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度:40000000+
早癌九成可治,晚癌九死一生。
尽早发现是癌症治疗最有效的途径。日前,有消息称,中国癌症检测领域已经有通过“一滴血”,便可测验出体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的技术能力,从而成为第一个能够通过一滴血来检测癌症的国家,这样一来,困扰医学界多年的癌症检测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
及早地发现癌症,是有可能战胜癌症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大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的最好途径!
大咖来辟谣
主持/王 仲
教授 博导
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全科与健康医学部 部长
中国医促会急诊急救分会 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 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老年健康学组 副组长
北京急诊医学会 常委
这个问题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滴血”、“癌”和“测”。
癌症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重点,其原因在于癌症被认为是“绝症”,无药可治,也是生命的杀手。正因为如此,人们希望最快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目前很盛行的体检项目中,就有癌症筛查这一项。癌症筛查有很多手段:
有影像检查——直接发现占位性病变;
有细胞检测——直接看到癌变的细胞;
有肿瘤标志物检测——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相关因子或成分;
有基因检测——检测突变的,引起肿瘤的基因。
各种手段各有其优势,也有相应的不足。影像学检测要求肿瘤必须长大到一定程度,对于患者来说,这种检测手段发现肿瘤永远“太晚”;细胞学监测犹如大海捞针,发现肿瘤的概率远远小于漏掉肿瘤的概率;肿瘤标志物和基因检测更像是撞运气。那么说究竟哪种方式更好呢?从健康管理的角度,应当综合考虑,即:从某些癌症的易发年龄和性别,患者的自我感觉以及我们可能有的手段结合起来,确定癌症的监测。
回到我们的问题,一滴血的监测,一定是监测“肿瘤标志物“或”肿瘤相关基因”。这种情况下,查到了,我们可以说有,查不到,我们不能说没有。至于一滴血还是一管血,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身上的血液达到在5000毫升左右,取50ul,還是去2ml血液检查,对于被检查这完全没有区别。只是在取血方式和患者的感受上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一滴血可以测癌”完全是一种文字上的“吸引眼球”的说法。我们既不可能从一滴血中告诉你是否有癌,也完全没有必要强调一滴血或一管血来检测癌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