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栏目主持:刘义满
男,1963年,现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从事科研与推广,推广研究员(专技二级岗),研究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副理事长。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40多项,选育蔬菜品种10余个,赴10多个省市技术讲座近100场,在中央及地方广播电台技术讲座和咨询200多次,主编书籍6部,副主编或参编书籍22部,发表文章100多篇,译文25万字,负责制修订行业及地方标准50多部,协助申报地理标志产品7个,参与国际交流2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次被湖北省三家省级媒体联合评为“热心公益优秀咨询专家”。
多年来,笔者经常接到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户的咨询,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企业家。笔者也经常到全国各产区进行现场调研及技术咨询和讲座,到各级广播电台农业节目中进行咨询和讲座。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接触到了大量从种植者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通过电话、彩信、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方式,接触到大量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种植者特别是青年种植者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整理,并力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栽培中,适宜的设施有哪些?其实,很多人没在意,莲藕虽然是水生作物,但是其栽培设施类型却是比较多的,探讨适宜的设施,在拓展莲藕种植范围、减轻田间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相关的2个概念
①浅水莲藕(浅水藕) 一般指灌溉水深度不超过30 cm的田块栽培的莲藕。因为主要利用水稻田种植莲藕,不论是田间灌溉水的深度,还是莲藕产品入泥的深度,都比较浅,所以通常称为浅水藕,许多地方又叫田藕。浅水莲藕是我国莲藕产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式。
②深水莲藕(深水藕) 就是利用较深的水面种植的莲藕,水深可以达到1 m,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5 m以上。深水藕往往采用水塘或湖区种植,又称塘藕或湖藕,是我国传统莲藕栽培的一种主要方式,目前在莲藕产区大量采用。许多地方利用养鱼池种植莲藕,也叫塘藕。水塘和鱼池的淤泥更加深厚、疏松、肥沃,莲藕产品入泥也比较深,可以达到40~50 cm。和浅水藕相比较,即便是相同的品种,采用水塘或鱼池栽培时,莲藕产品一般长得比较肥大、节间较长、节间数较少,产量也较高。
浅水莲藕(浅水藕)与深水莲藕(深水藕),主要差别在于栽培过程中灌水和淤泥的深度。就现有莲藕品种而言,从5~10 cm水深,到150 cm水深,均能适应。就淤泥深度而言,一般深水莲藕田的淤泥层比浅水莲藕田深一些。导致深水莲藕和浅水莲藕“长相”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淤泥层深浅、土壤结构及肥力水平。莲藕种植中,提倡深耕,即便是浅水莲藕田,如果能形成深厚肥沃的淤泥层,其蓮藕“长相”与深水莲藕田的差别也会变小。
本文要谈的莲藕栽培设施,通常都是在浅水莲藕田应用,也可以说目前设施栽培的莲藕都是浅水莲藕。
2 适宜莲藕栽培的主要设施
莲藕田适用的栽培设施,按照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增温保温型设施 主要为地上覆盖设施,包括日光温室、大棚(连栋大棚和单栋大棚)、中棚及小拱棚等,作用主要是保温增温,目的主要是早春覆盖栽培,提早上市。理论上增温保温型设施也可以用于莲藕秋延后栽培,但生产上几乎没有应用,仅有少数用于试验。事实上,莲藕秋延后栽培的市场意义不大。日光温室曾经有应用,早熟效果亦好,但现在实际应用少;塑料小拱棚仅限于早期覆盖,立叶长出后需要立即拆除,目前亦极少应用。应用较多的覆盖设施为塑料大棚或中棚。1999年,湖北十堰市农业局曾经进行“莲藕覆膜厢作湿润栽培”(即莲藕畦面地膜覆盖),并仅在局部地区曾经推广应用。莲藕早熟覆盖栽培常见设施见图1。目前,除竹架中棚需要生产者自行搭架外,钢架大棚均已实现标准化,由销售商或厂家支架搭建。
增温保温设施栽培莲藕的目的主要是提早上市,因而强调采用早熟品种、加大用种量和及时采收等。通常,相比露地而言,塑料小拱棚早期覆盖可以提早15天左右,塑料大棚可以提早30~45天,日光温室的提早效果更好一些。对于莲藕而言,早春覆盖早熟栽培,往往是对“先期结藕”现象的利用,即利用设施提早满足莲藕生长的温度需求,促进萌发,之后在早期的短日照诱导下,莲鞭提早膨大结藕。由于植株结藕前莲鞭伸长生长不充分,抽发的茎叶数少,单株植株的“发棵”量较少,占地面积也小。因此,为了提高早期产量,需要加大用种量,缩小定植株行距。根据经验,667 m2用种量可以加大到500 kg以上。莲藕早熟栽培,实际上相当于将相对廉价的“老藕”(种藕),近乎等量置换成高价的“新藕”(嫩藕,青荷藕)。
②保水保肥型设施 主要建于地下的设施,包括砖混硬化池、碾压硬化池及铺膜软底池,作用主要是保水保肥。
早期,在我国山东、河南、山西等北方缺水地区,或土壤保水性较差的地区,采用人工藕池种植莲藕的情况比较多。硬化池一般面积小的670~
1 300 m2(有的单池面积更小),大的2 000~3 300 m2,四周砌墙挡水,池底采用砖混水泥沙石硬化,池内回填20~30 cm厚的土层,灌水后种植莲藕。硬化池种植莲藕时,有保水、保肥、高产、便于管理、便于采挖、便于实行种养结合等优点。但是,硬化池造价较高,一般每667 m2的造价6 000~8 000元,但硬化池的使用寿命也较长,可以达到10~20年。为了节约造价,有的地区采用机械碾压方式,使池底土质紧实致密,保水防渗性能大为增加,而藕池造价也相对大为降低,每667 m2仅需1 500~2 500元。
有些地方采用池底铺薄膜的方式,效果也很好。最初采用的是相对较厚的塑料膜,虽然成本较低,但使用寿命较短;后来,开发出专用的土工膜,不仅保水保肥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只是土工膜造价亦较高,每667 m2造价亦达6 000元以上。相应的,有人将池底铺薄膜的池子,叫做铺膜软底池,或简称为软底池。后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亦有产区引进保水保肥型设施,主要类型为铺膜软底池(图2)。
针对莲藕采挖困难的实际,有专家采用基质栽培莲藕,能显著降低莲藕采挖劳动强度。这里,保水保肥型设施就是非常适合于莲藕基质栽培的设施。
建造保水保肥型莲藕栽培设施时,关键点如下。
a.表土层推移。应事先将原耕地上的原有表土层(即耕作层,一般农田耕作层厚15~20 cm,但莲藕田的耕作层可达30~50 cm,甚至更深)土壤推移他处暂时堆放。
b.平整池底。莲藕生产田,一般对池底平整度要求不是太高。生产上,同一块藕池的池底高程误差不超过±5 cm即可满足要求。
c.表土回填。将事先推移他处暂时堆放的表土层回填、整平。
d.筑实池埂。种植莲藕的藕池池埂,功能包括保水防渗、安置排灌设施以及人员和机械田间操作行走。池埂高度一般不矮于50 cm,池埂顶端宽度一般不要窄于50 cm。池埂防渗,可以采取砖混结构建造,也可以在池埂上铺垫塑料薄膜或土工布。
此外,还有混合类型设施,也就是增温保温型设施和保水保肥型设施的配合使用,兼具2类设施的特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