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东+代雪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长期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积极采取诸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定位、注重特色化发展等措施,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出生率;高等教育;转型;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7)06-0090-06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under the long-term trend of the declining birth 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dilemm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ecomes an inevitable choice. It is to actively take measures such as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reasonable positioning,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low birth rate; higher education; transition;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政策的转变,勾勒出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下国家人口政策的重大变化。我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预示中国进入了人口低出生率时代。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必会导致适龄教育人口的减少,我国高等教育适龄生源也必然会受到相应影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困境,本文拟就低出生率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国低出生率状况分析
(一)我国人口出生率状况
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数13.7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16年,我国人口变动经历了高速和低速增长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实施计划生育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从建国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模式。人口出现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建国初期,为恢复生产建设,在“人多力量大”的生育指导观念指导下,人口出现井喷式增长。到197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达到2.877%,人口增长量达到2 321万人,形成人口增长的第一高峰。
第二阶段是1982年实施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放缓且出生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982年,我国政府为严格控制人口,提出“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口号,人口出生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详见表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总和生育率在1990年是2.37,1991年下降到1.8,此后每年生育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到1999年下降到1.23,2000年进一步跌为1.22,2010年更是降到了1.18[1],属于超低生育率范围。至此,我国人口步入低速增长阶段。
(二)低人口出生率将成为长期发展趋势
人口出生率的波动可由总和生育率来解释,总和生育率又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倒U形的关系:总和生育率处于高水平的国家,GDP增长率较低;随着总和生育率的下降,GDP增长率上升,而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GDP增长率达到极值;伴随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总和生育率较低的国家,GDP增长率也较低[2]。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可知,我国20世纪中期以来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低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以及国家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基本完成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模式的转变。中国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1到1980年的2.24,10年间大幅下降了3.57,而从1980年的2.24到2015年的1.05,35年间也只下降了1.19。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人口就会以平均每30年减少1/4的速度下降,人口出生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处于低位[3]。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的总和生育率为0.71、上海为0.74[4],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根据年龄移算法,王世铎按照各个年龄组人口为基数以及一定的存活率,对我国未来20年的人口进行了预测[5],具体如表2。从表2人口出生变化情况来看,我国未来20年人口出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6年中国总和出生率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个小幅的上升,根据齐美东等人的研究[6],“全面二孩”的政策影響仅会在未来五年内对人口出生率起到拉动作用,表现为短期波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效应逐渐显现等原因,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将成为长期趋势。从长远来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会促进人口结构相对有所优化,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适龄人口减少和老年人群规模扩大的趋势。
二、低出生率背景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endprint
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各经济领域纷纷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以输送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更要积极适应国家经济变化形势,主动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在低出生率背景下,我国传统的追赶型、被动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面临着多重困境,只有在深入了解现实的情况下,才能“对症下药”,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开辟道路。
(一)教育规模扩张与适龄入学人口减少引发高校生源危机
根据出生人口情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最高峰在2008年,达到1.25亿人,此后一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0年约为8 400万人,比2008年的最高峰时减少约1/3[7]。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指出,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未来10年学龄人口规模将保持每年860万的平均降幅。小学、初中和高中学龄人口的下降势头将分别持续至2018年、2020年和2024年。大学学龄人口规模的下降趋势将在2011年开始初现,并至少持续至2028年。
适龄人口的减少将使高等院校陷入生源不足的尴尬境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幅扩招時期,这与适龄人口减少形成强烈反差,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首先是优质生源的抢夺,总体生源的下降意味着优质生源也相应减少,各个高等院校必将陷入一场优质生源的抢夺战之中。其次,自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因投入资金有限,教学仪器、设备、场地及师资力量匮乏,很大一部分高校通过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来维持学校管理。一旦生源增长乏力,走扩张发展道路的院校生存将无以为继。最后,适龄人口的减少给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带来的冲击尤为严重。2000年以来,我国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进入扩张阶段,相比其他公立知名高等院校,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招生工作上存在劣势,适龄人口的减少更是加剧了这一困难。
(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滑坡严重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教育规模扩张势必会以一定程度的质量下降为代价。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粗放式、追赶型的模式,这种外延式发展方式势必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出现质量下降、结构失衡等问题。尤其在低出生率背景下,适龄人口的减少更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加速进入瓶颈区,很多高等院校在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近年来,在扩张道路上,高校不断的扩招导致诸如师生比、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等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过度关注外延式指标的建设,却忽略对内涵指标的构建,在适龄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很多高等院校为完成招生任务而不得不采取降低录取分数的招生行为,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在内涵建设上陷入恶性循环,由此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困境。
(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总量上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模式转向“大众”模式,为更好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发展阶段,政府逐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并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资。让其有足够的规模来吸纳更多的受教育者。一些高等院校为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设置专业和购买先进设备等方式来增加招生。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低人口出生率的阶段,低人口出生率所带来的适龄人口的下降势必会导致高等院校入学人口的减少,在高等院校资源扩建的情况下,入学人口减少使得高等院校一部分教育资源被闲置,降低了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布局和结构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地区分布上,中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比较大,整体水平较高,资源聚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不高,同时层次较低。资源分布的巨大差异造成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不利于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其次教育资源在结构上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是教师的结构设置,突出表现在一些新设置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而一些相对成熟的专业,教师的供给则处于饱和状态,这种教师结构性的失衡会降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专业结构设置,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教育偏向全科教育而缺乏特色教育,导致很大比例的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雷同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同质化倾向,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四)融资渠道不畅,高等教育经费短缺
