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院为家,编织钢琴人生

2018-03-06 16:41宋瑛芮
琴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音乐

宋瑛芮

林晔 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音乐家庭,7岁起随祖母张品铮女士学习钢琴。11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两年后升入附中,先后师从钟慧、吴元教授。后师从钢琴系主任杨峻教授,并成为杨峻教授第一个获奖学生,跟随杨峻教授直至本科毕业。1991年,作为专业成绩优异学生,免试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钢琴演奏专业,1995年毕业留校钢琴系任教。2003年,赴英国留学,2005年,获得英国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校硕士学位。

回国后,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工作,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并赴大连、太原、厦门、杭州等地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及钢琴协奏曲音乐会,均获得巨大成功。同时,担任“希望杯”全国钢琴比赛和“三益杯”全国钢琴比赛评委,并到石家庄、济南、成都、福建、太原、海口和东北等地讲学。2008年开始担任钢琴系钢琴共同课教研室主任。

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她也尽可能多地活跃在演奏舞台上,举行独奏、双钢琴音樂会。她的演奏自然、严谨、充满热情并极富内涵,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

曾荣获全国“珠江奖”专业钢琴邀请赛青年组第一名,全国专业钢琴协奏曲比赛优秀奖。多次与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泰国曼谷交响乐团以及丹麦皇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多次为中央电视台音乐桥节目、中央音乐学院环球音像出版社、中国音像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中国钢琴作品与肖邦钢琴作品CD、VCD及节目录像等。

对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师林晔来说,这所校园不仅是一座艺术殿堂,也是带给她童年回忆的乐园和少年追梦时的乐土。从懵懂少年到不惑之年,她选择回到母校,成为校园中的园丁,承袭了父亲曾经的工作。用她的话来说,她把对这里一草一木的爱,都化作了对事业和工作的每一份认真和热忱,因为她把中央音乐学院早已当成了自己的家。

林晔是典型的“院二代”。因为这个特别的背景,她承认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特别是在学习艺术这条道路上,她从未走过弯路。由于从小浸染在这个音乐圈子里,在那个文化闭塞的年代,她的音乐生活却充满了多于普通家庭的欢乐和色彩,并且当年在院里一起长大的伙伴如今都成了同事。所以说,林晔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感情更像是离不开、舍不得的家。

父亲的教育是一生的财富

林晔的性格开朗,言谈中透露出北京人那种大气和豪爽。她是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院里长起来的,这里留下了太多成长的回忆。她7岁开始学习钢琴,由父亲林叔平、奶奶张品铮启蒙。“最初是我哥哥先学钢琴,看着他弹琴我也跟着一起弹。有意思的是我父亲是搞音乐的,母亲是数学老师,一文一理。我们兄妹也是一文一理。我哥哥比较随我妈,理科好。我就随我父亲,对文科和钢琴特别喜欢。后来就我正式学习钢琴,而我哥哥不再学了。到现在他对音乐也没有很大的兴趣。”林晔笑着说。

父亲的教育对林晔的影响很大。林晔出生时,父亲已经46岁了。对于女儿,也许他早就想好了如何教育。用林晔的话说,他将对女儿的爱,化作一种润物般的教育引导着她,给她的教育也是她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父亲是一位热爱音乐的人,当林晔坐在钢琴前那一刻,父亲总是给她讲很多音乐背后的知识和故事,让她对音乐世界特别神往,总想去挖掘和探求音乐世界的美,所以从小练琴并非是机械地苦练。她的同班同学,例如盛原、黄亚蒙、由熹等还会被父亲邀请到家里,经常一起听音乐、聊音乐,顺便改善伙食,这也成为他们同学之间流传的一段佳话。的确,在采访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老师时,多位受访者都提到了林叔平老师,尤其对在他家里组织学生们音乐赏析永远是记忆犹新。这所“家庭课堂”不仅传授知识,还让当时少小离家的学生们感受到了异乡的温情。正是因为那段经历,林晔也特别感怀当时钢琴系师生之间的感情,他们相处得就像是一家人。乃至时过境迁的现在,有些往事回忆起来都带着甜与怀念。

一句话迈入附中校门

后来,林晔跟随钟慧老师学钢琴。“钟老师教学的严格是出了名的。我在钟老师那上课是几乎听不到表扬,偶尔一次课没挨什么批评就说明弹得还可以。我学琴的时候还不兴给学费。每个月父亲拿10块钱给老师买一些东西给送过去,就当是学费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钟老师住在学院里的筒3楼,黑乎乎的过道总是看不清路。别看钟老师对学生严格,但她的心里装着学生,尽职尽责。在我考学录取前,钟老师替我说了一句话,让我顺利迈入了附小的大门。1983年,我考附小,那届一共考进了7个孩子,我排在第四,属于中间。一位老师问钟老师说‘林晔手软,如果你还教就招进来,如果你不教,就让她以后再考。钟老师果断地回答‘教。所以这一年我就顺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5年级。”那时候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大部分是学院子弟,考试的竞争相当激烈。虽然都是子弟,但依然有考不上的情况。因此,林晔很感谢钟老师,不单单是她的那句话,还有她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林晔打下了很好的钢琴基础。林晔小时候属于比较爱玩的孩子,但积极的监管是专业成绩的重要保障。于是,在钟老师的严格管教下,在附中上学的几年,林晔专业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特别是每次考试前,钟老师一定会每天抽空给林晔上课,不厌其烦地监督她每天练琴。但随着进入青春期后,当孩子的思想变得活跃,就不能完全靠老师和家长的监管。

