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调查研究

2018-03-08 09:44郭王骁潇
经济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SWOT分析河南省

郭王骁潇

摘 要: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文章通过对河南省近年来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目前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不足与建议,这对于加快河南省由粮食资源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转变,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河南省 粮食生产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1-139-03

一、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为本文提供研究的立论依据和经验借鉴;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信息,力求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

第二,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本文在研究粮食生产方面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横向和纵向对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研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第三,SWOT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本文在研究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情况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情况

(一)粮食产量

从2006年到201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增,但2016年粮食产量5946.60万吨,比上年下降2.0%,如图1所示。其中,夏粮产量3476.80万吨,下降1.0%;秋粮产量2469.80万吨,下降3.3%。小麦产量3466.00万吨,下降1.0%;玉米产量1752.97万吨,下降5.4%。但河南省始终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2016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9.65%,居全国第二,仅次于黑龙江省,如图2所示。

(二)粮食种植面积

2016年,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0286.15千公顷,在全国仅次于黑龙江省,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9.10%。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从2006年之后显示稳定增长态势,如图3所示。

(三)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尽管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均居全国前列,但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却并不高,如图4所示。显示了河南省粮食单产水平较低,在难以扩大播种面积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培养优质良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提高粮食单产,应对粮食增产要求。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自然资源优势。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全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年均气温为12.8到15.5摄氏度,年降水量大概在600至1200毫米,全省无霜期190到230天,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适宜粮食耕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耕地面积达820万公顷,灌溉面积达到50%以上,耕地利用率较高,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区位优势。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带,望北向南,承东启西。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部为平原,西南部为盆地,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是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必经之路,紧靠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区位,其战略位置显著。

河南省是我国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地位,铁路交通较为发达,京广京九等各大铁路干线均经过此地,亚欧大陆桥也贯穿河南全省;其公路交通更是无比便利,17条国家高速公路、50余条地方高速公路、23条国道贯穿河南;河南省还有3个民用机场,其中一个是国内一类航空口岸,河南位于九州之中,所以古有“天地之中”之称,也称“中州”“中原”;而今,“中国之中”的天赋地缘优势使河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成为重要节点。良好的区位优势对于河南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有着极为便利的正向作用。

3.农业基础优势。河南省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经历上千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粮食作物种植经验。河南省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跨越2500万吨、3000万吨、3500万吨、4000万吨、4500万吨、5000万吨、5500万吨七个台阶,多年来占全国10%左右。河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约有3200万。

目前,河南省已形成规模化的粮食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成为河南省支柱产业。

河南省农业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小麦、玉米育种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樹研究所,还有许多科研水平较高的市县级农研所,目前河南省正在形成布局合理,互补带动,全省辐射的研发体系。河南省已启动“百千万”高标准粮田项目、“杂优一号”项目等,大大提高粮食育种水平,对粮食增产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劣势(Weaknesses)

1.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尽管河南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粮食生产大省,但并不是粮食生产强省。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频发,2016年河南省小麦受部分地区冬前严重冻害和杨花期多发病害及收获期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生产形势不如上年,平均亩产为422.8公斤,比2015年减少7.4公斤,减幅为1.7%。2016年麦收期间河南省连续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造成部分地区小麦出现萌动,不完善粒超标,达不到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标准,致使局地出现小麦价低且售粮困难现象。这些都体现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数量众多的水库“带病”运行,安全隐患严重,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灌溉设施不配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建立的农田水利设施面临淘汰,而新建设施大多为小型设施,难以满足粮食生产需求。

第二,农业机械水平不高,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少,集约化生产能力较弱。虽然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农业机械水平较高,但比之东北地区仍属于较低水平,这也制约了粮食生产效益的提高。

2.地方财力投入不足。2007年之后,河南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农业的部分比重一直徘徊在11%,如表1所示,而这其中大部分是用于农口职工发放工资。而且粮食主产区往往是“高产穷县”,财政困难,难以对粮食生产持续投入。这显然不符合河南省这一粮食生产大省的发展要求。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宏观政策支持。2004年至2017年中央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七项补贴政策,建立起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机制,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都充分显示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而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也会因此受益。

