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
摘 要:舞台美术设计是舞台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舞台美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文化表演是舞台表演艺术者一直探索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对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的意境与氛围创造,在节目中的技术延伸与审美实践等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舞美
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戏剧教育家曹禺曾经说过“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舞台艺术的发展”,由此可见舞台美术对于舞台至关重要。舞美设计就是根据表演的内容和演出的具体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特定的演出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的一种艺术。因此,可以说,我们群众文化舞台的美术设计就是一门以视觉为主的,综合灯光、舞台布景、化妆造型、服装、道具等有机组成部分的舞台艺术。
一、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的定义
舞台的美术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属于二度创造艺术。它是在剧本文学创作及导演总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以其特有的形象语言来表达剧作的内涵。所以,舞台美术创作源于生活,但又必须以剧中人物、事件和规定情景为依据,并须与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协调,其在演出中起到丰富、补充和加强人物形象塑造,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
舞台美术主要有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人物造型是舞台美术中最早使用的部分。舞台演出中只要有演员出现,就会有人物造型问题。演员的化妆是为了模仿、再现、美化或装扮剧中角色(人、鬼、神以及动物等)。比如古希腊演员戴面具演戏,古希腊悲剧演出多用朴素、庄严的程式化服装,这些一直沿用至今数百年没有改变;而古希腊喜剧则采用更为夸张和怪诞的面具与服装,服装主要用于塑造人物,由简单装扮发展为技术复杂、方法多样的人物造型专业。又比如我国古典戏曲,最初是通过演员台词、唱词、诗句或动作说明剧中地点等,但慢慢发展,开始利用演员服饰的改变来表明环境的变化和氛围的改变。景物造型则是围绕人物塑造这一中心进行的道具布景。比如在写实剧的演出中,舞台美术必须组织和限定表演空间,供演员上下场,安排景物和道具,使之符合剧中人物动作的需要,为演员提供符合生活逻辑的支点,如门、窗、阳台、桌椅、山坡、树墩等。除常用的写实手法外,其他如国外的阿庇亚的“节奏空间”,由多平面、多角度的平台、台阶组成,不同场景,利用抽象的空间组合创造诗意的境界,还有梅耶荷德的构成主义布景,以平台、台阶、斜坡、扶梯和走道等组成构架式空间,从而使演员的技巧性动作更充分地展开。还有如中国剧团在《娜拉》《雷雨》《龙须沟》等演出中对不同场景的处理,这些场景的布置其目的都是以具体环境烘托和刻画人物形象。
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认为,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就是在一个适宜大众观看的三维立体的空间里展现艺术的一种形式,是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视觉艺术手法服务于舞台表演的综合性设计,其对于剧本的再现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成功的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就是在条件相对简陋,环境相对有限的三维空间里刻画人物形象、创造舞台氛围、揭示剧情内涵和人物内心世界,以此展现无限艺术的生命力。
二、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的意境与氛围创造
舞台美术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营造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就像阿庇亚说的“不要创造森林的幻觉,而要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的人的幻觉”。群众文化舞台的条件一般比专业舞台要差,但是舞美设计并不能因为外在的条件简陋就可以省略。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演出内容、导演构思,为表演者创造特定的环境,为演出提供更好的表现力,从而展现出舞台美术设计的独特个性与别样风味。
