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霞
摘 要:如今,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了许多经典的文章,比如说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变成了初中语文课本里的重点教学内容。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对比成为教学审美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并将其分辨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当代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加强审美教育。但是就现在的初中语文教育来说,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小说还是存在一些关于审美教学问题的,就这一话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小说;审美
以前,初中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重点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被忽视。在新课改下,“重理论,轻素质”的这种教学观念需要改正,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中的内容,教师要正确地将审美观念传递给学生,要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分辨真善美、假丑恶,在他们成长的主要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新课标改版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的问题
1.现代社会,初中阶段内的学生对于各种事物渐渐出现了自己的看法
初中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触比较多,同时自身的个性执拗,这些都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语文小说审美意识形态多元化认识不充分的原因。在初中语文小说的教育上,学生经常需要背诵文章的人物特点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并没有为学生留出发表自身看法的余地,而是将所有的事物均贴上了明确的标签,这样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例,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由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在学生的认知中只是处于愚蠢、狡猾、懦弱的旧社会形象,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文章中感受不到一点审美,感受到的均是对旧社会阿Q的批判。
2.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努力将教学模式上的陈旧思想摒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生考试中的得分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小说审美类的教育是无关紧要的。这样就形成了教師在教授小说知识时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并没有将小说中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特点向学生教导清晰,甚至有的教师还会将小说类的知识一带而过。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不到发挥。举例:针对《孔乙己》这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会将时代的背景以及文化的结合在一起去考虑到底应不应该对文中的“贼”该施以愤怒还是该施以同情的感情。
3.在初中阶段语文小说的整体理解常常被教师所忽略
例,在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上经常会出现的《黛玉赶考》桥段,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解《黛玉赶考》桥段时,应该将《红楼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不会在不理解故事以及人物的情况下对文章胡乱猜测。
二、新课标改版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策略
1.提升学生审美想象力,重视想象教学
小说是在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下创作出来的,教师在运用小说进行审美教学时,要摆脱文字上的束缚,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发挥出更多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小说情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例,在学习《故乡》文章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闰土这一人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发挥想象。童年时期的闰土通过“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一句体现出闰土在童年时的活泼可爱;成年时期的闰土通过“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句中体现出闰土成年时呆板以及无动于衷。从这种对阶级观念的表现中完全可以深化学生的审美情感。
2.结合生活,引导学生感悟整体美
如果小说中的审美过于片面甚至抽象且与人们的生活不相符就会很难打动学生,所以,教师在运用小说对学生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注意将小说的活动或者说是小说的中心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在毕淑敏所写的小说《一厘米》,主要讲述的就是小男孩到底该不该买票,同时也依据应不应该买票展开了故事情节,这一厘米包含着小男孩的尊严以及父母的正确教育方式,这些东西对孩子在以后的发展极其重要。
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了其中,这样就会将“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进行了改变,同时还能对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想要提高精神文明境界以及文化素养的关键就是审美能力,小说是提升审美能力的最好教材,因为小说中的内容丰富、情感突出,这是对初中阶段审美能力提升的最大助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小说教育同样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旦正吉,代青卓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0):105.
[2]刘新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的审美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