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刚
莲都区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浙西山区。
浙江经济发达,莲都区却是浙江省内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浙江属于沿海地区,但莲都区不靠海。这里的优势在青山绿水,山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好。浙江提出要把丽水建设成为“后花园”,而莲都则决心要建设“花园中的花园”。
“花园”表达了一种美丽向往。城市和乡村都在山水之间,莲都建设美丽花园,必然遇到一个城乡发展问题。城市和乡村如何在大花园的建设中“各得其所”,花园建设怎样才能使城乡一体发展?这是他们这几年着力探索的主题。莲都区提出“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引进旅游,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记者来到这里看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如何“融合”。走了几天,到3个乡镇8个村庄采访,耳目一新。“农旅融合”形式上是把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其本质是农业传统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从生态文明角度促进农业发展的尝试。生态经济的支撑点在农村,莲都实践在多个方面富有启示意义。
以民宿为载体
村庄兴起的民宿旅游是农业和旅游的结合,也是农民参与“农旅融合”的现实选择。记者在莲都区走访了不同类型的8个乡村,无论是相对偏远的高山乡镇,还是旅游景点附近的村庄,民宿都是亮点,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风景。
民宿旅游是乡镇经济转型的自觉选择。大港头镇距离莲都区较远。民宿旅游现在成为这个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实,这里过去是木制品的重要基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港头镇的木制品产业不断发展起来,主要是餐桌、椅子等产品,最多的时候,小镇有178家生产厂家。到2015年,全镇还有154家木制品厂,但只有一家有自己的品牌。其他都是“前店后厂”式作坊,不少工厂就是一个简易棚子,“低小散”是这个产业的特点。简易厂房到处私拉电线,街道上煮木料的污水横流,木制品行业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2015年4月,大港头镇决心整治木制品行业。
整治之后,镇区经济如何发展?他们瞄准了旅游。短短两年时间,大港头镇10个村1.2万多人,发展起了120多家民宿旅馆,有2300多张床位。
河边村是距离镇所在地大港头很近的一个村。村党支部书记说,打工、种菜和民宿旅游是今天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600多户,1325口人,有300多户在搞民宿旅游和农家乐。去年国庆节过后,他搞了一个“调研”:搞民宿旅游的人家都有十多万元收入,最少1家有3万元。
大港头镇紧邻瓯江,附近有一处通济堰,与都江堰齐名。古堰周边的堰头等村庄,本来就有旅游资源。河边村原来不少人在江边开溪鱼馆,就是做鱼的饭店。木制品行业整治之后,大港头、河边等村庄更加主动地投身旅游。这两年,在“农旅融合”观念指导下,他们把溪鱼馆“拓展”为吃住都有的民宿旅游。
记者了解了一位姓王的老人。全家5口人,儿子儿媳都有工作,孙子孙女读大学。他们家从2015年开始搞民宿旅游。最开始是租房子,花了30多万元装修,搞成7个房间接待游客,一年收入就过十万元。2016年,他们又把自家房屋重新装修,整理出8个房间,开办民宿。现在,他自己估计,两处民宿每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老人这多半辈子做过小生意,卖过菜,开过澡堂,承包过荒山,他说:“现在收入最高,日子过得最好。”
民宿旅游也能帮农村找到发展新路。利山村是一个畲族村庄,原来只有200多口人,偏居在距离大港头镇十多里外的一条山沟里。2009年,村里还没有像样的道路。当时,莲都区出台政策,补贴旧村改造。利山村的房屋大都是传统的“泥木结构”,用泥巴和木头建筑的,属于危旧房改造之列。村里分3批对5000多平方米农民旧屋全部进行了改造。一个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畲族村庄在山沟里亮了出来。
基本面貌改变给村庄带来了新机遇。改造完成之后,村里引进上海一家公司搞农家乐,2015年搞起了民宿村,当年秋天开业。2016年,村民又积极参与办民宿旅游。一年多时间有13家民宿开起来。现在,利山村已经成为大港头镇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记者翻看了一位徐姓人家的民宿住宿登记表,从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来的游客居多,最远还有来自辽宁的。
峰源乡是莲都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全乡8个村庄包括51个自然村,散居在大山里。这几年,他们也努力追赶着“农旅结合”的脚步。夏庄村小上垟自然村只有70户人家、200多口人,这一两年就有20户搞民宿旅游。村里一位叶姓老人已经64岁了。他原来在丽水城里做生意,办过门窗厂,也做过木器。2013年回到村里来修建房屋开办农家乐,他是村里最早一批从事民宿旅游的人。老人感慨地说,民宿旅游给村里带来了很多变化。水泥路通了,道路绿化了,路灯更亮了,这都是看得见的。更重要的是,这两年农民的卫生意识提高很快,对外地来的人也更客气,懂得了一些礼貌。
民宿这种旅游形式,因为其形式灵活,规模不大,非常适合农民参与。同时,这种方式也深得城市里到乡下度假的人们喜爱。这几年,浙江民宿竟成气候,方兴未艾。莲都区不仅在政策层面提出了“农旅融合”,而且在实践中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让新型农民当主体
莲都区那些别具一格的民宿旅店外观保留着江南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内装修则处处体现出特别的文化内涵。
一默是一个民宿旅店的名字。主人是一位做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的畲族女子,姓雷。她因为喜欢陶艺,下乡来找到一块地方,后来干脆辞去教职,一心一意经营起民宿。她现在经营着上下3层的1栋小楼,几个房间别致而充满文化韵味。屋子里,老家具透着岁月沧桑;窗户外,瓯江缓缓流淌,与两岸树影勾勒出水墨江南。每个窗前都随意摆着一束束不同的鲜花,这都不是买来的,而是旅店服务员闲暇时到村外采摘的野花。花色不同,情调浓郁,价廉物美。
“我们开办民宿就是要通過经营,让乡村老百姓明白什么可以‘卖钱。”她认为,民宿所“卖”的除土特产和环境之外,其实是一种生活,一种建基于农耕文明而返璞归真的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