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书写要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美观。但现实中,写字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课堂是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提高写字教学效率的主阵地,教师每一节语文课做到三个结合,两个保证,一个落实。
三个结合: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写字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相结合;写字技巧的训练和审美教育、品性教育相结合。
两个保证:保证教师的指导有层次性,有针对性,有指导性;保证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学生“读”字、“说”字(说间架结构,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美)、“临”字,“评”字的时间。
一个落实:每节课都必须落实对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的培养,抓反复,反复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讲名人练字的轶事,告诉学生练字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帮助其去掉浮躁、散漫的不良习性,养成踏实的作风。在讲授不同书法家的书法风格时,学生受到了庄重、严谨、俊秀、潇洒、飘逸等美的熏染;在讲到书写内容中优美的词句时,体会到人文的内涵之美,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进而养成儒雅的气质。我们通过书法的“结构避让”的特性,引导学生“做人要避让与谦逊”,从书法章法的 “平衡、和谐、稳定”的关系,引导学生感悟出和谐处事、依法做事、关爱他人的道理。
(一)“教”“研”相长 建构了日渐成熟的写字教学模式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特色教研,夯实过程”,根据不同的科组、年级组的子课题内容,采用“類型重构”教研模式,基本流程是“确立专题----集体备课----一度教学----重构教学----n次教学----群议反思----提炼总结”,通过重构,我们摸索出了不同环境下写字指导课有效教学模式:
1、激趣导入——读帖感悟——示范板演——学生练写——品评矫正——拓展提升
(1)激趣导入
采用“讲书法家的练字故事、欣赏书法家作品、优秀作品展示”等方法激发兴趣,可语言陈述,可播放音像,可实物展示。
(2)读帖感悟
古人有“读帖”之说,“读”者,观也。观察每一基本笔画的写法,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感悟字的点画形态结构布局,笔法特点,揣摩笔画间呼应的妙处,从而形成表象,为摆脱机械模仿,实现范写为临写的迁移服务。
(3)指导示范
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老师抓住书写中的重难点,在画好的格子里一笔一画边写边讲,即注意它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所在位置。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演示讲解,找规律,教方法,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学生亲眼目睹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领悟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
(4)学生练写
上面三步的教学,都是为练服务的。教师要严格训练学生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即仔细观察字帖上的笔画,字形;“心到”即心中对用笔特征、字形结构和它们在格子中的位置有数;“手到”即下笔临写要把眼看到的,心中体会到的用手中的笔表现出来。
(5)品评矫正
品评矫正指在写字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根据巡视掌握的情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品评学生的练习情况,指导矫正。所谓“点”,就是抓住几份有代表性的优、差习字本进行品评,好的习字,品味其好的在哪里,鼓励其坚持下去,更进一步;较差的习字评议其差在哪里,演示怎样矫正,所谓“面”,就是让学生同桌或前后交流习字本,互相品评,自我矫正。
(6)拓展提升
通过观察和书写的例字,找出三、四个这一类的字,进行拓展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2、拍摄视频---自主练习---点拨指导---再次练习---互赏互评---展示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写字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几个问题:一是写字姿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对。三是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练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微课是非常好的一种途径。
(1)拍摄视频
教师拍摄一段5至8分钟的生字教学视频,上传到教师博客里,供学生自学。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比如一堂语文课,总共教5到6个生字,“微课”就单独把一个生字做成一段教学内容。
(2)自主练习
学生观看生字教学视频,认真倾听写好这个字的要领,比如笔画形态,结构布局,笔画走势,笔法特点等,并且自主练习。
(3)点拨指导
学生将自主练习的作业带到班级,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指导,比如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并且适时地给予示范板演。
(4)再次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要着重做到三点:第一,规范写字姿势。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密切注意并随时纠正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第二,了解存在问题。教师要走下讲台进行巡回观察,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第三,进行个别指导。
(5)互赏互评
同桌、小组内互相欣赏评价,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总结提高
每节课都要针对训练要点进行总结,提倡一课一得,从而提高写字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写字模式相互补充,配合,共同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发展。
(二)掘尽完善 开发出较为系统的校本课程
我校写字校本课程遵循一个原则:“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树人”。就是用字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用字来开启学生的聪明才智;用字获得学生的审美观点,用字来增强学生的健康体魄。
1、课程目标
总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学校办学理念,写字校本课程设计理念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社区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培养学生实践、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写字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争创名校。endprint
具体目标
(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知祖国语言文字形体美的深刻内涵,了解书法的历史及相关文化知识,掌握并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一定的书写速度,逐步提高写字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欣赏水平。
a.正确的执笔坐姿。正确的执笔方法: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从三面将笔拿住,拇指与食指均用第一指节,斜靠在虎口上部,不松不紧,各指关节不要僵硬,腕部要放松。正确的坐姿:头正(书写时头不歪),身直(做到三个一:胸离桌沿一拳,眼离纸面一尺,手距笔尖一寸),臂开(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张开,左手按本,右手书写),足安(双脚自然放于地上)。
b.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正确使用“田”字格。
c.正确临帖:写字前要求学生认真“读”帖,观察揣摩字的间架结构,在观察感悟基础上精心凝气,将胸中所有发于笔端,躍然纸面,切忌看一笔写一笔。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书法兴趣,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养成动脑、动手,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艺术体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2、课程内容
a.学习正确的执笔与坐姿,
b.基本笔法书写练习
c.偏旁部首书写练习
d.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正确使用“田”字格。。
e.学会正确临帖。
3.教学原则和方法
3. 教学原则
a.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来想象、创造空间。
b.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实施方案:
(1)每周安排一节校本教材上的写字内容,教师课堂讲解,指导汉字书写。
(2)每天利用写字小课或小组活动时间向学生介绍校本教材中的写字常识,以及学书法前正确的坐姿与执笔……
(3)书写与练习。校本教材每页安排不同的例字,学生练习前,认真详读使用说明,了解所例汉字的书写病因,继而纠正,正确书写。
(4)书写练习量。每节写字课,教师讲解指导之后,要加强汉字书写练习。汉字书写基础较好的学生,每人每天练习校本教材一至三页,汉字书写基础较差的学生两天练一页。
5、 写字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多样化,主要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点评的方法,采用星级或等级评价制度,把写字成绩写进学生成长册里,让家长关注。
(1)自评。这一环节是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当写好一个字后,随时和范字对照,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写下一个字前加以改进。当然自评也可以是看着小伙伴们写的字,跟他们的作品对照,面对面地展开自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评。在仿写后,积极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或选取几份作为例字,集体评议。评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要善于发现别的长处等。”当学生有了评价的准绳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
(3)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写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
(合肥市长淮新村小学 安徽合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