初三那年,林晔成了吴元老师的学生。这一年,林晔形容自己是“放养”的一年。她说:“吴老师跟钟老师的教学风格大相径庭,她极其和蔼,从不批评学生,无论回课好坏,总是给学生留面子,不说重话。”宽松的教学环境,让林晔有了自由的空间,而吴老师科学的“鼓励式教学”使生性散漫的林晔疏于刻苦练琴,她迎来了自己入校后第一次失败的期末考试。

一年之后,林晔参加了1985年“星海杯”钢琴比赛。在比赛中,林晔偶遇到了她人生中一位重要的老师—刚刚从海外留学回国的杨峻老师。初次与杨老师交谈给小林晔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她说道:“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不认识杨老师。他走过来,一头卷发,特别显眼,态度很平和,轻轻俯身问我是否愿意跟他学。这个突如其来的邂逅,让我不知所措,回到家里就立刻告诉了父亲。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杨峻老师。那时他很年轻,一身洋派,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男神级的老师,能成为他的学生是很多学生的梦想。父亲在了解杨老师的教学后,决定让我试试,这一学就是10年。”

杨老师是典型的艺术家型的教授。在林晔看来,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帅。刚开始跟杨老师学,林晔并不太适应,因为他很少教基本功,但他总是对音乐、对声音提出要求。这种上课方式让林晔总觉得他没怎么讲课,只是在每堂课上讲那些让人似懂非懂的话,说不清道不明,但林晔能感受到,应该怎么去练。当时,林晔弹琴手腕比较紧,不会放松。回家后,林晔就按照杨老师上课时的感觉,让自己的手腕放松,尽量能弹出杨老师所描述的那种声音。杨老师这种对声音近乎完美的要求迫使林晔在琴房里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曲子,终于在1989年的“珠江奖”全国专业钢琴比赛中获得青年组的第一名。

杨峻老师的人生指引

林晔说,跟杨老师上课最大的收获就是:永远要把音乐放在第一位。“跟杨老师学琴时,我已经步入青春期,对一切事物都很懵懂。在课上,杨老师开始给我讲述音乐的内涵、风格甚至是性格。起初我觉得他说得太深奥,摸不清门道,甚至有些抵触。但杨老师很有方法,他不会就音乐论音乐,而是从很多生活中的事例中给我引出来他想要我知道的一些道理,让我慢慢理解我演奏的音乐真正的样子。后来我也明白了,他虽然不讲技术,但其实他对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有了技术保证才能让音乐更好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林晔慢慢地转变了对钢琴的看法,从那时候,林晔才开始发现自己是喜欢弹钢琴的,是享受音乐的。现在回头看来,这个转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她在钢琴领域学了这么多年,也教了这么多年,深知这种改变是太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林晔认为,杨老师之所以被称为钢琴教育大家,是因为他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在钢琴上,而是在艺术上,甚至做人上他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会对学生的穿着、礼貌、语言、接人待物等细节都有所指导,从生活、做事、做人等方面来塑造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样子。纵然杨峻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弟子们每每回忆与杨老师的往事时,总像是在诉说昨天的故事。

有一次,林晔参加艺术实践,在校外公益演出,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在演奏中出现了错误,随即就做了一个搞怪的表情。演出结束后,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她在舞台上的举动,告诉她,即便台下坐的是一群农民,演奏错了也不能搞怪,保持良好的演奏形象是一个专业音乐人的基本素质。而类似的事情,在同班同学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当初大家都觉得杨老师是小题大做,而现在回看这恰恰是他的用心之处。杨老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让林晔和很多同学懂得了音乐家应该有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而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就是从细微之处显示出来的。

离家与回家

1995年,林晔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她继承父业,成为钢琴共同课教研室里一位初出茅庐的老师。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让她感到做教师的压力。到底怎样教钢琴共同课,其实林晔心中也没有太多的底,但她记住了杨老师的一句话:一定是从自己会的开始教。

从年龄来说,那些学生没比林晔小多少;从专业程度来说,共同课教授的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林晔刚分配到教研室时,是黄佩莹教授负责共同课教研室。为了让林晔尽快适应教学岗位,黄老师给她分配了最好的学生,这让她最初以为钢琴共同课学生的钢琴水平都很强。

