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中药商品学课程整合及教学改革初探

2018-03-05 16:59杨先国钟湘云褚思思彭学著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伪品中药材规格

杨先国,钟湘云,褚思思,彭学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中药商品学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及商品学等知识,具备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各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药品购销、检测、储存与养护、质量控制等。因此,在中药商品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既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技术,又了解药材的规格等级、饮片的采购与销售等。根据我校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计划,在教材的选择上,先后使用过《中药商品学》与《中药鉴定技术》两本教材。《中药商品学》教材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收载的中药材种类太少,共收载104种药材;二是药材的规格等级划分过细,不适应当前的中药材市场,学生反映工作后很多药材都不认识,而《中药鉴定学》教材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较多,达到497种,且突出了鉴定方面的内容,如显微鉴定、混用品与伪品的鉴定等,而商品的规格等级等知识点则较少。鉴于上述两门教材均不能很好地适应本专业的教学需要,提出对课程进行整合。也有学者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特别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完中药鉴定学后再学中药商品学,两门课程在化学成分、质量要求、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及检查项有大量的内容重复,学生对重复内容较为反感甚至影响学习兴趣,将中药商品学与中药鉴定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1]。

而我们则是将两门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成《中药鉴定与商品学》教材,且在整合的过程中,不是将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合并,而是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改革与创新,以满足教学的需要[2]。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较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该专业药用植物学共36学时,理论部分重点讲授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六大植物器官的特征,并对被子植物门中重点科属的特征进行讲解。实训部分仅开设部分显微与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识别等项目,未安排野外采药实训,因此,理论课与野外认药的实践联系不紧密,影响中药鉴定的学习。

2 《中药商品学》与《中药鉴定技术》教材的使用分析

2.1 《中药商品学》教材的使用

《中药商品学》(第2版)是由张贵君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分上、中、下3篇和附录,上篇为总论,中篇为药材及饮片商品,下篇为中成药商品。该教材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共104种,每味中药材项目包含来源、药材产地、采制、商品特征(包含规格等极)、化学成分、质量要求、鉴别与检查、性味功能、用法用量、附录(市场、贮藏)等内容。由于该教材所收载的药材品种较少,实习中学生反映很多药材不认识。同时,教材中的规格等级参照《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中所收载的品种,该标准中将药材的规格与等级划分过细,学生学习极为枯燥,且与当前的中药材市场不相适应,该教材非常适合具有中药鉴定基础知识的学生使用,于是改用中药专业的《中药鉴定技术》教材。

2.2 《中药鉴定技术》教材的使用

《中药鉴定技术》(第3版)是由张钦德主编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分13章,第一章为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二至十三章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中药的鉴定,共收载中药品种497种(含附药159种),单味药材项目包含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能主治。部分中药品种在知识链接与知识拓展栏目中增加了中药原植物的形态、伪劣品(或混用品)的鉴别、规格等级等内容。本教材收载的中药材品种较多,内容丰富,但由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时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选择280味中药材品种进行讲授,其他品种则可以在平时或实训课上学习。学生感觉理论课上未讲授的药材,仅通过看标本效果不理想,导致期末标本考核成绩不理想。同时,该教材关于规格与等级的内容太少,缺少中药商品相关的知识。因此,鉴于使用《中药商品学》《中药鉴定技术》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们将两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 中药鉴定与商品学课程的整合

针对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并结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中药鉴定技术》与《中药商品学》教材的内容,重新进行优化与整合,即整合为《中药鉴定与商品学》。该教材重点对中药材品种进行了优化,确定了280种重点中药材,同时,对单味药材的内容进行调整,包含来源、药材产地、采收与加工、商品性状特征、规格与等级、化学成分、质量要求、鉴别与检查、性味功效、用法用量、药材市场行情、贮藏。删除中药鉴定中的显微鉴别、部分理化鉴别与伪劣及混用品的鉴别等内容,在具体的内容整合上进行大量创新。

3.1 总论部分

主要包括中药鉴定的概述及发展概况、中药商品的分类、采收与加工、中药商品的鉴定、中药经营管理法规等。

3.2 各论部分

重点完善来源、性状鉴别、规格等级、混用品及伪品、市场行情等内容。

(1)来源部分:鉴于该专业的学生学完药用植物学后,未安排野外实训采药,因此,在来源部分补充了每味药材的原植物图片,加强原植物与中药材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学习。

