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慧
(榆林学院 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宝卷又名宝传,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文学,以河西地区著称。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郑振铎先生说:“宝卷是‘变文’的嫡系子孙,其歌唱方法和体裁,几和‘变文’无甚区别。”[1]8由此可知,宝卷的结构与变文相似,韵散结合,同时它又汲取了河西地区的文化滋养,使用了不少当地的方俗语词,显示出了语言方面的一些特色。
近年来,学术界已经注意到了河西宝卷的语言学价值,如张爱民《河西宝卷——我国民间曲艺艺术瑰宝》[2]一文分析了河西宝卷中所能反映的张掖方言的语音问题。马月亮《河西宝卷的音韵研究》[3]以方步和《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中的材料为对象,通过对河西宝卷中用韵和异文别字的研究,阐述了明清时期西北方音的特点。雷汉卿《河西宝卷所反映的西北方言浅说》[4]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对宝卷中的西北方言进行考察。张国良《宝卷俗字札记》[5]以宝卷中的俗字为研究对象,提出宝卷中的俗字可为大型字典所收字形补充例证,帮助认读未识字形,沟通不同字形之间的正俗字关系,还能为与文字有关的词语提供字形支持,是研究近代俗字的重要资料。程瑶《河西民间宗教宝卷方俗语词的文化蕴藉》[6]对河西民间宗教宝卷中的方俗词进行探究,进而揭示了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这些成果说明宝卷具有的语言价值,但是宝卷蕴含的语言现象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究。本文从河西宝卷方俗词的语义考释出发,通过对造词理据的分析,探讨词语内涵,为宝卷的语言研究提供参考。行文中所引宝卷用例均选自《酒泉宝卷》*文中关于宝卷的用例均出自酒泉市肃州区文化馆编《酒泉宝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
(1)“这也是我韩门背时倒灶,无后人枉负我位显官高。”(《酒泉宝卷·红灯宝卷》)
(2)“只望你能成个栋梁材料,又谁知竟成了朽木蓬蒿。这也是我韩门背时倒灶,气无后人枉负我位显官高。”(《酒泉宝卷·新镌韩祖成仙宝卷》)
(3)“不该打我儿,今日悔不了。何方去修行?哪里参玄妙?也是我韩门,背时又倒灶。送子读诗书,无故修啥道。”(《酒泉宝卷·新镌韩祖成仙宝卷》)
(4)周富贵便说:“我们七和县的人,十分不抬举人,他也说我是周倒皂的娃子,你也说我是周倒皂的娃子,叫他们把我叫都叫穷了,这也是我无奈的事情。”(《酒泉宝卷·康熙宝卷》)
例(1)(2)(3)中“背时倒灶”同义连文,“倒灶”义同“背时”,指倒霉、不走运。(4)中的“倒皂”即“倒灶”,“皂”乃同音借字。从结构看,“倒灶”为动宾结构,“倒灶”即捣灶,“倒”同“捣”。《汉语大字典》:“倒,用同‘捣’。”[7]174文献中也有用例,如:
(5)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槌床。”[8]22
“倒”“槌”互文对举,“倒”同“捣”,表示用手做的某一动作。“灶”,《说文·穴部》:“炊竈也。”段玉裁注:“炊爨之处也。”[9]347也即砖石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一种设备,供烹饪、冶炼、烘焙等用,即灶台。从字面意思看,“倒灶”就是捣毁做饭的设备,即捣毁灶台。引申为时运不济,倒霉。
