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菡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既要落实课本知识的讲解,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把握以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全方位的塑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课程,教师应认识到以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提高语文教育人才的培养
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以德树人;课堂教学
教育的本质是以德树人,而教师是落实以德树人责任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语文又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落实以德树人的最佳途径。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學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讲解,弱化了德育部分,这既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又与国家倡导的“将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这一理念公然违背。有鉴于此,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并重视以德树人教育理念,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实施德育渗透,从而完成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基础阶段构建起品学兼优的成长框架。
一、以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提出了“立德”和“树人”的概念,随着我国教育迈入新的阶段,“立德树人”就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在吸取民族文化智慧的基础上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可见语文学科是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语文教材上包含了大量可用于德育的优秀素材,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品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教育理念既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之举,又是衡量教师是否德艺双馨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也是对学生人格和个性进行锻炼与培养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的思路
(一)想要以德树人,首先要立德于身
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最长,很容易受到教师言谈举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立德于自身,才能拥有去熏陶、感染学生的资格。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受到尊敬,否则德育将毫无说服力。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想要立德于身就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塑造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然后用实践和智慧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化学生和感染学生,从而有效落实以德树人教育理念。换句话说,教师要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教师只有谨记自身“为人师表”的职责,才能真正地实现立德于身,进而实施以德树人。
(二)在实践中落实以德树人
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不能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必须要借助实际生活进行实践,通过引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来践行德育。比如,教师要做到随手关门、不乱扔垃圾、不发表恶俗言语、积极帮助后进生等,这些日常行为看似不起眼,但对正处于人格塑造期的初中生而言就是美好品质的象征。在教师的实际行动引领下,学生也开始从日常小事中进行实践,久而久之自然会养成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组织一些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活动,比如帮父母做家务、陪敬老院老人聊天等,从而通过实践教育来落实以德树人。
(三)借助文学作品引起学生共鸣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便于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教师通过对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深入讲解,可以熏陶学生的优良品德、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受文学作品里的深层含义,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的有效措施
(一)精心设计教学课堂
首先,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课文内在的思想性,在向学生揭示其蕴含的深意时进行渗透式的德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说教式的教学,不要强行把德育和语文教学分离开,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选取适宜的内容实施以德树人。举例来说,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在山的那边》一课中有两句诗:“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教师可据此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意识到这里的‘海象征着理想,进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在心里要有用信念凝成的海。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你心里的海是什么?”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对理想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教师要仔细推敲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举例来说,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荔枝蜜》一课中有一句话:“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教师应紧紧抓住“颤”这个字,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表达?作者想通过‘颤字表达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意识到“颤”本意是抖动,作者用“颤”字是想表达对小蜜蜂在短暂的生命里辛勤劳作而感到的惊叹,赞扬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这一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再者,教师要努力创设接近课文内容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感同身受,获得德育熏陶。举例来说,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理想》一课中,作者借助一连串的比喻,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和赞美理想。但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是学生不具备的,因此教师可以用该篇课文主题“理想”来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描述理想,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又巧妙地抓住了语文学习和德育的最佳结
合点。
(二)借助课文背景介绍渗透德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设置大体上选用不同时代、不同写作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应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包括对课文背景、作者生平等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在听讲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教师在对课文背景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抓住其中的德育因素进行重点强调,从而在教学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来说,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詹天佑》一课中,课文背景聚焦于当时中国的国情,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全面展示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詹天佑的行为,充分感受到詹天佑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民族精神和气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在解读课文过程中渗透德育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不仅文质兼美,同时也包含充沛的德育因素,对教师而言,最需要把握课文讲解的过程,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进行育人。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解读《亲爱的爸爸妈妈》《背影》等课文来为学生展现父母亲人无私的爱,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通过详细解读《海燕》等文章,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斗争精神;通过详细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在解读文章过程中要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此外,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从而完整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课外延伸来实践以德树人
初中语文教学不只有课堂讲解,课外教育也是学生学习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以德树人理念,又要将其延伸到课外教育中,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课外阅读来引导、教育学生丰富精神内涵。比如定期组织读书会等活动,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并分享思想感悟,从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其次,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知识养料。教师要致力于为学生开拓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借助郊游、野炊、参观访问、游览、佳作欣赏、配乐朗诵等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情操的滋润,从而为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
(五)在寫作训练中实践以德树人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观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便于进行德育。学生在写作中必然要对事物进行观察、感悟和分析,因此就会触发各种思想情感,教师可从写作和讲评两个过程入手落实以德树人教学。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写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看到的助人为乐的事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思考等表达出来,实现写作和育人的完美结合。而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贯彻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等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及时把握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动向,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教师通过在作文讲评中进一步深化德育,可以有效贯彻以德树人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等产生正面且深远的影响。
(六)借助古诗词教学实践以德树人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与他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语文学科作为增强文学知识、积累文化底蕴的关键性学科,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巨大。而古诗词作为语文学科中的特色内容,不仅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蕴含了丰富的精神信念和道德信仰,是教师践行以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有力途径。教师可以在讲课前与讲课后分别要求学生背诵一段经典古诗词,长期坚持下去足以积累上百首古诗词,这样既能够完成中学阶段对古诗词背诵的教学任务,又能够使学生在习惯坚持下受到古诗词中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利用古诗词里的德育因素,教师还可以引入《诗词大会》等节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且鼓励学生多接触内容积极向上、题材新颖有趣的古诗词,从中汲取养分,在拓展眼界的同时不断积累文化底蕴,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气质的高素质人才。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初中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立德与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与此同时,在具体讲课过程中也要抓住一切可用于德育渗透的契机,从多角度落实以德树人,从而使初中语文教学得到质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倪赛华.随文润心 立德树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
[2]陈允绣.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然归宿[J].教书育人,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