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广
作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胃癌目前的治疗以手术为主[1]。随着现代科技、医疗设备、医学知识的逐步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较好的控制。然而,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2-3]。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以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3~79(57.2±3.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同时患胃癌和肝硬化,其中有35例胃窦癌、14例胃底贲门癌和11例胃体癌,44例乙型肝炎性肝硬化、6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和5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研究因素 综合考虑后,选择下述可能对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产生影响的因素:性别、年龄、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血红蛋白、肿瘤部位、肿瘤大小、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根治性。
1.2.2 手术方法 60例患者中,49例行根治性手术者,其中19例行D1根治术、30例D2根治术,22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1例根治性近端胃次全切除,另外11例患者行姑息治疗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0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40例,占66.7%。12项可能对其有影响的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有6项,分别为:血小板、白蛋白、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根治性(P<0.05);其余6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肿瘤部位、肿瘤大小(P>0.05)。见表1。
将上述6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Child分级、术中出血量是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小板、手术时间、手术根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4]。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5-6]。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7-8]。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约为2∶1,其预后效果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均有一定关系[9-11]。外科手术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而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接受手术面临较大风险,据张弛等报道[12],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1.4%,本研究达66.7%,远高于普通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表1 不同因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2 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前研究显示,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手术创伤、麻醉刺激等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13];②术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凝血机制障碍;③手术创面污染、肠道细菌易位[14-15];④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低蛋白血症等因素相互影响等[16]。
本研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占66.7%,无病死例数。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有:血小板、白蛋白、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根治性(P<0.05),是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血小板低于50×109/L、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Child B级、手术时间大于3 h、术中出血量大于1 000 mL、D2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这些患者在进行胃癌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过程后,应密切关注其各项生理指标,一旦出现并发症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余所研究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肿瘤部位、肿瘤大小(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分级、术中出血量是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对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估或评价时,应特别注意上述三个因素,在术前对相应指标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纠正,尽可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血小板含量、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根治性是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其中,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分级、术中出血量是独立危险因素。
[1] 徐 琳,王 峰,宗光全,等.胃癌合并肝硬化手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10):756-759.
[2] 潘兴勇.手术治疗胃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4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231-232.
[3] 张宇飞,王 峰,宗光全,等.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胃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69(1):30-32.
[4] 余 斌.嘉善地区1360例肝硬化病因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50.
[5] Téllez-ávila FI,Duarte-Medrano G,Valdovinos-Andraca F,et al.Percutaneous laser application using the SpyGlass system in a patient with intrahepatic lithiasis,liver cirrhosis,and surgically altered anatomy〔J〕.Endoscopy,2016,48(S 1):E49-E50.
[6] Tang KT,Chen YH,Lin CH,et al.Methotrexat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iver cirrhosi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J〕.Sci Rep,2016,6(10):33104.
[7] Wu WP,Chen RC,Lee CW,et al.Efficacy of gadoxetic acid-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 compared with 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J Chin Med Assoc 2015,78(12):726-731.
[8] Casper M,Appenrodt B,Grünhage F,et al.The INCA trial(impact of NOD2 genotype-guided antibiotic prevention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and ascites):Precision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ascites〔J〕.Z Gastroenterol,2015,53(11):1350-1352.
[9] 季加孚.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2):1345-1351.
[10] 宋哲宇,王大广,李腾飞,等.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60-362.
[11] 燕 速,李 斌,吴俊麒,等.河湟谷地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4):246-251.
[12] 张 驰,胡 祥.胃癌合并肝硬化手术的危险因子多因素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5(4):403-410.
[13] Yang L,Zhou M,Sherliker P,et al.Alcohol drinking and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China: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prospective study of 220,000 men with 15 years of follow-up〔J〕.Int J Epidemiol,2012,41(4):1101-1113.
[14] 王 峰,刘绪舜,宗光全,等.损伤控制理念在胃癌合并肝硬化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1):23-25.
[15] 张云利,王 兵,金望迅,等.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根治性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4):244-246.
[16] 李少芬,林小芳,郑黎明,等.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5):79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