关于“倒灶”,前贤有论述,清代学者翟灏对其词语来源曾进行探索。大型辞书《辞源》和《辞海》援引翟灏《通俗篇·居住》条,列出“倒灶”一词出自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唯家之祸。”可见,“灶灭”在两千多年前就寓意着家有灾祸。蔡正学、石金兰《“倒灶”“倒楣”的文化考释》[10]一文从陇右方言出发,指出“倒灶”义近灶倒,指停火、无饮食,引申一步说,就是无米下锅,吃不上饭,表示倒霉到极点。李贵生《语义与民俗——方言词“倒灶”考释》[11]一文认为“倒”为倒塌毁坏,“倒灶”即毁坏锅灶。民间传说认为,灶神关乎人的饮食、司察人的小过、夺减人的寿命,所以锅灶毁坏就意味着灾祸降临、家道衰落。由此“倒灶”又引申出动词义“遇上不幸的事”“衰败”“垮台”和形容词义“倒霉”“倒运”以及名词义“背时的人”“倒霉的人”。其实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我们认为,“倒灶”与祭灶有关。祭灶习俗历史悠久,该风俗来源于对火神的崇拜。灶产生之后,理所当然成为火神的居所,时间一久,火神就演化成为灶神,作为饮食之神被人们崇拜,也就是民间的“灶马爷”。这一民间信仰非常普遍地流行于民间,历史文献对此有不少记载。《礼记正义》:“祭灶神,言其有功于人,人得饮食,故祭报之。”[12]754“大概从汉代开始,灶神就被看作是在人间司察小过的神了。”[13]《礼记正义》:“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郑玄注:“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灶,主饮食之事。”[12]1305到了东晋,灶神又可主宰人的寿祸。《抱朴子·微旨》:“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14]125现在陕北民间祭灶时也念歌谣,如“灶马爷灶,你姓灶。我的光景你知道。上去天,直说我好,不要说我赖。草料喂足一疙瘩麻糖嘴糊住。”*这首歌谣为笔者在陕西府谷调查方言时发音合作人燕老师告知。从文献和民间歌谣来看,灶神可以上天向司命汇报人的罪行和恶状,司命则根据罪责的大小夺减人的寿命以表惩罚,所以民间有“一疙瘩麻糖嘴糊住”的说法。灶神虽然主管人的寿算和疾病,但倘若能按时进行祭拜祭祀,便可消灾,也可享受其所带来的福禄。《酉阳杂俎》:“(灶神)常以己丑日,日出卯时上天,禺中下行署,此日祭得福。”[15]128
可见,灶神关乎人的饮食、过错、寿命,对其祭祀便可消灾得福,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上文从意义和来源两方面对“倒灶”做了梳理。从语义上看,“倒灶”本义为捣毁灶台;从来源上看,“倒灶”之灶与灶神有关。灶神即灶马爷、灶王爷、灶君。《汉语大字典》释为:“旧俗供于灶上的神。传说灶神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陈报人家善恶。”张俊谊《陕北风情大观·岁时节令篇》:“群众呼灶君为‘灶马爷’,认为灶马爷是一家之主,对灶马爷尤为敬畏。群众放鞭炮、焚纸烧香,送灶神上天。用面蒸成山状,镶嵌若干红枣,此叫枣山山,放置灶君怀前,用饴糖粘灶君牌位,盼望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16]152灶神的居住地是灶台。灶台的搭建材料很简单,用泥、水、石头便可垒砌而成。民间现在还有腊月二十三送灶马的习俗。文献中用例如:
(6)《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那一天我正赶集回来,买了点年货,眼看灶马爷就要上天啦。”[17]123
(7)《王丕勤走南路》中王丕勤说:“你怎说这号话,自古说:‘人活名望,树活阴凉’婆姨汉黑里赤肚子拜灶马啦,第二天叫人家都知道了,快叫我给人家送喀!”[18]116
民间祭送灶马爷时念的歌谣如“腊月二十三,灶马爷上了天。上去天,直说我好,不要说我赖。草料喂足一疙瘩麻糖嘴糊住。”*此歌谣也是笔者在府谷调查方言时合作人燕老师告知。
从文献和民间歌谣可知,灶神对百姓十分重要,人们都要供奉,也要在腊月二十三送其上天,使其言好事,降吉祥,所以其居住地灶台不能“倒”,如果“倒”了,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倒灶”的语义经过了如下心理联想演变过程:倒灶→捣毁灶台→捣毁灶神所住之地→灶神无处安居→不再庇佑屋主→灾祸临头→倒霉。由于灶神掌管人的饮食,督查人的过错,又能夺减人的寿命,如果供奉灶神的地方“灶马怀”*民间称供奉灶神的地方为灶马怀。见杨明芳、杨进《陕北语大词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82页。被毁坏,灶神就无处居住,不再庇佑兆民,所以灾难就会临头,就会倒霉。这是人们通过心理联想产生的语义演变。“倒灶”一词在元杂剧中就有使用,明清小说中用例增多,现代相沿。例如:
(8)《警寤钟》第14回:“杨二见他大声骂詈,入骨的叱逐,吓得魂不附体,又羞又怕,抱头鼠窜,急急跑出,缩颈而奔。飞也似的一直奔至家中。心头上突突的乱跳,把舌头伸了两伸,道‘好利害女子,好凶逾妇人。那样个温柔模样,怎这等个惫赖性子,几乎把我胆也吓碎。’又跌足道:‘……他又是个穷鬼,怎么有得还我。真是人该倒灶,就撞着这不凑趣的冤魂,莫说我明日不敢上他门去取讨,今日他丈夫回来晓得,只怕他明日还要上我门来吵闹哩!’”[19]247
(9)《西游记》第25回:“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我才自也要领你些油汤油水之爱,但只是大小便急了,若在锅里开风,恐怕污了你的熟油,不好调菜吃,如今大小便通干净了,才好下锅。不要扎我师父,还来扎我。’”[20]196
(10)《歧路灯》第66回:“王纬千插口道:‘……打了一场官司,还欠下几十担。我不得已,把上京盘缠添上些,自己买完庄,指望到河南取这宗盘绞花消。将来未必能发财,只求够本就算还好哩。总是脚根下就吃了亏,偏偏住在个倒灶行里。’”[21]392
(11)《陕北民歌选·信天游(3)》:“洋烟本是外国草,谁抽洋烟谁倒灶。”[22]2119
(12)《李季文集》:“一个庄的朋友不可交,叫你们老婆骂倒灶。”[23]826
上述几例中的“倒灶”都是倒霉义。
从文献用例和方言使用情况来看,“倒灶”还可以拆开使用,词义不变。如:
(13)《歧路灯》第66回:“王纬千插口道:‘不是这样说。舍弟与府上自是好交,所以有此一番大交易。彼此通融商量,原是理之当然。只缘弟这番在南省买货,那开行的倒了灶,拿的银子去,再缴不完庄。”[21]392
例(13)“倒灶”中加了“了”,依旧为时运不济、倒霉。“倒灶”还可以说“背时倒灶”。
(14)《跻春台》:“尊一声背时鬼听我禀告,在我家久居住很把驾劳。弄得我这几年背时倒灶,凡百事不顺遂好似水消。”[24]299
例(14)“背时倒灶”连用,意思是倒霉至极,“背时鬼”是不合时运的人。今陕北民歌中有“倒灶鬼”“倒运鬼”,指倒霉鬼,意思与“背时鬼”相同。例如:
(15)《李季文集》:“好马不喝沟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23]845
(16)“哎,这么个倒运鬼,什么坏事都让你碰上了。”*榆林市榆阳区方言。
陕北方言中还可以在“倒灶”后加表示程度的补语“死”等词,意思是倒霉透顶。
(17)“哎,倒灶死了,生意做什么赔什么!”*榆林市榆阳区方言。
综上所述,“倒灶”为述宾结构,由捣毁灶台引申出倒霉义。该义的引申与民俗和方言用法有关。“倒灶”的结构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倒了灶、倒灶了、背时倒灶、倒灶鬼等形式。由此可知,“倒灶”除了作为一个词使用外,还可在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可见其词汇化程度不高。
(18)方公子向他们行礼一毕,余婆就问道:“相公你干什么来了?”方公子道:“请我姐姐到家里住几天。”余婆便说:“农忙时节那里有站娘家的功夫。”员外说:“叫他去站几天也可。”(《酒泉宝卷·余郎宝卷》)
(19)周富贵便说:“我们七和县里好少固定房,还缺你站的一间房子。”康熙说:“店里都站满了。”富贵说:“我的店里怎么连一个人都没有站下?”(《酒泉宝卷·康熙宝卷》)
(20)媳妇儿,在娘家,站了两日。(《酒泉宝卷·仙姑宝卷》)
(21)他说是,媳妇儿,娘家去站。(《酒泉宝卷·仙姑宝卷》)
(22)这样行事的人,我就该把他请到家里住一夜,才是道理,怎么叫他庙中站?(《酒泉宝卷·仙姑宝卷》)
(23)日行走,夜站店,尤其小心。(《酒泉宝卷·天仙配宝卷》)
上述用例中,“站”的意义均指住;住宿,“站”本义为直立不动。《广韵·陷韵》:“站,俗言独立。”[25]425《集韵·陷韵》:“站、佔,久立也。或从人。”《类篇·人部》:“佔,又陟陷切,立也。”*写作“佔”的只见于韵书、字书,目前尚未发现实际用例。“但是从盛唐到明初,‘站’的文献用例却罕见,特别是以北方官话为背景的《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典章》《通制条格》《元朝秘史》《古本老乞大》《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等文献,表‘站立’义全部用‘立’,‘站’不见踪影。