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君,张庆利,吴雪峰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随着商业环境的日趋复杂,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准则在不断变革,利用财务信息参与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日益增大,会计职业领域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财务分析和沟通能力,产生了对从业者更为宽泛和复杂的能力需求。
许多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发表报告,呼吁会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通用技能,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意见渐成世界各国会计教育的主流认识。我国会计教育界对此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加大通识教育的份量,紧贴世界会计教育先进理念和发展趋势。
尽管如此,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实现手段还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这是一种更重视利用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也即培养未来之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反观我国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充斥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级”、“高端”、“高水平”、“高……”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实际上是一种培养未来之才与现成之才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更高挑战的综合能力,也要培养学生毕业时满足用人单位“来之即用”的专业能力的会计教育目标。”
美国高校会计教育的能力培养,主要采用课题研究、案例研究、讨论、讲座、言谈、游学、参与校园活动、自我管理等方式,强调在研究、借鉴、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问题分析、解决的思维方式和路径,而不侧重专业能力的训练和具体专业问题的解决。这种培养方式与美国高校传统上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且学校提供制度保障机制,对教、学双方施加足够压力的状况相匹配,保证了会计教育目标的实现。
中国高校的教学延续了中国教育传统上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勤于知识传授,学生懒于思考。学生管理方面,奉行统一管理模式,通常很少需要个人进行思考、决策。涉及学生的关键管理制度,常常得不到严格落实,少有毕业的压力。这种教育模式对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构成了障碍。
传统中国式教育模式与美国式能力培养方式存在冲突。对国外先进的培养方式可以借鉴,不能照搬。中国会计教育的能力培养模式,无论是会计还是财务管理等专业,基本上采用的是通过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专业能力实验实训为主,校外实践为辅的培养模式。
中国高校由于学校声誉、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天然地划分为不同类型。各类型高校能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各自建立一套框架合理、内涵丰富、培养成效显著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会计教育的质量。
会计教育领域涵盖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教育,尤其是会计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课程设置大量重合。事实上,这两个专业面对的岗位群、职业发展路径、职业起步阶段工作岗位的落实,从大量的人才招聘条件来看,并无实质性差异。
研究发现,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均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3)重会计核算能力训练,轻分析、判断、管理、决策等能力训练;(4)重专业能力训练,轻通用能力训练;(5)校外实习难以取得实效;(6)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7)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够完善等。
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固然重要,却不难找到替代方案或解决途径。实践教学真正的难题在于训练分析、判断、管理、决策等能力的实验实训项目在各个高校都开展不多,不容易找到现成的成功实践可供借鉴。实践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构建一套符合现阶段会计职业领域能力需求,又具有前瞻性,教学目标层次较高,内涵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
文献研究表明,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来自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结果显示,大家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意见相当一致,也多提出应构建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科技竞赛、社会调研实践、科研活动”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研究者们所构建的体系几乎都存在一个关键性缺陷:这些体系多只是一个空泛的“框架体系”,很难窥见系统性的体系的内涵,即便偶有论及,或点到即止,或只触及其中某一两个方面或某些浅层次的实践活动,离含义完整的教学体系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为实践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有效解决方案。
另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还另有问题:一方面实践教学趋同于会计专业,重核算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又刻意要区别于会计专业,相对弱化核算能力培养,却也没有更多富于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来体现本专业的特征。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会计专业大量雷同,但还是有所区别,构建一个有效的区别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会计教育既要符合世界范围内会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发展趋势,又面临着用人单位现成人才需求的压力,兼顾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现成人才与未来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会计教育目标,预计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在就业压力的倒逼下,更侧重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是更现实的一种选择。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该首先明确与会计教育目标相匹配的具体能力需求。
人才的能力培养首先应以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职责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通过大量的人才招聘项目研究和实地走访企业,发现,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仍比较传统,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是企业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财务管理工作被视为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财务分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纳税筹划、内部控制管理、融投资管理等工作,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中,开展的侧重点、深度和广度差异较大。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某些管理职能在财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必将逐步增大,会计主管部门近几年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推动就是一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不同企业财务管理职责存在的差异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能力的具体需求。
企业的历史、规模、业务性质及复杂程度、管理基础及规范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对毕业生的来源和能力需求存在差异。大量的人才招聘项目反应了这一事实。16年我们在南京实地调研的多家不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进一步证明了企业的一般用人标准。如,某跨国大型企业,主要接纳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可以不要求他们进入企业时即具备实际工作能力,但要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两家中型企业主要接纳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财务部门人员不多,多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规范管理的要求比较高,强烈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来之能用;某小型制造企业则在用人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它的几名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偏重会计核算工作,也关注资金管理和财务预算工作,其他方面的工作很难顾及。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口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对能力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在人才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会有不同。“越大越好”的单位,越是对毕业生毕业院校的层次类别有特殊要求,不同层次类别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不会在同一层面上竞争,这是社会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客观上存在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学校声誉度,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出口等方面存在着显著不同。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从人才培养定位所需要培养的能力出发进行构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受制于一定时期内较为统一的框架约束,课程模块结构、课内课外教学时间、教学安排等大同小异,高校自身并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约束,合理配置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项目及其具体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服务于“兼顾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兼顾现成人才与未来人才培养”的会计教育基本目标。明确界定现阶段我国本科会计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哪些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提倡会计教育应使毕业生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对变化的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会议”(1998)会议宣言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明确指出会计人员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
