10:06孙培勋
经济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建议高校

孙培勋

摘 要:文章以某新建地方高校事业发展的实际为背景,着重介绍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加强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现状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210-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是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新建地方高校的国有资产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本文通过对某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情况分析,结合2016年资产清查中显现的具体问题,综合省属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座谈情况的交流了解,参照有关智者的见识,针对性地提出新建地方高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建议。

一、管理现状

某新建地方高校,是2000年左右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设立的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地方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各类在校生9000余人,年度事业经费总额4300余万元,固定资产9000余万元;到2015年底各类在校生已达到2万余人,年度事业经费总额超过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2亿元。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资产管理处,从组织上为规范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学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和公寓费收入;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房屋及构筑物、仪器设备、家俱用具、图书资料等固定资产;土地、校名、声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少量的经营性资产;在建工程等。

学校目前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的资产管理体制。学校统一领导全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各归口负责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具体负责相应的资产管理。

面对地方高校规模快速发展、资产总量迅猛增长的现实,加强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保障高校有序发展的当务之急。尽管学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好多措施,但对照新时期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国有资产管理仍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问题表现

(一)缺乏“三种”意识

一是管理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的资产由国家拨款购置或无偿调拨,学校只有使用的需要,没有承担的责任,学校从上到下就没有形成对资产的管理意识。以致对资产管理长期不被重视,表现出重钱轻物、重购轻管、注重使用、不看绩效、偏重数量等现象。

二是责任意识。高校管理者或使用人淡薄的责任意识,使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先后出台的一些规章制度、办法要求等成为一纸空文的摆设。使资产在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中,容易发生决策失误、操作不当、管理不严等责任问题,由此而导致资产的盲目购置、损坏报废、流失等项责任,又不能严格按照有关办法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成本意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的淡薄,使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求大求新要规模,一味追求资产总量的增加,往往忽视办学效益的提高,不计算“投入”和“产出”比,不考虑资产的利用效益。

(二)缺少“两个”体系

一是制度体系。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并结合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有的高校或多或少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存在着没有建立和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具体可行的实施体系、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和有力的保障体系。再者,仅有的一些制度还因种种原因执行不给力。不同的制度约束可以引致不同的经济效率。残缺不全的制度,只会加快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评价论证体系。资产管理的制度办法修订,购置计划编制,运行情况评价,投资绩效考核等,每个环节都应不可或缺地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价。而现实不尽然,就资产的采购计划来说,一般是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只要列入預算,基本是按需购置,往往忽略在全院范围内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的论证,使重复购置的现象难以避免。

(三)存在“四个”不足

一是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购置环节缺乏前瞻性的购置规划,事前论证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登记环节缺乏统一口径,账簿不健全,核账不到位(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使用环节普遍存在着责任不明,监管乏力,存在着实验室小而全、设备的高占有率和低使用率;处置环节主要是申报不及时,鉴定不到位,处置不得当;无形资产缺乏管理;资产的建档工作滞后等。

二是存量不实。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下,和个别高校为了升级、评估、考核等学校荣誉的需要,没有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和对应该报废报损的资产进行及时处置,以致出现资产的账实不符,资产挂账、存量虚增;有些高校在合并或内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资产的清查核实和办理规范的移交手续,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账务合并,致使调整后的学校或专业资产数据不实;学校对资产价值以历史成本核算,不计提折旧,加之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学校越发展,资产存量越大,而账面反映数和实际价值的差异也就越大;有些基建投资项目,虽已投入使用,但还没办理竣工决算、正式移交、结转资产等手续,相关数据仍在“在建工程”和“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资产验收入账价值的口径不统一、对闲置不用或者已无使用价值的资产长期挂账,不及时进行资产的处置等也大大影响了资产存量的不实。