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有:一是国家的资金投入;二是银行贷款和国债资金;三是民营资本;四是高校自身学费收入和校办企业、科研收入;五是社会合作资金与捐助[8]。从国家资金投入来看,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多年后终于达到4%的水平,但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4.9%,并且其中还包含了行政费用等不合理成分。从学费收入来看,作为经费来源中的主要部分,适龄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学费收入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自从扩招以来,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教育资源建设,而现今狭窄的高校融资渠道,满足不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资金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走上了向银行借款的外部融资的道路。199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个别院校向银行贷款5亿元,到2000年已经有70%的高等院校向银行贷款,总额高达88亿元,高校债台高筑,甚至一些高等院校在生源的抢夺战之中被淘汰出局,财务危机逐步演变成生存危机。在当前我国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单一融资模式下,缺少市场化的融资模式,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高等教育趋同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高等院校的建设特色被不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建设趋同化。近些年,我国高校不断增设教学点,这其中培养点很多都并非从学校定位出发,而是出于单纯的评比目的,如个别师范大学设立了“农业专业”,通常是一两个老师就可以开办起来。这样既无师资力量也无相应教育配套设施的教学点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等人才,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当初这些培养点能够成功设立,正是高校盲目扩张的结果,出现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在“各地低就业率本科专业”中多次出现,这些专业都是当前高校普遍开设的。这一现实说明高校盲目追逐社会热门专业、一拥而上,高度的无序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同样也说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endprint
(六)高等教育公益性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矛盾
高等教育既具有公益性也具有产业性。高等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旨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教育服务,它所创造的知识具有非排他性、非分割性和无限增值性,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因此具有公益性。其公益性目的是要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实现整个社会的繁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利用产业经营的模式去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教育的投资效益,因此产业性也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属性。
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是应该以服务大众、追求教育质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益性为目标还是以追求盈利、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产业性为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在低出生率背景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促使高等教育行业过度产业化,由此淡化了高等教育的公共事业属性,影响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均衡,加剧了高等教育发展不公平的矛盾。在这种情形下,公益性和产业性之间如何权衡成为高等教育转型时必须面临的选择。
三、低出生率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对策
适龄人口的减少给我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放开高校招生渠道,吸引多类型受教育主体
“大众化”的发展模式使得高校教育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生态定位重叠,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还失去特色降低了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群体,还能够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特色。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等院校以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来吸引受教育主体;二是培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人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传统高等院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高等院校应根据多样的文化需求增加相应的高等教育服务。除传统的高等教育外,高等院校还应建立大众化的教育生态链,构建诸如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要培养符合新世纪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对高等院校输出的人才质量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的契合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要将转型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降低人才浪费或因教育结构性失业导致的“人才过剩”。高等教育要与市场建立“对口”与“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建立一种宽泛和间接的结合或对接机制[9]。
教学过程中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素质考核和个性培养,而非只重视知识、智力的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高等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外,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踐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总之,要通过高校教学模式的转换,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高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升级资源配置模式
首先,在思想领域上,高等院校要积极响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化教育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发展要求,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优化区域教育结构上,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教育发展方针,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东部发达地区应当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引领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实行招生政策倾斜,扩大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同时东部地区高校要积极支援中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在区域上形成有梯度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结构。在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上,明晰高等院校的培养层次,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同时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四)拓宽高校融资渠道,规范资金使用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物质保障,拓宽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是当前高校筹资的当务之急。应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机制,鼓励高校投资和办学多元化,如鼓励高校联合办学以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以及通过中外合资办学,利用外资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形成投资办学主体多元化体系,缓解目前高校资金短缺的现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顺利转型。在增加融资渠道的同时,还应缩小不同高等院校经费上的不平衡,要求政府在财政投入逐步均等化,适当加大向地方高等院校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以制度规范地方资金使用方式,提高地方高等院校自身发展能力,缩小高校之间的资源落差。
(五)合理定位,注重高校特色化发展
高等院校应科学合理定位,注重差异化发展,培养特色人才。在宏观领域上,政府应对高校建立分类体系,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倡导高等院校建立不同的“生态位”;在微观层次上,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掘自身的特色资源,以自身资源为立足点进行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特别是地方高等院校应避免盲目追随重点高校而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专业设置雷同现象。各高等院校应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形成差异化的高校分布格局,实现多样化发展目标。
(六)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为实施有效管理,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由于过去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高校的管理工作烙下了计划管理体制的印记,政府对大学的领导覆盖从人事、财务到教学的全部领域,政府与大学演变成上下级的行政关系,大学丧失了办学自主权[10]。这种“大学行政化”实质上是政府对高校资源的行政干预,降低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就必须弱化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有权自行调整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做到收放自如地规划自身发展。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紧跟市场行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各类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合理规划招生规模及结构,实现人才精准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支柱.“用工荒”根源在于劳动力储备不足[N].新快报,2011-02-22.
[2] 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3-7.
[3] 齐美东,蒋化邦.基于人口出生率波动的中国高校生源问题探讨[J].高教探索,2012(1):22-27.
[4] 张杰.低生育率需要更高重视率[EB/OL].( 2016-11-07)[2017-11-26].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651.
[5] 王世铎.中国出生人口变化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齐美东,戴梦宇,郑焱焱.“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冲击与趋势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9): 1-10.
[7] 陈和,罗碧裕,刘浩然,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影响研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1(2):70-79.
[8] 李占忠,张志红,郑彦.对高校扩招与产业理念的理性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6-79、106.
[9] 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关系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9-11.
[10] 胡建华.步入深水区:高等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J].江苏高教,2015(2):1-5.
[责任编辑:吴晓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