美国高等商学院联合会(AACSB)指出会计课程应强调理论、概念、原则和问题解决能力,关注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CPA)和特许会计师公会(ICAA)的大学认证条件中,均列出了雇主重视的通用能力,比如报告撰写、计算机素养,分析和解释数据,道德推理,调适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英国大学会计教学目标凸显对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管理信息能力、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七个子项目分别提出要求。
上述关于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集中在信息技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书面与口头沟通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强调的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用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学者杨政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利益相关者(会计师、会计教师和会计学生)对包括覆盖29项具体能力在内的会计人才能力需求重要性的认知,结果发现,职业道德、财务分析、会计核算能力的重要性居于所有利益相关者认知的前3位;预算与绩效评价、会计制度设计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分别居于利益相关者综合认知的6、7位,考虑到29项能力中,与岗位职责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只有前述几项,说明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更为利益相关者看重。通用能力中,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数据收集能力等一般通用能力,相比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谈判能力等职业前瞻性能力,更为利益相关者看重。
王庆石等认为,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要具备日常会计工作胜任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综合上述看法,可以发现,我国会计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相对更看重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日常会计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面与口头沟通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通用能力,则受到中外有关各方的广泛认可。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做出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受到国外有关各方高度重视的通用能力,我国利益相关者对其重要性则认识不足。我们认为,尽可能地掌握和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广泛地收集各种有用信息,并进行高效处理,以支持管理层决策,是信息技术飞跃发展时代会计人员最核心的能力之一;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不断提出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是会计人员对企业应尽的责任,同样也是会计人员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也必须对此做出反应。
1.全面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既要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包括通用能力的培养,体现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必须考虑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结构框架、课时安排等方面的限制,以及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障碍,配置的实践项目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体项目的实践方案必须面向相关岗位职责进行针对性设计,强调能力训练的有效性。
2.系统性。新建本科院校,声誉一般,生源质量一般,毕业生多流向中小企业,适当的定位应当是为广大中小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常常一人多岗,本科毕业生往往一开始就需要承担起独当一面的工作重任,对其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宽不一定高,因此,目前企业主要财务管理岗位职责所需能力,均应加以训练,体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3.层次性。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基础通常比较薄弱,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氛围不是很强,除了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等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外,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流动资金管理、财务预算、成本费用利润等分析上面,其他工作涉及较少。随着企业的发展,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大。另外,会计人员也都面临着向职业生涯高端攀升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应考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责对能力需求的基础性和前瞻性要求,还应该考虑扩大毕业生的视野,强化其管理意识,通过实践项目的配置和实践方案的设计,对不同岗位职责能力进行强化式、认知式或启蒙式训练。
4.具有财务管理专业特征
虽然同属于会计教育,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与会计专业还是有所不同,其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完善有效,是否区别于会计专业,直接影响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更偏重财务管理与对外投资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此作出反应。
根据目前会计职业领域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及其上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要求,我们构建主要由“课程实验、集中安排的专业能力实践环节、学科专业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校统一安排的包括入学、军训、社会责任等方面教育和创新创业在内的实践活动”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的主体部分是“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其中,“课程实验”对应的是开设的课程,指在这些课程中设置部分实验课时,也有个别课程可以全部是实验课,如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模拟、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等。“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每个项目计划时间为一到两周,实际进行时通常会持续数周,采用集中与分散交替的方式,学生按照实践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完成。
表1 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通过对实践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够渗透通用能力培养。如,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都属于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绝大多数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成员必须分工合作,广泛利用网络和相关效率软件工具,查阅与处理大量资料的情况下,才可能顺利完成。实践过程中多安排有小组演讲或答辩,实践后要提交个人书面总结报告,对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口头与书面沟通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性思维等通用能力的培养显而易见。通过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社会调研、创新创业、毕业实习等活动和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将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本文研究了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界定了会计职业领域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要求,并构建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项目涵盖了企业目前各项财务管理岗位职责对能力的需求,兼顾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训练,体现了对综合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专业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要求;主要实践活动都在课内完成,教师可对实践过程进行全程掌控,满足能力训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要求;具体实践方案设计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强化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存货、采购、销售等基本内控制度的设计等能力的训练,对预算管理、融投资管理、纳税筹划等能力则进行认知式、启蒙式训练,体现体系构建的层次性要求。纳税筹划课程设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全面预算编制、商业计划书财务可行性分析、证券投资模拟、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等项目的安排,明显区别于会计专业以会计核算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显著的财务管理专业特征。
本实践教学体系已纳入我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半以上项目已在2015年首次招生的财务管理专业或以前的会计专科专业中开展,并通过有关实证研究,证实成效显著。另有部分项目的成效还有待在未来的实践教学中进行检验。
[1]杨 政,殷俊明.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
[2]孙 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
[3]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4).
[4]何威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成就、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14,(8).
[5]李 炜.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3,(4).
[6]熊焰韧,苏文兵.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会计人才——基于江苏企业负责人的调查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6,(12).
[7]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
[8]王庆石,刘 伟.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