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2018-03-07 12:13,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腹腔

,

1.泰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泰州 225300;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肿瘤科,上海 200032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且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多以腹部不适、大便隐血等为主要表现,易被忽视,当就诊时疾病已属进展期,故患者康复及预后均不佳,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目前手术为治疗该疾病最佳选择。传统手术具有较大创伤性,且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康复; 而腹腔镜手术能够根据自身优势弥补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有利于减少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缩短治疗时间等[2-3]。为此,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将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肿瘤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 年龄42~79岁,平均(58.01±3.27)岁; 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7±0.48)年。疾病类型:升结肠癌6例,降结肠癌5例,横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癌1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 年龄41~80岁,平均(58.04±3.22)岁; 病程2个月~5年,平均(2.13±0.49)年。疾病类型:升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横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癌14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患者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经病理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 (2)预计生存期≥3个月; (3)肿瘤未侵犯其他组织器官; (4)近期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放化疗或影响免疫功能药物治疗; (5)意识清楚且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肺损伤及感染; (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禁忌证; (3)合并其他脏器恶性肿瘤; (4)伴急性肠梗阻。

1.3 方法

对照组于全麻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前积极做好胃肠道准备,手术过程中首先行常规切口开腹,并在距肠系膜血管根部2 cm部位进行血管横断,明确肿瘤后将其切除,吻合直肠及乙状结肠后行淋巴清扫,最后清洗腹腔并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协助患者取截石位或仰卧位,使其左下腹部暴露在外,于脐部使用四孔法插入腹腔镜,建立CO2气腹,并将气腹压维持在10~15 mmHg(1 mmHg=0.133 kPa)范围内,于右下腹外缘做一切口,同时在腹直肌与左腹部5 mm部位做辅助操作孔,在观察口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采用超声刀切开腹主动脉前侧腹膜,并沿腹主动脉至十二指肠分离,对周围组织上的脂肪、淋巴进行有效分离,通过结扎根部隔离各处血管,对结直肠游离后清扫淋巴结,同时切除肿瘤,逐一关闭小切口,冲洗腹腔并留置引流管,最后关闭腹腔。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与CD4+/CD8+,比较其免疫功能变化情况。(2)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肠梗阻、肺部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由直肠黏膜细胞发生恶变而引起,其具有较高发病率及病死率,加之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不足、治疗不及时等,均可使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危害,故积极做好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工作有着重要意义[4]。目前手术为治疗该疾病患者主要方式,可使患者各症状明显好转,并较好地改善预后。在临床治疗中,由于解剖关系及位置因素,大部分开腹手术无法彻底治疗结直肠癌,且该术式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极易对患者预后恢复形成一定阻碍。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临床疗效显著[5]。

表1 两组免疫功能对比(x—±s)Tab.1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1)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Tab.2 Comparison of com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细胞免疫在机体术后抗肿瘤中可发挥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能够较好地反映免疫调节能力,CD3+为成熟T细胞的主要标志,同时成熟T淋巴细胞包括CD4+及CD8+细胞。CD3+细胞数量能够反映机体总细胞免疫状态,CD4+可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形成一定辅助作用,CD8+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应答,CD4+/CD8+比值代表机体免疫平衡,当比值降低时,常表示疾病严重或预后不良[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较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表明腹腔镜手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较小,临床应用安全且可靠。通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本研究所采用的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视野广。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可通过腹腔镜清晰观察到腹腔内组织与病灶情况。(2)创伤小。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帮助其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等,进而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3)操作精细且轻柔。腹腔镜手术操作较为精细,能够有效减少对腹腔内部脏器的干扰。(4)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可进一步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并对机体免疫功能形成一定保护作用,更利于患者机体各功能恢复及预后改善[7]。无论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系统保护还是促进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均有一定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8]。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