2.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需求是刚性需求,粮食供给多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但粮食供给少将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粮食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大量的农民进城之后对于粮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对河南省粮食生产是挑战但更是机遇。作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河南粮食要求到2020年粮食产量要增加100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要求的1/7以上。

(四)挑战(Threats)

1.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河南省主要自然资源日益紧缺,以水资源为例,2015年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39.2立方米,而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3.66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其中山区约有100万人和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保护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和水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必然危害粮食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在威胁粮食生产。20年来河南省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2013年最高达到13.01万吨,在全国仅次于山东省,但是农药的利用率却很低,不到30%。农业塑料薄膜使用量居高不下,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植物根系发育、水肥的运作,造成作物减产。秸秆焚烧、农业废水排放等现象依然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长远来看必然严重阻碍粮食生产。

2.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下滑。随着近年来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但粮食平均销售价格却不高,尽管粮食销售价格在上涨,但涨幅却不及生产成本的涨幅,使得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亩均效益都面临压力,直接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目前农民每亩地年均收益只有几百元,远远不及外出打工的月收入,尽管政府出台各项种粮补贴,但仍不能弥补种粮农民和产粮地区的机会成本。“种粮吃亏”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不利于粮食生产。

3.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下滑。随着河南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过量和不合理的转移明显影响了粮食生产。农村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越来越显著,而他们普遍缺乏对农业先进技术的认识,使得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阻碍了粮食科学增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候鸟型”农民的大量出现也令土地规模化经营遭遇困难,土地流转难以进行,难以有效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

四、关于提高河南粮食产量的建议

(一)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在现代粮食增产过程中,技术因素至少占35%的份额。因此要实现提高粮食产量目标,最大的潜力、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粮食增产的成功经验。根据河南省的省情以及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经验,要巩固和提升河南粮食生产大省的地位,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单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加强对粮食科研的投入,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强化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实施新品种选育、粮食丰产等科技工程,争取在粮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力度

河南省要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倾斜和更多资金支持,大力建设国家集中资金的投资机制。正确通过国家、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生产,进一步形成并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为粮食生产提供稳定资金保障。省市县各级政府要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重点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傾斜,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要重点向省内粮食主产区、产量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积极扶持种粮大户和专业户发展粮食生产。

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对粮食生产者的信贷支持力度。由于粮食生产的高风险性导致融资困难,粮食生产资金供需市场仍处于低端时期,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的杠杆作用。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品范围,保证粮食再生产。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并在经济发展趋势下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规模。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令粮食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粮食价格支持体系,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加快建立大宗粮食作物风险规避、损失补偿、灾后农田恢复能力建设的应急补助机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主要着眼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三大方面。

改进县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形式,通过奖励代替补贴的手段,支持社会上的多渠道的资金用于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缓解农业基本设施建设资金压力,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保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对土地复垦、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病虫害防治的投入。完善灌排体系,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節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快重点涝区建设,加快河南省粮食生产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同时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旱排涝、高产稳产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要加强基本农田质量改造,积极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补贴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补贴力度加大,如种粮农民购买或者更换农业机具都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提升设备的科技含量,从机械的角度为粮食生产提供必要保证;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倡导秸秆还田,鼓励农户为农田施加有机肥,使耕地能够被可持续开发使用。

(四)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

严格确保河南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改进耕作方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加大水资源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与水资源的污染,切实遏制耕地质量下降和水环境恶化趋势,保护并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锐.河南粮食持续增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15

[2] 李文琦.河南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

[3] 吴盼.商丘粮食生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 关付新,张改清.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农户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5] 李铜山,马松林,王沛栋.河南粮食产业发展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

[6] 张建,张改清.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 梁增灵.郭天财.从河南粮食产量发展的七个阶段和小麦产量的三次跨越谈科技对提高粮食产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J].种业导刊,2014(11)

[8] 孙凯.河南粮食大有可为[J].中国粮食经济,2016(6)

[9] 朱帅蒙,陈伟强,程道全,赵彦峰.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1)

[10] 李玉梅.做大做强河南粮食产业对策研究[J].市场研究,2017(2)

[11] 张月华.立足粮食安全完善粮食物流体系——以河南为例[J].人民论坛,2014(29)

[12] 贺军伟,杨春华,李冠佑.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河南三县的调查[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34)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 北京 102206)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SWOT分析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