多年来,我们在群众文化舞台上通过舞台美术设计,反映演出的主题,利用演员行动的环境、声和光创造出“正确的气氛”,表现舞台生活的节奏。比如2013年的江西省少儿艺术节,景德镇市群众艺术馆为展现瓷都特色,特打造了一个复古舞蹈节目《瓷娃》,其表演对象是一群身着古装的娃儿,拿着拨浪鼓、鞭炮等玩具从四个大碗里出來跳舞,导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现瓷都特色及童真、童的场景。这就要舞台美术工作者结合舞台的大小、表演者的身高来设计舞台道具的大小。这个舞蹈节目的舞美设计,背景和侧沿幕都使用了白色,舞台后区及左右侧幕内不断喷出丝丝缕缕,时断时续,如岚似雾的烟雾,在各种光色的交织照射下,奇异而变幻无穷地呈现出景德镇陶瓷的空朦感和神秘感。其中,舞台上滚动的“瓷碗”,它的平面的全部边线都借用了青花的线条,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的重要特征。这个节目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其舞美设计也启示我们,所有的舞台美术都要为节目的需求来设计制作,并要能充分反映舞台的气氛和节奏。
通过多年来的舞台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舞台美术已成为舞台演出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创造力量,尽管群众文化舞台受到舞台物质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像正规的大剧院一样能够充分运用民族化的地域特征,强烈的、鲜明的色彩对比,夸张的线条,象征性的、写意性的艺术手法,创造性地制造舞台美术演出空间,达到神似真境而升华神韵的艺术效果,再现艺术的空灵、运化、万物在虚空中流动的空间意识,使时空合一,形成连贯而又流畅的戏剧节奏。但是也可以通过“虚拟性”的自由舞台空间,“程式性”的场面布局和切末的运用,形成装饰的外观、写意的神韵、民俗画的形式、文人画意蕴的表现魅力。因此可以说,与正规剧院的舞美在虚与实的艺术表现,在虚实相生、以虚拟实、因虚得实的种种表现手段和处理方法上,群众文化舞台与正规剧院的大舞美是一致的。
三、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在节目中的技术延伸与审美的实践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舞台因地制宜,有诸多的限制条件。有些露天舞台视野开阔,不存在此类问题。而对于文娱中心、学校礼堂及大会堂这类舞台,我们通常用仿似镜框的舞台,把演出场所(舞台)和观众席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区域,舞台大幕关上就可满足换景的需求。在活动室或文化中心剧场还经常有三边都有观众的舞台,这种舞台的优点是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产生更“写实”的感觉,缺点是换景需要在观众前进行,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破坏节目的表现力,但是经过精心处理,换景也可成为表演的一部分;还有一种是圆形舞台及四边舞台,这样的舞台一般都搭建在室内的球场,周边都有观众,优点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近,但是布景对舞美设计人员是一个考验,因为只能利用空间而非背景,所以一般都是用道具及现场参照物去象征场景的空间。endprint
最难的是流动舞台。这是笔者所在市群众文化馆为新农村发展量身打造的专为农村留守人员展演的一种舞台,这种舞台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有舞蹈、小品、快板、流行歌曲、戏曲等。每次下乡演出,舞台都要因地制宜地搭建,这样的舞台非常简便,也非常受群众欢迎,往往是一套音响、一个主题会标、一块红地毯,就是演出的全部了。为了更好地让群众享受节目带来的快乐,我们会抓住主题精心设计制作会标,将之设计成轻便利于携带的,搭建舞台时特别关注舞台朝向,确保演员脸上有光,老百姓又看的不刺眼。如果是晚上演出,我们就要充分观察舞台的三维空间,计算好舞台的宽、高、深,明确灯具的安装位置,精心设计灯光,利用灯光来表现演出效果。如果场地条件极差,舞台上一无所有,基本上找不到可以借助的灯位时,我们就需要自己制作流动灯架,这样的灯光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仅可以作为舞台照明,也可以渲染舞台效果。
