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华
19岁的巴赫来到阿恩施塔特,他除了担任教堂音乐工作外,还任一个人文中学的教师。由于该校一直没有合唱队,于是他从头做起,没想到,很快就见成效,他甚至都没怎么教学,学生就能进行合唱了。因此,巴赫不仅很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还得到上级的赞誉。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可以到教堂唱诗啦!”上级领导也庆幸“任用了如此优秀的管风琴师”。
然好景不长,一年后,该班以调皮的盖耶斯巴赫为首的6位学生密谋在巴赫晚上回家的路上揍他一顿。因为,巴赫在课堂上把盖耶斯巴赫说成是“吹大管的刺毛”,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所以他们要用武力逼迫巴赫向他道歉。不巧,巴赫那天晚上身上佩戴着剑,当几个学生拦住他的去路,正准备以棍棒相加时,巴赫突然抽出剑,学生们吓得四处逃窜,巴赫这才避免了被揍一顿的苦痛。事后巴赫向上级告发了此事,得到的结果却只是为首的学生被警告:不要危及今后的发展。同时巴赫也得到警告:让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并立即以缓和的形式继续进行。巴赫接受不了,最终离开了此地。
这个故事是我改编自1999年德国艾达姆的《巴赫传》中提到的档案内容。这与现在满身是溢美之词的巴赫形象反差太大。艾达姆在书中极力把巴赫的行为赞为“追求音乐”的表现,言外之意,巴赫是出于音乐专业考量,错的是巴赫周围的人都是无知之徒。但正如伯恩斯坦所言:“巴赫是人,不是上帝!”常言道:是人就不可能绝对完美。巴赫曾培养了46名管风琴师,可见其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这故事告诉我们:名师不代表什么都有名。
我认为这故事正好暴露了巴赫身上的缺陷。奥芬巴赫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他没给出进一步的解释。笔者的解释如下:巴赫儿时在老家是个爱逃学的学生,尽管后来重复读了一次初中也未能毕业,便去就业了。如果说他没能去读大学或许有缺钱的客观原因,但他儿时随父亲读小学时的逃学可不能还说是缺钱吧?他之所以连初中都没毕业,不是他笨,而是他把时间都用在音乐上了。巴赫出生于音乐“手艺人”家庭出现这行为也可以理解。但这用现在的话来说他肯定是“偏科”了。正因为他的一般人文素养缺失,所以,他后来每到一处工作不长时间便会发生人际紧张,导致他终身坎坷不断。正如这次师生冲突,特里评价他是“不懂得控制他的学生”。确实,稍微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当发现学生有严重的抵触情绪,会找他们过来谈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点,化解一下矛盾即可。但巴赫或许不愿把他的时间耗在这个地方(艾达姆说:“巴赫没有时间也不需要和自己的同班同学结成较深的友情。”)如此,何况这些都是自己的学生呢,或他根本就没有这样沟通能力,因为后来他的人生事实证明,他与其他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大多也不顺畅。其实,即使发生了师生冲突也不至于非要闹到动用法律解决的地步。这种丑事一般教师隐瞒还来不及呢,他还专门闹到上司那里。施威策评价他缺乏“领导组织能力”还只是一方面。其实他还不懂最起码的人情事理,跟自己的学生有必要这么较劲吗?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作为孤儿的巴赫出现这些也是难免的。但这也告诫我们今天那些“偏科”的琴童:学琴难,学做人其实也不易。巴赫在音乐上确实是成功的,但他的人生不能说全是成功的。因此,我们琴童要想为自己的将来谋求幸福生活,不能只顾弹琴而忽视其他基本素养。
其实,巴赫这“偏科”也给他的职业升迁带来很多阻碍。艾达姆总是批判那个时代一些人对巴赫不公,可他就没想想,即使今天这社会,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你讓别人怎么去更高看你一眼啊!如果每个人都长着上帝之眼,那巴赫不也就很平凡了吗?正因这“偏科”,巴赫晚年跟人争执音乐问题,因自己不会写文章还不得不请别人代笔,或许巴赫本人也早就意识到他自身存在的缺陷。所以,他让他两个大儿子都去莱比锡大学读法律专业(因为那时也没有音乐学院),尽管他们都不适合走法律道路。
尤其值得批判的是,巴赫不该对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斯皮塔、特里说他“脾气暴躁”算是轻的了,其实这是缺乏师德的表现。事实上,学生们开始学得很开心,但巴赫后来一定以优秀合唱团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以致学生吃不消,便起来捣蛋。在巴赫看来他是尽了专业的责任,但他就没想想,你自己当初为了学音乐,放弃了其他科目,这些调皮的学生至少还没逃学吧?你自己“偏科”却不容许这些普通中学生对音乐稍不专业,是何道理?事实上,这些学生只是把音乐当成娱乐,并不想搞这专业。今天,这种把音乐专业标准强压在一些普通琴童身上的普遍做法,其实与巴赫的推己及人做法如出一辙,都是忽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不能“以学生为本”教学所致。显然,我们再不能仅以走音乐专业道路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一些以提高素养为目的的琴童。同时也提醒我们家长,在为孩子找音乐老师时,要根据学习目的去找匹配的教师,而不能仅盯着所谓的“名师”。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