元代有一个蒙古语音译词、表‘驿站’义的‘站’(又叫‘站赤’)进入汉语,在元末明初一直是‘站’的中心义项,它跟‘站立’的‘站’同音同形,这可能也抑制了‘站立’义‘站’的使用和发展。”[26]331“站和站赤都是蒙古语,现今汉语中所用为驿站的‘站’字即由蒙古语而来。此语最初译写为蘸。”[27]20由此观之,表“站立”的“站”与“驿站”之“站”并非同一词,只是读音和字形相同而已。据汪维辉、秋谷裕幸二位先生考证,“‘站’大约产生于唐代,元代以前用例罕见。但是明代以后却占据了主流。”[26]334由此可见,表“站立”的“站”出现的时间较早。“站”在本义“立”的基础上,经过引申,有了新的含义,《汉语大字典》罗列了如下引申义:第一,停留。第二,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第三,车站。第四,为某种业务而设的机构。第五,用同“颤”。第六,古代放置饮器的用具。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有“站”,释为“住宿。兰银官话”[28]5017。我们推测,“站”的“住宿、居住”义由“停留”义引申而来。据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一书的考释,“居,处”与“止,住”是相向引申的关系。所谓相向引申,就是“甲词由A义引申出B义,乙词由B义引申出A义,两者互相朝着对方的方向引申,我们管相关语词的这种词义引申过程叫相向引申”[29]67。也就是说,“居,住”由居住引申为止息、停留。如《孟子注疏》:“(陈仲子)居於陵,三日不食,耳不闻,目无见也。”[30]181“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於陵。”[30]182这里“居、处”互用,都是居住的意思。《周易正义》:“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31]315《孙子兵法·军争》:“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32]46“不居”“不处”都是不止息、不停留之义。同样,“止、住”也由止息、停留引申为居住。如《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33]2746“小住”即稍微停留一下。《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34]1445“止”意思是居住。从这些用例中,我们可看出“居、处”与“止、住”是相向引申的关系。所以,“站”由停留→居住有依可寻。再者,“站”由直立不动→停留→住宿,都表示一种状态,停留、住宿性质相似,都是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变化,所以这些词义的产生是在心理联想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例(18)中“请我姐姐到家里住几天”与下文“农忙时节那里有站娘家的功夫”相对,“站”“住”意义相同。例(19)中“我们七和县里好少固定房,还缺你站的一间房子”义为“我们七和县里固定房很多,不缺你住的房子”。例(20)即言“媳妇在娘家住了两日”。例(21)义为“媳妇到娘家去住了”。例(22)“住一夜”与“庙中站”互对,“庙中站”指在庙中住了一夜。例(23)谓“白天走,晚上住店,格外小心”。
“布龙菲尔德说词义演变不是A→B,而是A→A/B→B,这说的是一个词的原有义位A与新生义位B之间的关系:新生义位B产生之后,原有义位A还在使用,因此,当这个词在某种语境中出现的时候,它可能是A,也可能是B,即A/B。再过一段时间,原有义位A不再使用了,于是就变为B。”[35]230不过,要补充一点:很多词的词义演变是A→A/B→B,但B出现后A还继续存在。而且必然是先出现A,然后出现A/B,最后出现B。上面我们看到,“站”的词义演变从A直立不动→B住宿,其中间环节既不是直立不动,也不是住宿,而是停留。文献中记载如:
(24)《红楼梦》第33回:“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36]234
(25)《禅真逸史》第14回:“太公和家童正走,听得林澹然叫声转来,站住脚回头看时,林澹然远远引手相招。”[37]212
“直立不动”是人的一种动作状态,“住宿”也是人的一种动作状态。“停留”是介乎两者之间的。
