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um
目前,公有云服务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以降低成本的技术来实现业务敏捷性,作为运行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平台,公有云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在全球市场,Orange Business Services(电信运营商Orange旗下商业服务子公司)正凭借Flexible Engine架构与其它公有云提供商展开竞争,本文将针对该公司的公有云战略进行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速国际云战略的实施,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所采用的的Flexible Engine框架,是一个在华为技术平台上构建的管理式公有云基础架构。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跟随策略,因为此前T-Systems和西班牙电信已经与华为达成协议,以即用即付的方式(将资本支出成本转移给供应商并在一开始就给予服务提供商一个运营支出模型)打造各自的安全公有云。但是,Orange的战略有不同之处。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通过专门用于支持企业迁移到云端的最佳云选择来瞄准优质企业云。通过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专业服务集团TMF和奢侈品牌经销商LVMH成功将私有云服务扩展为公有云中的多重云管理。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表示Flexible Engine完善了它的多重云服务组合,该服务组合正在以Orange Cloud for Business的身份投放市场。随着云安全漏洞问题得到解决,公有云的使用量正在增加。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与华为合作,在7个AZ区域构建云中心,AZ区域指的是AWS在全球设立的26个可用区。在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全球38个数据中心中,有7个将专门用于基于华为OpenStack的全球管理式公有云服务。其中,有5个数据中心在欧洲、新加坡和美国运作,另外还有2个正在规划中,包括1个针对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数据中心。
在合作中,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提供数据中心资产和机架空间,华为则构建服务器/虚拟机/软件平台。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拥有密钥和API,并且运营、维护和管理企业服务。这与T-Systems和Telefonica之前与华为达成的协议是一样的,但Orange Cloud for Business在所有地区都有业务,而Open Telekom Cloud 和Unica只局限于德国和西班牙——尽管跨国公司客户在这些运营商的网络上拥有全球访问权。此外,Orange Business Services还提出了5个目标细分市场,包括自己的国际客户、新兴的中国跨国公司以及可能不愿意使用全球云服务的提供商、未得到充分服务的ISV,ISV例如银行应用方面的专业公司,它们不喜欢使用超大型CSP开发平台。
Ovum认为,上述做法标志着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战略的重大转变,因为该公司先前专注于私有云和混合云机会,利用其在集成、云编排和咨询方面的优势。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在云业务方面的早期成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其核心全球跨国公司客户对公有云采用大规模的“直接迁移”策略。这个策略让Orange Business Services直接面对全球超大型提供商,例如Azure、AWS、Google Cloud、IBM Bluemix,及其广泛的合作伙伴渠道。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已经开始意图将自己的私有云服务,甚至是超大型云以及管理服务包结合起来,针对日渐增多的多重云企业服务环境。这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放弃了私有云服务,相反,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正在为其最大的奢侈品牌分销客户管理着600台虚拟机,并在西班牙为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安装了一个新节点。所以,私有云仍然是其服务组合的重要部分。但事实是,典型的跨国公司正在使用两个公有云(AWS、Azure)以及两个私有云(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服务),而前者被纳入管理服务。同样重要的是,应用程序管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特别是SAP HANA到S4的升级、dBase升级、本地数字应用的DevOps以及数据分析,而云服务架构则是供它们利用的工具。
鉴于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以中国为重心的战略相当精明,但它需要与本土势力非常强大的阿里云展开竞争,同时还要应对Azure和AWS已经在中国开展了好几年业务的事实。IBM Bluemix最近也通过与商业地产公司大连万达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复制这些公司的成功,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应考虑建立一个小而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其中应包括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