经历的几年的教学工作,林晔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教学的岗位。相比于舞台,她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但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她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尤其在作品上,需要多长见识。于是,2003年,林晔带着很强的目的,前往英国留学。

钢琴共同课的必要性

在英国学习两年后,林晔依旧选择回到母校,继续任教。她说:“在专业的音乐院校,钢琴共同课和视唱练耳等课程一样是学校的音乐基础课,和钢琴演奏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不容易做出更多的成绩。由于这里的学生对钢琴学习的期待不一样,所以我在教不同专业的学生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林晔认为,钢琴演奏是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最重要的课程,在两三年内提高学生的识谱和音乐技能,是钢琴共同课必须承担的任务。比如,针对作曲的学生,大量不同时期的钢琴文献作品弹奏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分析音乐的结构、和声以及创作技术手法等,甚至是帮助他们解读一部近现代作品;学音乐学专業的学生,通过钢琴演奏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通过弹奏钢琴作品了解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如果是学习民乐的学生,则需要通过钢琴演奏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以及在和声方面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总之,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有目的性地学。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学钢琴不是为了演奏而学,而是要通过钢琴弹奏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钢琴了解音乐的立体、多声性,全方位地使学生了解音乐。

执教20多年的林晔已经担任钢琴共同课教研室主任。她坦言,自己的岗位是钢琴共同课,不能像对待钢琴专业学生那样去教学,但是钢琴共同课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在教学时着力挖掘钢琴共同课最大的教学价值。最近,钢琴共同课教研室把目标放在了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上。通过关注中国钢琴作品,让更多学生深入钢琴艺术,以此触类旁通,学习到其他知识。据林晔所知,很多专业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创作了不少钢琴作品,但能够公开演奏的机会不多。于是,这两年,林晔的钢琴共同课坚持关注推广中国钢琴作品,希望能在师生间推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效果很好。在演奏这些新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时,林晔发现,所谓作曲技法好的作品,演奏出来的效果不一定好,越是太技术化的作品,就越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同时,通过音乐会,老师也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业务,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从业余到专业过渡难

这些年,林晔也经常到地方参加一些钢琴赛事和活动。在一些机构组织的钢琴教师培训中她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提到了自己的隐忧。钢琴演奏对人的要求是全面的。业余到专业的转变,不单是技术的飞跃,更多的是内在的因素,要有很多基础理论和音乐之外的东西,甚至还包括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还有做人的原则。由此,她谈到,现在很多孩子最初对音乐是有好感的,但出于练琴太苦就没兴趣了,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启发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使孩子在刻苦练习中感受到音乐上的收获,一步步推动学生前进。“很多学生是在这个坎儿上放弃钢琴的,所以说这是钢琴老师的重要性。现在关于启蒙钢琴教学,大家都在主张兴趣为主,主张快乐教育,但是兴趣和刻苦永远是矛盾的,因此如何让孩子能够明白通过刻苦去达到成就兴趣才是一位优秀的钢琴老师的重要课题。但是,在地方上,很多钢琴老师的水平是有限的,从业余到专业过渡的这个阶段是很缺乏好老师的。也许大城市还相对好一些,在基层就是很大的问题。而恰恰从业余到专业还需要很多内容去填补。所以很多看似不应该由专业钢琴教师来做的工作,只能放在专业的部分了。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林晔说。

林晔的音乐故事很平坦,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因缘际会,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理所当然。然而,当可以选择舞台和鲜花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平淡无奇的讲台,用一份恬淡之心在钢琴教学岗位上一点点耕耘,而且乐在其中。她说:“我从来也没觉得一辈子就只会搞演奏,我发现我更愿意教学,在传授知识方面我更有兴趣,尤其是工作之后,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让学生有进步。我知道,打好音乐基础犹如种树的培土过程,有了丰富的土壤,苗才能长得快。”

寄语琴童

林晔虽然是从小进入专业院校学习,但是对于目前很多琴童很小就定向走钢琴专业之路,她有自己的看法。她分析,钢琴为什么那么多人学,就是因为是全思维的运动,能全面发挥人的机能,但走上钢琴专业之路则是另一回事。一开始训练不要太过专业,会使得孩子越练越没有意思。从小要引导孩子去听各种音乐,开拓他们的视野。“就像我父亲从小就给我听很多音乐,让我对音乐一直保持兴趣,使我受益一生。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一定要从小培养,不管将来干什么,有个爱唱爱跳的习惯绝对能让人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等长大再培养音乐爱好,就很难养成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央音乐学院这片音乐的乐土养育了林晔,给了她知识的滋养,给了她专业的素养,给了她爱岗敬业的品质,更给了她执教育人的机会,未来将使她为这乐土培养更多的人才,增添更耀眼的光彩。

猜你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音乐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走近音乐的世界》系列之三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告诉你 艺术让人学会感受幸福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