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预言家

2018-03-08 16:27何孟洁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3期
关键词:气象预警智慧

何孟洁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开始进行深度融合,数据驱动的科学正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发展,而关乎亿万人阴晴冷暖、衣食住行的民生气象也走进了“智慧时代”。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中国气象局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服务模式,明确气象大数据、“互联网气象+”等战略,从服务农业生产到保障城市运行,从日常化预报到个性化服务,不断促进智慧气象落地生根、普惠百姓。

大数据+气象观测:把握天气“体征”

智慧气象以“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点,涵盖智能的信息获取、精准的气象预报、开放的气象服务等方面。这其中的“智慧引擎”首先就是气象观测—对气象大数据的充分采集、传输和利用。

从自动观测到智能感知,再到“云物大智移”等信息化技术的利用,2016年,中国地基观测数据获取实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从“有人”向“无人”的转变。近年来,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超过1万个,陆地空间分辨率从平均71千米缩小到30千米,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从85%提高到96%。在距离中国2.5万米的高空,200余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不间断运行,实现数据即扫即传,雷达探测亦迎来智慧新成员—激光雷达、云雷达、晴空测风雷达,传输时效大大提高。在距离地球800千米和3.58万千米的太空中,风云三号C星和风云二号G星、风云四号A星已加入中国极轨气象卫星家族和静止气象卫星家族,实现9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稳定运行,中国“地-空-天”三位一体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基本建立。

新时代气象观测还将有更多的智慧融入,如发展长巡时、高性能大型气象无人机,形成高原无人区、远海下投探空和机载遥感探测能力;发展高精度成像、高光谱和微波垂直探测气象卫星载荷,具备降水、海表风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监测能力,空间分辨率达百米量级,区域观测时效达到分钟级……从而织就纵览风云、惠及神州的气象观测网。

云计算+气象预报:定制天气“菜单”

从数据云到气象云,气象部门顺势而为利用信息化、数值预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网格预报,将过去预报流水线中繁重的“手工劳动”交由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来承担,形成中国气象预报服务统一数据源的“一张网”网格预报。这张网空间分辨率达5千米×5千米,时间上实现了每3小时发布未来10天的天气预报,公众可随时随地获得基于位置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近年来,全国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7%;中国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从95千米缩小到66千米,超过美国和日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天气预报不断从定性化、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智能化预报发展,这使得各地气象部门也在智慧气象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如“苏州气象”APP智能手机开发应用,可使用户获得精细化到街道、乡镇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显示用户所处地理位置的气象实况,每6分钟更新天气雷达图像,达到了量身定制的效果。

未来,我们还将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气象数据与多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建立从分钟到年的精细化预报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点化预报,让气象预报更精准、更个性、更智慧。

人工智能+气象预警:推送预警“套餐”

2015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主导、中国气象局承办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运行,气象部门主导跨部门平台建设,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技术,以“一张图、一张网”为载体,推动气象与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手段在基层预警信息发布中大显身手。在湖南,“村村响”农村广播大喇叭遍布全省;在广东广州,地标建筑“小蛮腰”在临灾之际及时亮起气象预警;在广西玉林,气象部门打造以基站为坐标的精准播送平台,让预警信息“跟着”公众走。

全国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国家省市县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管理平台,形成重点目标、重大危险源、应急资源、应急预案等基础数据“一张图”;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制定数据接入标准,研发数据管理平台,打造集约民政、国土、卫生、地震、武警等多个部门应急业务流程的“一张网”,推动气象与社会的融合,主动提升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的互联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应对南方暴雨洪涝时,在抗击东北、黄淮严重伏旱时,在防范北方沙尘暴天气时,在一次次灾害来临前,及时的天气预报预警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相关部门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重要的决策依据,基于气象大数据“宝藏”的开采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应用,防灾、减灾、救灾的气象“发令枪”越来越精准,预警传播“消息树”越来越繁盛,气象服务越来越有成效。

目前,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1.8%,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28分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集了17个部门的77类预警信息,实现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靶向精准发布。2016年以来,公众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5.8%,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8分钟。高效完成超强台风、流域性暴雨、区域性气象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的应对防御,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从年均2956人下降到1293人,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从1.02%下降到0.59%。

互联网+气象服务:共享天气“大餐”

明天有雨,来自社区“智慧小屋”的预报服务送到家门;想去滑雪,上网可查滑雪场天气、积雪质量;骑上共享单车,还能从其APP里获知沿途天气……这些在你生活中悄然增加的“小便捷”,背后藏著“大变化”:快速捕捉和敏捷响应社会需求,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互联网+气象服务”新模式,在改善供给中加速气象升级。

这种新型服务模式通过收集、分析用户需求和互联网数据信息,研发气象服务需求响应与自动适配的智能气象服务引擎,提供基于用户位置、风险偏好和行为目的的针对性气象服务。同时与地图导航、智慧城市等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提供嵌入式气象服务,让人人都能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为生产生活、政府决策和国家战略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实现智能气象服务普惠化。

开放融合的思维,让气象服务模式更具智慧元素。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共建10个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让“特优区建到哪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跟到哪里”;在天津,开发供暖气象服务平台,考虑不同建筑物对气象因素的响应程度及时间,提供个性化供暖调控策略;在贵州,气象数据融入3020个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找到了新突破口。

站在新的历史交会点上,以精准、普惠为导向,敏捷响应社会需求,将智慧气象的元素融入到各行各业和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让广大百姓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气象服务,才能让“智慧”成为新时代的气象品质。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胡美岩)

延伸阅读 神奇的微缩传感器

上海气象局尝试在徽章中放置微缩传感器,这样佩戴者就能实时知晓自己身边的气象信息,比如风速、气温等。如果数据采集到达一定规模,还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如果将这种数据采集和家里、办公室甚至公共区域的智能系统相连接,还可以根据每个人周围的气象微环境来调整空间温度、湿度,不仅高效、令人舒适,而且更加节能环保。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移动气象站,而这数以亿计的移动气象站数据又会反过来更加精准地服务我们每一个人。

撰文 / 张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象预警智慧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大国气象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美丽的气象奇观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有智慧的羊
预警个啥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