(2)性状鉴别:除现有的原药材性状特征外,增补了饮片的性状鉴别特征。同时,组织拍摄并精选每一味中药材的高清彩色图片,并彩用电子显微镜,采集每一味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图,展示每一味中药的表面与断面的细微鉴别特征,便于教学与学生学习。

(3)规格等级:以《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为依据,确定教材中的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鉴于目前很多药材规格与等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能适合当前国内药材市场的发展,因此,需要结合当前药材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地方制订的规格等级标准进行修订,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4)混用品及伪品:混用品与伪品是中药鉴定的重要部分,鉴于该专业的特点,参考《中药鉴定技术》教材内容,保留重点品种的混用品及伪品,如天麻、人参、冬虫夏草等,便于学生图文并茂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5)市场行情:中药商品的市场行情与价格分析是中药商品学的重点,应在教材中予以加强,该部分需要对每味中药材品种近年来的药材产地信息、供需情况及价格波动等进行统计与汇总,主要查询互联网的相关数据与资料来完善。

4 中药鉴定与商品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建议

4.1 理论课的教学方面

(1)来源与性状鉴别方面:由于植物的入药部位有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等部位,药材经过切制后形成不同形态的饮片,导致原植物—中药材—饮片之间的形态与特征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加强原植物—中药材—饮片之间的关联性教学[3]。在性状鉴别方面,除采用实物进行教学外[4],由于教材中的部分原药材图片不够清晰,表面、断面等鉴别特征展示不清楚,特别是直径较细的根茎类断面,种子类、叶类药材的表面特征等,在新版教材及课件中引入了微性状鉴别图[5],采用电子显微镜采集药材的表面、断面的高清精细图片,让学生根据药材的性状特征描述,更清晰地观察药材的精细表面特征,如苏子表面的网纹、淡竹叶下表面的横行小脉等,这些细微特征也是区别混伪品的重要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2)规格与等级方面:以《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收载的规格等级为依据来确定品种,但该标准中收载的规格等级划分较细,与当前的中药材市场相差较大,以甘草为例,标准中根据产地划分为西草与东草,其中西草又分为大草(统货)、条草(分为一等、二等、三等3个等级)、毛草(统货)、草节(分为一等、二等、统货3个等级)4个规格;东草分为条草(分为一等、二等、三等3个等级)、毛草(统货)两个规格,药材市场中很难将规格等级划分如此细致。因此,需要参考当前的药材市场现状,并结合地方制订的规格等级品种来讲授,特别是人参、西洋参、天麻、三七、白芷等市场上等级划分较规范的中药材品种。

(3)混用品与伪品:混用品与伪品也是中药鉴定中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在《中药鉴定与商品学》教材的280种中药材中,重点加强贵重药材、来源复杂、伪品较多、不易鉴别等品种的伪品及混用品内容,如人参、天麻、冬虫夏草、白花蛇舌草、乌梢蛇等。通过真伪品性状特征的比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品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再与伪品进行对比。

(4)市场行情:中药鉴定与商品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掌握中药商品的产地信息、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每一味中药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对于指导中药材的种植、中药的采购、中药的深加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训课的教学方面

(1)问题导向法引入性状实训教学。选取重点中药材品种,特别是来源或性状相近,且需要通过对比来学习的中药材品种,采用问题导向法进行教学,将学生每4~6人分为一组,每次上课前根据该次实训的中药材品种,有针对性地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要点,例如:茯苓与猪苓、乳香与没药、海金沙与松花粉、蒲黄等商品性状的主要鉴别要点,下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研讨与总结,教师加以点评。问题导向法[6]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开设综合性实训项目。在实训过程中,按照《中国药典》的质量检测要求,开展综合项目实训,以薄荷为例,开展薄荷药材的叶含量(不得少于30%)、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1.0%)、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80%)等项目的检查,一般综合实训项目与分析化学等课程相结合来开展。通过开设综合实训项目[7],让学生意识到必须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才能控制与评价中药材的内在质量。

5 结语

根据专业的特点开展课程资源整合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针对中药商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将《中药商品学》与《中药鉴定技术》教材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扬长避短,并结合新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工作岗位等要求,开展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伪品中药材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闭月羞花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