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友诗篇中的问句(1954年越北诗选考察)

2018-03-07 13:09:35皇登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问号诗选标志

皇登治

(河内国家大学考试中心 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会科学大学语言学系,越南河内 100803)

在本文的范围内,我们旨在探索“素友诗篇中的问句”(1954年越北诗选考察)。素友诗篇中的问句的考察是对诗歌语言中的一种新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素友的诗歌风格的独特性理解做出了贡献。

1 正文

1.1 问句的观点

目前,对问句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因为我们认为问句也是一种语言行为,表达言中力并表达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表达方式的方面,问句与其他句子类型的区别在于句子中的疑问代词,例如:谁、什么、哪、哪儿、怎么或疑问副词词组结构:有...不/吗,…了没有,或态词(形态小词):啦、呢、唻、啊、哇。问句的语气强调在疑问词,书写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来代替询问的语调或表达疑问的意思。与询问的目的相应形式的问句类型是正名问句。即具有询问形式表达询问行为的问句。询问行动的本身要求裁答行为,一个产生对话的答案。这是发展思路的前提。另外,问句还用于其他说法的目的,如:祈使、肯定、否定/自问等。

1.2 1954年越北诗选的问句

1.2.1问句分类根据

素友是越南的革命诗人。“越北”(1947~1954)诗选赞扬民族国家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因此它带有一种倾向于史诗、浪漫和浓厚的政治抒情。越北诗选共有26首诗。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分为两个标志就是形式和句子结构。因为形式标志是区分问句与其他句子的根据,然而句子结构才是句子分类的主要根据,旨在识别句子的言中力。对素友的越北诗选考察问句系统,我们收集到诗中所出现的问句共有43句。识别统计基于两个主要标志:形式标志和句子结构标志。结果具体如下。

根据形式标志区分问句:没有问号的问句(占比例的12/43),有问号的问句(占比例的31/43)。

根据句子结构区分问句有四中基本类型:使用疑问词的问句:谁、什么/啥、哪、几/多少、哪儿/在哪儿、何时、怎么/怎么样/如何 占比例的17/43。包含疑问结构选择的问句:有没有…./吗,…了没有 占比例的15/43。与“什么”组合的问句,例如:要什么、何苦、干什么、什么事、...哪里...占比例的6/43。与形态小词:啦、呢、唻、啊、哇 组合的问句。这类疑问句占比例的5/43。

考察结果表明,对于刑事方面而言,越北诗选中的问句分为两类:有问号和没有问号。例如:今午背静深林/山雨洪源怎知寻找?(下雨)。

妈啊有没有冷!(妈啊)

上述两个例子 都是问句,即使有还是没有问号(?),因为两个句子 都具备问句的特征标志。第一句有疑问词“怎知”,第二句有疑问结构 “...有没有...”。这两句都包含默认答案,因为“山雨洪源怎知寻找”的诗意也意味着不能确定在诗歌中寻找“你”的方向,和“妈啊有没有冷!”表示抒情人物想到妈妈和国家在战争涂炭沉痛的心情。

因此,形式标志不是用于识别问句的唯一根据,而我们必须基于第二个根据就是句子结构的标志。素友“越北诗选”中的问句在表达方式和言中价值方面五样十色,所以在本文的下一部分,我们着重分析问句的句子结构标志。

1.2.2越北诗选中问句的句子结构方面

(1)使用疑问词的问句。这种问句常出现具有言中力的疑问词,如“谁”(问人),什么/啥,哪/哪个(问事物/事件),几/多少(问数量,哪儿/在哪儿(问位置/空间),何时(问时间),为何(问原因),怎么/如何(问事件的演变)。这些问句着重表示主要的主题,如:领袖、战争主题,其中重点是谴责敌人。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谁有没有记得?/鲜红旗帜 洞门透风/晴天金星灿烂/中央,政府谈论公事(越北)。

泛指代词“谁”和“…有没有…”结构既有疑问的意义,又刻画了领袖对越北人民的留恋感情。问就如不问是因为怀念已填满了。在这个语境的问句是诗人表达、赞扬领袖的功劳的引言。

