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昌+++段宝军+++李维艳
【摘 要】 龙江县是玉米大县,每年都有360万亩左右的玉米种植。多年连作和单一使用农药导致几种病虫害草害发生比较严重,现就重点病虫草害进行阐述。
【关键词】 玉米;防控;病虫草害;无公害
[Abstract] Longjiang county is corn big county, every year there are about 3.6 million acres of corn. After year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and the single use of pesticides cause a serious of the several kinds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weeds, insects pests and now is the key.
[Key words] cor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caterpillar fungus ill; pollution-free
1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都较重,平均发病率在4%左右,最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40%以上,它属于系统侵染病害,与品种抗性、播期早晚、肥水管理、土壤菌量等都有密切关系,需要综合治理。
(1)种抗病品种。良玉系列在我县种植抗性较好,产量也比较高。
(2)要轮作倒茬。多年不换茬种玉米,地里土壤中菌源特别多,增大感染机会。
(3)农家肥要腐熟。尤其参混玉米秸秆的农肥一定充分腐熟再施入地里。
(4)病株显症的及时拔除。没事就去地里连续拔除4~5次就能拔除好多,能够很大程度降低下一年的发病几率。
(5)农药防治。系统侵染病害注重预防,一旦看到症状再防治已经晚了。使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包衣或用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或用咯菌腈种衣剂、苯醚甲环唑种衣劑、苯醚.咯菌腈种衣剂等按说明使用。效果良好。
2 玉米大斑病防治
玉米大斑病这几年玉米中后期发生都比较严重些,严重地块玉米底部叶片大斑连片整个叶子干枯。遇到连续阴雨天,温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容易大流行,也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防控。
(1)种植抗大斑病品种。美系品种在我县种植多年大斑病较为严重。
(2)农业防治。基肥要充足,磷钾肥偏多些,促进玉米健壮,在发病初期把底部发病叶片摘除能减少传染。种地前把玉米秸秆残体清理干净。和非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等。
(3)化学药剂防治。底部叶片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就要及时喷药,等中部叶片有病斑出现再喷药就已经来不及了。发病初期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是2.5%适乐时悬浮剂1000倍液或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90~112g/亩、70%丙森.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等喷雾,间隔7天再喷一次,连续喷2~3次。实践证明用肟菌(拿敌稳)加戊唑醇效果很好,购买合剂按说明书使用即可。
3 玉米瘤黑粉病
2017年我县玉米瘤黑粉病十分严重,尤其在玉米穗部产生较大肿瘤,减产严重,发病严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以上。
(1)也需要综合防治。选择抗病、轻病种子种植,结合减少田间菌源及早摘除病瘤等措施。
(2)发病严重地块要3年以上轮作其它类作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一定严格控制病原菌冬孢子随同粪肥传入大田。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大田的病残体,秋季深翻20cm以上,适当稍晚播种,使种子迅速出苗,掌握好播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晚偏施氮肥,防治贪青徒长。增施磷钾肥和锌硼等叶面肥。抽雄前后灌水,避免干旱。加强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减少虫伤口;在肿瘤没成熟破裂前,病瘤摘除田外深埋,不断摘瘤,持续操作。
(3)药剂防治:种子带菌是田间发病的菌源之一。可用25%三唑酮按种子重量0.3%用药量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用10g药,对少量水成糊状,拌玉米种子3~3.5kg。或9%氟环.咯.苯甲种子处理悬浮剂使用100~200mL/100kg种子拌种。也可玉米出土前用15%三唑酮9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200倍液,喷雾土壤,以减少初侵染源。在肿瘤未出现前,用30%烯唑.多菌灵1000倍液或40%苯醚甲环唑每亩13~15mL对植株喷雾,来降低发病率。
4 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头号害虫,近几年发生都很严重,我县平均百秆活虫90头左右,危害损失率8%以上。已经连续几年采取全程绿色防控措施进行科学防治。主要技术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投射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玉米螟,BT和白僵菌高杆机喷雾防治玉米螟,还有灯+赤眼蜂,灯+性诱剂,灯+BT,性诱剂+赤眼蜂,性诱剂+BT等组装技术,平均防效72%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5 玉米蚜
蚜虫也是危害我县玉米的较重虫害之一,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重。
(1)及时拔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该害虫的孳生基地。
(2)玉米有蚜株率达50%以上,百株玉米有蚜达1800头以上时用20%烯啶.噻虫啉15克每亩或40%烯啶.吡蚜酮15克每亩或10%啶虫脒7000倍液或3.2%甲维.啶虫脒40毫升每亩用高杆机喷雾防治。
6 双斑萤叶甲
近几年在我县大爆发,危害严重,专吃玉米花丝,导致授粉不良,减产严重,且防治困难。
该虫以卵在土壤里越冬,可通过深翻土壤加以消灭。也可用300g/L氯虫.噻虫嗪30mL/亩或20%氯氰.敌敌畏70g/亩或10%溴氰虫酰胺25mL每亩等药剂用高杆机喷雾防治,隔7~10天再喷一次防治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李敏,陈大鹏.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J]. 吉林农业,2013,(04):12-23.
[2] 汪丽华,杨春梅.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 业科技,2010(5): 155-121.
[3] 赵福军,闻军.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北京农 业,2015,(04):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