三是产权不明。学校资产构成的多元化,使相应的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时间的流逝、城市建设规划的变化和校园周边环境的变迁,使校园占地的四邻界址也在悄无声息中多多少少发生着变化;国有资产、学校自有资产和其他经济成分投资的资产产权需要明晰;教工住房的产权归属及全院各类房屋构筑物的使用状况怎样需要厘清;校办产业和独立核算的所属单位及其他经济实体与学校双方的产权界定模糊不定,致使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给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

四是无形资产管理重视不足。无形资产既是高校国有资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对此认识不足而被疏忽管理的一部分。各级管理人员的感观和思想上总认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就是指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楼、设备、图书等有形资产的管理和配置,而对那些除了“土地使用权”以外的专利、声誉、著作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重视不足,以致高校现有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流失,应有的合法权益也时常受到侵害。

(四)忽视“两项”建设

一是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资产管理多以手工账薄记录为主,部分资产使用计算机管理,也仅仅是登记和数据的统计。近年来,高校普遍采用了计算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使用软件侧重于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的管理,忽视了业务流程的控制,单个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且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还无法对接,资产系统的账目与财务核算的资产账目相脱节,尚未实现数据共享,以致出现资产管理登记不及时、核算不统一、账账不相符,资产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功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二是队伍建设。高校的大多数管理者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加之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使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没有设立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的个别高校,管理人员多为兼职,长期分散在各个部门,加之职责所限,他们管理资产也仅仅是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且是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拖,业务水平也只是个登记员而已。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的高校,赋予了相应的管理职责,也从学校其他部门调配了相应的人员,但职责和编制的不相称,使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资产管理的专业要求相差甚远,又没有进行很好的培训学习,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水平普遍不高,难以适应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

建议学校成立以校(院)长为主任、分管资产工作的副校(院)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全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对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建议和意见;建立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图书馆等主要职能管理机构为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是国有资产实物的占有、使用和管理的责任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权责结合。

(二)完善制度体系

建议学校对照国家和财政部门的相关法规制度,针对各自的管理实际,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自成体系的资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学校内部形成既有国家相关法规制度遵循,又有学校内部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约束的制度体系,形成管人、管物、管流程的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并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科学评价论证

要真正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克服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就一定要把好“两关”,即预算编制、购置计划、项目决策、内控制度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关和资产运行、投资收益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关。并利用好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严把“两关”,挖掘内部潜力,实现开源节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闲置,最大限度利用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基础规范

建议学校重点抓好细化经费预算、科学配置资源、加强使用管理、及时维修维护、严格资产处置等环节的基础工作规范。明确内部流程、岗位职责和内控制度,定期对各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进行核对和清产核资,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的档案管理。

(五)注重无形资产管理

高校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冠名权等财产权利。新建地方高校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规范可行的办法;建立客观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相关人员的科研潜能,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六)提高人員素质

建议学校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责任意识强、业务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好,且相对稳定的管理干部队伍,以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具体来说一是要配齐配好资产管理机构的专门管理人员。二是要明确各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资产管理员,形成学校、归口部门、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梯队。三是定期组织各级资产管理员通过参加知识培训、开展交流学习、专题研讨问题等方式,增强管理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

(七)推进信息化建设

新建地方高校的国有资产,少则上亿元,多则十多亿元,要管好用好,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国有资产基本数据库,及时反映资产存量和增量变动状态的相关信息,为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所需资产使用情况,分析各类资产状况,进行有效管理、动态监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总之,新建地方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都要不断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进一步做好资产清查、摸清家底、核准数据、规范账目、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规划、论证、考核、评价等手段,解决资产配置不均、重复购置、长期闲置等问题;通过统一资产的核算口径,规范资产的配置、验收、使用、出租、出借和处置等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资产完好率、利用率和收益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霍轶..如何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管理视野,2011(3)

[2] 杨林军,李晓婧,于洪,王威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3] 蔡文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价值工程,2006(10)

[4] 符小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析.内江科技,2012(5)

[5] 张凡.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讨.财政监督,2012(9)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资产管理处 山西运城 044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建议高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