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8-03-07 11:13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红色机制思想

李 书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爱国情怀,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构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有利于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一、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实践与中国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它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在不断选择、吸收、整合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锤炼而成,根植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文化形态。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可以从物态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来理解。物态文化层面一般指革命根据地、纪念地、战争遗址、党的领导人物故居等;精神文化层面是指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感、坚定信念、优良作风,以及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理论、方针、政策等。

红色文化教育是指教育主体根据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身心特点,科学选择红色文化中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客体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而言,红色文化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学习培训、党团活动、典型引领、实践体验、课堂教学、参观考察、网络渗透、文化熏陶等。

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勤劳勇敢为基石,以自强不息为动力,表征了一个伟大时代及其精神丰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红色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价值功能。红色文化中凝结着党的卓越领导、优秀儿女、英雄人物的伟大理想、崇高品德、奋斗精神和感人事迹,为在大学生中开展体验式、情景式、感悟式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能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感染性和实效性。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时代特征,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变说教为感召、变灌输为渗透、变封闭为开放、变单向为互动,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感染、道德上受到激励、心理上得到认同、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最终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二、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第一,红色文化进课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把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元素植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些高校以博物馆、校史馆等物质载体,发挥知名专家学者的作用,大力传播红色文化。同时结合具有红色文化意义的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围绕国庆、建军、长征、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学习活动。第三,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拓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阵地。一些高校建成了红色网站,设立了“红色论坛”“在线交流”等互动板块,运用新媒体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较好地增强了教育的主体性、体验性、互动性,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对高校所在城市、对校本红色资源的挖掘不够、利用不够,很多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仅仅从历史事实出发,对于红色文化在当下的教育意义、实践意义解读较少。第二,学生主体性不强,简单依靠党政管理力量从上至下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容易压抑大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学生被动参与,作为受教育者的潜能、求知欲、积极性得不到较好调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第三,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契合度不够。长期以来,红色文化教育过于“完美化”“模式化”,与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够契合,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所思所想所惑指导帮助不足,使部分大学生觉得“高大上”,遥不可及,或者难以亲近,甚至敬而远之。正如毛泽东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1]。”第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够,不少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重布置、轻落实,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工作创新,使得工作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有时简单化,一些学习活动比较枯燥,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和宣传,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建构

构建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首先要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时空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年龄上看,当代大学生作为生力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历史使命,红色文化教育将为大学生完成历史使命注入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将引领大学生为实现伟大战略目标而奋力拼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从学校时空条件看,要充分分析大学生独有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以及每个年级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要充分分析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将红色文化元素渗入到他们的“微时空”,才能取得教育实效。其次,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牢记革命先辈的初心,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于使他们形成革命先辈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奋斗精神,在于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力驱动机制

内在动力提升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内力驱动机制,要着眼认同的提高、行为的养成、最终到自育的开展,从思想上、心理上、价值层面让大学生科学系统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接受灵魂洗礼、精神激励和道德震撼,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一,构建传播机制,促进思想认同。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内在的传播机制具有要求提高认同的特点。红色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灌输,而是要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就要求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机制可借鉴传播学中“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和“使用与满足”三个理论。“议程设置”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针对某个事件,在某个时段内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报道,从而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普遍关注。运用这一理论,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场所、课外文化活动场所、生活场所的宣传作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现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学生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强化对学生的影响。“意见领袖” 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起到信息源作用,能够有效传递信息并对其他人形成影响的“活跃分子”。运用“意见领袖”理论,一方面可选树优秀学生典型,用身边的故事影响和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领袖率先投入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广大的学生群体积极参与。“使用与满足” 是指对媒介接触过程中受众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情况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受众有哪些动机,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等。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吸收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抑或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因此,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要,设计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并与学生发展诉求相契合,学生从中能够受益,自然会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构建实践机制,促进行为养成。红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而是由思想到行为的养成意识提升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得以提升,才能带来行为的蜕变。要从心理、观念、思想三个方面着手,大力开展养成实践,使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逐渐养成并显现在日常学习、生活等行为中。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形式多样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敢于质疑,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把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形成具体目标和任务,分解到每个学院、每个年级、每个类别的学生,挖掘校本红色资源,如利用校史校训中的红色元素、依托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开展教育活动,丰富红色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形式。要充分利用高校周边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合作共建,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实习实践,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统一起来,从思想上和感情上真正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第三,构建自育机制,促进自我发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达到大学生的自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在理想信念上实现自我觉醒,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自觉贡献青春智慧。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打造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的“超市”,让学生在“超市”中自主选择实践活动项目、吸收营养,同时自己评选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对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另外,要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与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习科创活动紧密结合,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项目”,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学生思想自觉、人格自塑、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成长自发。

(二)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外力引导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3]。”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精神状态不够振奋,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对党的理论、党的历史认识不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重视学生的“内生力驱动”因素,也要构架外力引导机制,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制度保障和良好成长环境。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外力引导机制主要指组织领导机制、协同运行机制、保障和评估机制等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组织领导机制,做到集中统一,责任明确。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因此,其组织领导机制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高度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也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机构。科学高效的红色文化教育领导机制,应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宣传、组织、学工、团委、教务、后勤等职能部门参与,由宣传部门或者学生工作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分工负责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学校党委或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红色文化教育方案的制定、导向的把握,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第二,构建协同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做到日常教育、党团活动、红色实践、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既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制度、景观建筑等物质类资源,也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非物质类资源。高校对红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才能找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可发展为实践教育基地,非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可进课堂、进书本。高校还要在此基础上,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的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既要细化职能部门分工,又要注重加强工作流程上的无缝衔接,实现红色文化教育部门的协同、课堂内外的协同、网上网下的协同,建立起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形成红色文化教育的强大合力。

第三,构建健全的保障机制,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完善健全的保障机制包括环境、物质、制度三个方面。环境保障指的是红色文化教育氛围的营造,高校应该自上而下,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管理、后勤服务的方方面面,使红色文化植根于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物质保障指的是高校要加强场所、设备等方面的保障,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年度预算,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使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得到有效保障。制度保障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涉及的领导体制、人员配备、管理规定、计划方案、检查考核、激励奖惩等制度性安排,使高校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

第四,构建科学的评估机制,促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构建评价机制,主要目的是反馈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以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方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评估,主要包括对工作机制的评估和学生受教育效果评估两个方面。工作机制的评估主要是对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日常管理、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价目标是否明确,组织领导是否健全、任务是否落实到位、队伍能力水平是否胜任、保障是否有力等。大学生受教育效果评估,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精神面貌等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受教育前后的情况变化。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日常定期或不定期的随机抽样调查比重,促使管理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评估完成后,学校党委或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应及时召开会议,通报反馈评估情况,讨论评估结果如何运用,研究制定整改计划,促进学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进步。

: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8.

[3]陈淑丽,何会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系统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2):22-24.

猜你喜欢
红色机制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红色是什么
思想与“剑”
红色在哪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追忆红色浪漫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