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转变,如何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是现阶段每位生物教师思考的问题。对此,从实验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三方面来对初中生物的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学生主体
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辅助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新时期的生物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实验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探索欲较强,如果课堂内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进而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与内容。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和识别动物、植物的细胞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教材中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的图,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衣藻、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如图中表示的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那么,应该怎样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细胞呢?有没有同学用肉眼看过细胞?”(学生回答)接下来我出示新鲜的洋葱鳞片叶,撕取下表皮,找几名同学上台用肉眼观察,学生都看不到。由此,我带领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通过对显微镜各个部件的讲解,让学生对比教材说一说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使用显微镜,在学生使用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指导。如此,通过实验的方式,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学习了細胞的基本结构。
二、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
有效的课堂讲授,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中,除了运用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设置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中。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人类的食物”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首先,我通过创设相关情景导入教学:多媒体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另一组是我国部分儿童过度肥胖的图片。接下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特别肥胖?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两组图片提出问题,并作出初步的结论?”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出:两幅图片的孩子体态与营养问题有关。然后我带领学生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根据常识可以得出以下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最后我带领学生分析这些营养成分的作用。如此,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应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让学生发现生物知识的魅力,提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效果。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节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然后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系列的对比图片导入教学:“青山—绿水—白云—小鸟天堂—繁华的城市—拥挤的人群—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污水—雾霾下的空气。”播放后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由此导入今天的教学。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方面的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学生开始剖析: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开采矿场、发展工业、兴修水利等。然后根据这些方面,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分析,如“土地有什么作用?我国目前的土地状况如何?不合理利用土地会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按照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完成后,我找几个小组为大家展示结果,同时我针对展示的情况进行点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学习完本节内容的启示。如此,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走进生物课堂中,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庆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99.
[2]张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