综上所述,“站”的居住义从语义来源上讲产生于“站立”的引申义;从地域使用范围上讲,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由于它属于兰银官话,而在其他地域未见用例,据笔者推测,这可能受到元时蒙语中“驿站”这一地域词语的影响,使得周围区域中该词未能广泛使用。“在《元刊杂剧三十种》《元典章》《通制条格》《元朝秘史》等元明北方语料中出现的‘站’全部指‘驿站’。”[26]340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影响下,“站”的住宿义未能向南扩展。
1.停站
河西方言中用一个语素“站”表达住宿义,同为西北方言的陕北方言则是“停站”连用。如:
(26)天黑了,么个停站处!天色已晚,没有一个可以住的地方。
“停站”是两个并列语素共同表达一个语义——住宿,是语言中双音化的结果。“停站”的住宿义并非两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停站”这一语言形式在意义上发生了抽象引申的转变,转移以后的意义不能再通过并列成分的意义直接推测出来。所以,“停站”的词汇化程度较高。
2.坐
陕北方言中还有一个与“站”相关的词“坐”,也有住宿义,经常的用法是坐娘家,即回娘家,住在娘家。如:
(28)我们婆姨这几天坐娘家去了。我媳妇这几天去娘家住了。
(29)猴三家,你多会儿坐娘家去也?猴三媳妇,你啥时候去娘家住?
“坐”是人的一种止息方式。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椅、凳出现之后,凡将臀部着于椅、凳等,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曰坐,引申为居住。其引申过程与“站”相同,即坐→停留→居住。《陕北语大词典》中释“坐”:“小住。婆姨坐了半年娘家。”[38]931与“站”不同的是,陕北方言中的“坐”当居住讲的意思只出现在“坐对八”*新婚后新娘在婆家和娘家各住八天。也叫“坐八天”。新编《神木县志·社会志》:“新娘在婆家住7~8天(有的住9日)后,岳丈须亲邀新郎、新娘同省娘家居住相同天数,古称于归,俗称回门或坐8天(取8对8两家发或9对9两家有之意。)下文“坐对月”与此同义。“坐娘家”“坐对月”这样的短语中,其他情况下没有居住义。坐娘家指已婚女子回娘家小住。用例如:
(30)李季《爱情·土地·人生》第2辑:“树叶落在树根底,你坐娘家我跟你去。”[39]87
(31)《绥德文库·民歌卷·走你的路》:“大红犍牛自带耧,坐一回娘家解忧愁。”[22]2780
“站”“坐”是身体的一种姿势,均有住宿义。笔者认为,“站”“坐”是同一范畴中的相近动作,住宿义是二者在同一类词的平行发展关系影响下所产生的类同方向的引申义,也即江蓝生提出的“类同引申”。江先生指出:“词义的演变不是单个地、孤立地进行的,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语言学界有人称之为同步引申,具体说,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包括近义)词或反义(包括意义相对)词互相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或相反的引申义。”[40]310高守纲认为,“同步引申是指一组词或一对词,在一个平面上具有同(近)义关系、反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经过引申,在另外的平面上又形成同义、反义或其他相应关系的引申。”[29]62“站”“坐”即属于上述现象。“站”“坐”的这种引申,当是由“坐”影响了“站”,西北地区方言之间互相影响,使得河西地区的“站”有了居住义。而“站”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可以和“站娘家”连用,还可以单用或与别的词组合使用。
由上所述,我们可知,河西宝卷中词语的语义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和语言内部自身的发展演变有关,还与当地民俗、地理位置相关。通过这样的考证,我们能更加透彻了解河西宝卷的文化价值,从而了解西北地区文化风俗和其语言使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