例如:补婆躺着不睡/小弟何时来看一次/自从他走那天/他去解放何时回来?/何时光敌返乡?/夜夜补婆梦中默祷…(补婆)

在上面的诗句中,一系列询问目的的词语“几时”、“何时”表达补婆对参加战争的孩子的忧虑。从直接角度或间接通过小孩子、妈妈等的形象来谴责敌人,战争主题在素友的越北诗选中刻画的很典型。

(2)疑问结构选择的问句。疑问结构的问句在越北诗选通过...有没有/吗...、…了没有等词组出现得相当多。它表达肯定、自豪的言中力,主要专注于人民生活和战争主题,而重点是抗战、革命的感情。

例如:孩子们,学习了没有?/哥们为你新盖的学校./他们别想开火/你门的学校就在光冈中间/你们的声音泠然村庄。(我来了)“…了没有”这一问句表示革命的喜悦,为孩子们能够上学激发了革命歌唱感兴。

“...有没有...”结构问句属于确定选择“有”或“没有”答案的问句。它包含“是/还是”的完整选择类型问句的缩写变体。在进入诗歌时,确定选择问句通常是针对听者的同情。“...有没有...”结构问句的变体还有 “是不是”或略语:是否/是不。“有...吗”结构和缩写变体“是否/否”的“否”是“不”的语音变体,与“没”同义,常用于表达怀疑的意思。你回偏远城市/高屋,是否看到冈峦?(越北)。处在战争主题,可在诗句中“是否”问句表达人民对革命的留恋情感。因此,素友的诗歌往往有巨大的召唤和鼓励力量。

(3)与“什么”组合的问句。越北诗选中与“什么”组合的问句常是“何苦、何必、等待什么、何妨”带有肯定良好的言中价值,通过否定以赞扬胡志明部队,赞扬他们呢的革命行动。

素友诗中询问胡志明军人题材的问句创造了浓厚史诗感兴。比如:

他仅干笑/妻小什么/他还要走/保持独立 (越北妈妈)

军人跟妈妈无忧无虑的欢笑和“妻小什么”的答案创造了部队的美丽形象。那就是为国家牺牲一切的精神。带有“什么”问句中的疑问词的言中力否定“娶老婆”的事件,目的是肯定并赞扬军人的革命理想。

(4)带有形态小词“啦、呢、唻”的问句。这类问句占越北诗选的数量相当小。它也属于军队和战争主题,具有肯定的言中价值,赞扬军人或谴责敌人。分析下面诗句:

炮兵哥你还没发炮啦?/一分钟?/我的头像火一样燃烧/多少痛快/一会儿将成灰/灰烬会融化所有前哨/他们的尸体鹏跳红色碎片。(射)

这里的问句是后面一系列答案的前提,充满了胡志明部队的感兴。这个答案不仅描绘了炮兵部队的昂然形象,而且还表达了国家战斗的顽强意志。

你的妈妈唻/白净的身体摇摆/绳索悬空着?/你的爸爸唻/头颅耷拉着/血流满柱身?(朝鲜孩子)

上面问句中的形态小词“唻”表示怀疑形态,难以相信因为人民为了战争而死亡事实多么 残酷无情,超过人民的想象力。因此,上述诗句高举敌人的罪恶指控,锻炼了全体越南人民战胜敌人的精神。

2 结语

可以看出,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每个问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诗中的问句往往有精炼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充满表情素质。考察结果表明,具有疑问词结构的问句数量比没有疑问词结构的数量比较多。素友的越北诗选中的问句系统着重于:祖国主题、革命理想主题、胡志明部队等主要范畴。通过这些主题,作者致力于召唤和鼓励人民为了革命理想而团结,同时赞扬人民在国家抗争中的斗争和牺牲。

猜你喜欢
问号诗选标志
问号君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体育教学(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谭俊诗选登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6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问号和叹号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0
问号处的数
读写算(中)(2015年10期)2015-11-07 07:24:24
涂光雍诗选
中国诗歌(2015年3期)2015-06-27 00:27:05
难缠的“小问号”
小主人报(2015年19期)2015-02-28 2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