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8-03-07 13:09:35罗晓林洪嘉雅张芸芸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课余书籍

罗晓林,洪嘉雅,张芸芸

(1.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益阳市迎宾小学,湖南益阳 4130002)

大众传播媒体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使得阅读的方式和途径更为多样化。大学生课余阅读现状如何,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时间与社会阅读是否有较大差别?项目组带着这样的疑问,对湖南省高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希望能了解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研究其隐藏背后的制度与环境制约因素,进一步推广阅读。

本次调研以湖南长沙市高校为主要调研范围,采用专家咨询法、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探析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调研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率100%。被调查者涉及各年级不同专业,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1.1 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短,数量不多

项目组调查了大学生每天课余用于阅读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用于阅读的课余时间不长,67%以上的学生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能坚持每天3小时长时间阅读的学生仅占7%。进入大学后,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是不是课余时间不足的原因呢?带着疑问,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7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感觉课余时间不够的学生多集中于大一和大四。大一的新生面临着较多的公共课程,大四的学生主要重心在实习,集中力量东奔西跑找工作,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大二、大三的学生有较多的自由时间,是阅读的主力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少更多是因为主观的原因。

学生课余阅读量不大,半数以上的学生每月阅读量在1~2本,达到4本以上的仅占10%。更有25%的学生基本不读书,这个人群数量是巨大的,这一数据让人惊讶的同时更让人忧心。

1.2 当代大学生课余阅读随意性大,倾向娱乐休闲

课余阅读书目选择动机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随意性大,有40.2%的大学生表示随意浏览书籍,缺少阅读规划。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课余阅读对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不明显。

课余阅读读本选择上文学类占63.6%,专业科技类占16.6%,科普类占13.8%,其他类别的书籍占6%。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大学生选择多样化,体现出他们知识结构较全面,能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素养。文学类书籍是最受青睐的课外阅读内容,但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浅阅读占据较大比重,这样趣味有余而底蕴不足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大学生亟待指导。

1.3 当代大学生课余阅读以传统的纸质阅读为主流,辅助批注、摘抄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得知,有56.86%的大学生采用纸质方式阅读,39.22%的大学生通过手机阅读。大学生在阅读方式选择仍以传统的纸质阅读为主流,这与时下社会阅读以手机、数字阅读为主不同,这得益于高校图书馆的丰富藏书,也受益于课堂书本学习的延伸。传统纸质阅读方式更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上升至哲理化的思考。

阅读中良好的辅助方式,如批注、摘抄、读后感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内化所读知识,将阅读内容转化成系统知识的小节点,做到高质量阅读。在此次接受问卷的调查的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任何阅读辅助的的大学生高达40.2%。四成的学生流于浅阅读,这种阅读仅仅获得当时的愉悦,收效甚微。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浅阅读,容易令人产生思维惰性,从而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 大学生课外阅读困境原因分析

2.1 社会阅读风气影响学生阅读

2011年世界阅读普查数据显示,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11本,法国为20本,日本有40本,犹太人多达64本。同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阅读量只达到4本。当时人们对这一数字表示了足够的担忧。时人分析,中国国民阅读没达到全民阅读,仍集中于精英式阅读,这一数字是精英人士的贡献。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欲望。

大学校园应该是阅读主阵地,但7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大学学习氛围一般,阅读率不高。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给出更好地阅读指导,多方位引导大学生深阅读。

2.2 学生缺少阅读主动性

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大学生自身对于阅读缺少自主性、规划性。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占领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另外,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参与社团活动、兼职实践,使得他们课余读书时间变少。

3 大学生课外阅读困境解决对策

政府、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政府仍需花大力气推动全民阅读。国家出台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政府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各类阅读专业的研究,推动书目研制工作,对各类专业民间机构的研究成果出资购买,及时推进阅读的深化。图书出版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不把经济效益作为出版社的唯一追求,出版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书籍。国家可以考虑进行书籍价格补贴,让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拥抱书籍。

(2)学校应该承担阅读指导、推广的重任,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大量阅读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图书馆组织阅读活动,结合活动向学生推荐好书,教授正确阅读的方法,让他们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推动全校阅读风气。在课程设置上,开设相关阅读指导课程,推出专业必读经典书目,用经典占领学生课余活动阵地,摒弃娱乐性的浅阅读。结合学生兴趣,多组织推广阅读的社团活动,可以定期开展各类阅读竞赛活动等,让学生自主快乐阅读。

加强硬件设施,创建良好环境。学校图书馆应该紧跟市场步伐,调查学生阅读倾向,及时购入各领域优质书籍,及时更新书籍,满足学生的求知、求新需要;加大学校图书馆建设,建设安静、整洁的阅读环境,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浸润书香中;加强图书馆的软件建设,完善图书检索,设立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快捷查询所需书籍。

学校号召教师为学生阅读起引领示范作用。学生阅读的脚步,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学校可以完善考核制度,开设教师阅读指导通道,让学生课业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书籍。

(3)学生应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阅读的主体,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懂得阅读是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大学生要克服功利性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目,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制定阅读计划,合理调整阅读结构,博采众长,涉猎多方面知识,做到主动阅读、深度阅读。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课余书籍
我的“课余”在哪里?
光明少年(2023年12期)2023-04-29 22:30:23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丰富的课余生活
小主人报(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44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欢乐的课余时间
快乐语文(2017年9期)2017-06-15 20:28:36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1-21 02:35:06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