多年来,在群众文化舞台上,我们通过舞美设计为表演者提供了富有充分表现力的动作支点和动作道具的舞台,为观众提供富有想象空间的舞台。为了能启动表演传情达意,进而推动表演传情达意的深入,在舞台设计上结合时代发展,力争呈现更多的创新元素。2005年以后,笔者所在的团队就以喷绘方式和LED灯屏幕来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手绘会标,用电脑设计代替了画笔和颜料,并结合演出内容,运用灯光、服装、背景、舞台道具的色彩等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手段,更好地呈现节目内涵,烘托艺术效果,彰显舞台魅力。比如在2014年,笔者所在的艺术馆创作、编排的舞蹈《瓷灯熠熠》参加全国的第16届“群星奖”广场舞大赛。该节目的表现形式是瓷灯在一条瓷龙中穿梭,由24个身着青花瓷服装的靓丽女演员提着24盏瓷灯舞出精美的画面,呈现出“瓷灯闪闪,瓷花飞扬,瓷韵悠悠,瓷乐欢唱”的场景,以此来赞美勤劳智慧的陶瓷工匠,展示千年瓷都精湛的陶瓷技艺,描绘中国梦的美好前景。舞美设计与时俱进,综合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数字技术和审美意境,通过电子技术和灯光的配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把观众带到一个如诗如幻的江南小城,让观众真真正正地体会了一回江南韵味。不仅如此,该剧还以青花色调为主,所有的服装、道具都精心描绘有陶瓷图案,以彰显瓷都特色。其中,设计者将瓷龙道具做成20段,其中瓷龙身体18段,每段1米5长,瓷身每段都以特制的青花“瓷”盘做龙鳞,这样的道具舞动起来,首尾相连,活生生就是一条“活着”的瓷龙。24盏瓷灯也用青花图案装饰,且每个都装了遥控灯光,游动起来完全呈现出瓷灯闪闪、瓷花飞扬的效果,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正是舞蹈、舞美设计独具匠心的构思,将舞蹈作品和舞美技术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融汇于一体,产生了令人惊叹和难以忘怀的观看感受。
四、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的拓展思考
尽管笔者所在市的群众文化舞台美术设计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舞美设计人员解决有限的舞台空间与无限的幻觉之间矛盾的能力还不足,运用假透视来加强深远感,用极度写实的绘画手段强化把舞台当成画面来处理的空间意识还不足,还不能做到让观众丢掉剧场意识,产生舞台就是生活中真实环境地点的观感,因此,舞美设计人员必须要提升舞台空间掌控能力和处理能力。
首先,强化舞台空间处理能力。针对不同的舞台,仔细分析各种舞台不同位置观众的视角,在舞台美术设计创作时借助于模型来立体地进行构思;要善于运用布景营造舞台美术意境,尤其是要学习借鉴景德镇陶瓷美术中写意的风格形式,不在于描绘景物的繁与杂,关键是把舞蹈中的精神和舞美设计亮点表现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要强化舞美设计的水平。当前,舞美设计从传统的简单布景发展到现代的舞美创意,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欣赏要求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舞美设计必须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我们的舞台变得更加优美。为此,舞美设计人员就必须既能完全地领会导演的意图,又能把音乐、舞蹈等艺术融会贯通,以美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力争做到舞美设计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舞美恰到好处地服务于舞蹈作品,有效提高舞蹈表现力、强化舞蹈艺术价值,使舞蹈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强化演出效果。
再次,提高运用现代光媒的能力。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舞台的美术设计与体现将会更加自动化,舞台空间也将会更加多维化和立体化。舞美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应用电脑灯光,将多样化、光色变化的无限自由和造型的丰富多样等与丰富的舞台表现力结合起来,营造出不同风格,以此冲击观众视线,激发观众共鸣。
最后,提升观众的共享空间意识与心理交流气氛的能力。在一些戏剧性的演出曲目中,舞美设计人员要汲取古代戏曲的优秀表现形式,积极地拓展戏剧的空间意识,把注意力从单纯着眼于舞台(演区)转移到设计整体共享空间,支配和挑选演出环境,重新设计观众和演员的关系,通过处理观众视线,部署好演员的高低场口和观众的出进口,甚至还可以在某些戏中让观众直接加入进来,以此创造更热烈的现场氛围,增进观众与演员的心理交流,更大地体现戏剧的艺术魅力。
舞美是为舞台服务的,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相信在未来更开阔的艺术创造空间里,在群众文化舞台上,我们的舞台美术创造将会更加绚丽和夺目,将会带给更多的观众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孙力.提高舞台表现力的方法[J].剧作家,2014(6).
[2]张坤玉.漫谈戏曲舞台设计[J].东方艺术,2013(2).
[3]韩天行.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思路和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4]文化舞臺美术设计的基本方法[J].戏剧家,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