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思
摘要:俄国现实主义大家果戈里在一八三四年创作了小说《狂人日记》,而在果戈里《狂人日记》出世后的八十四年之后,即一九一八年,中国的伟大思想家鲁迅也创作了与果戈里的作品同名的小说《狂人日记》,后被定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体式和构思上明显受到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启发与影响,仔细研读两个文本又会发现两个文本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两个文本中相同的“狂人”和“狗”这两个形象的不同设置来浅谈两个文本的异同。
关键词:果戈里;鲁迅;狂人;狗;影响研究
歌德曾说:“各门艺术都有一种源流关系,每逢看到一位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就是这种精神培育出他的伟大。”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当然也不例外,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是难以分割来看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无疑是受到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深刻影响的。这一点在鲁迅自己那里也是得到了承认和认可的。
果戈里是鲁迅最喜爱的评论最多的作家之一。据资料统计证明,鲁迅的全部书信、日记里面,至少有三十余处提及果戈里或果戈里的著作。比如,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到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国作家的东西特别多。……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里和波兰的县克微支。”又比如鲁迅在《<鼻子>译者附记》中提到:“果戈里(1809-1852)几乎可以说是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他开始是描写乌克兰的怪诞的,但逐渐移到人事,并且加进讽刺去……为现代人所爱读,《鼻子》便是和《外套》一样,也很有名的一篇。”当然,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这便很有力地证明了鲁迅对于果戈里的喜爱,因此鲁迅《狂人日记》必不可少的受到了果戈里《狂人日记》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就试从两个文本中相同的“狂人”和“狗”这两个形象的不同设置来浅谈果戈里是如何影响得鲁迅。
一、“狂人”形象
19世纪初期的俄国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社会现实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处于专制统治与新生的进步力量相互交织的时代。果戈里与鲁迅虽然有着八十几年的时间差,又有地隔欧亚的空间差,但他们对当时的民族和社会都有些同样的超越时代的思考。所以他们先后塑造了两个被正常社会所排斥的“狂人”形象。
1.何为“狂人”
两篇小说都设置了一个“狂人”的形象,何为“狂人”呢?“狂”是人在受到外界侵袭后做出的一种反击,比如说异于“正常人”的狂怒、无限制地幻想与幻视或者其他一系列不正常的表现。正是因为“狂人”是一种“正常人”眼中的“不正常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言的“疯子”。这便为两篇小说所写的内容,即是使文中的一切“不正常”都能够被读者和“正常人”所接受。两篇小说中这一“狂人”特殊形象的选择,无论是对于作品的写作方面,还是对于作品的表现意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两篇虽然都是“狂人”,两者所表现的意义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2.果戈里笔下的“小人物”
果戈里在《狂人日记》中所设置的“狂人”波普里希钦是一个小政府官員。他是俄国当时社会出现的一种“多余人”。“多余人”的最大特征就是: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是缺少实践。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这种“多余人”形象在中国以巴金先生所写的《寒夜》里的汪文宣等人为代表。
小说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政府小职员波普里希钦如何遭受社会的排挤和爱情上的重挫而一步一步走向疯狂的过程。他身份卑微,处处受人冷落。然而他却不自量力地爱上了司长的小姐,并且整日沉迷于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美梦之中。其实他一开始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和他所厌恶的那些官僚一样,常常讨好上司,至少还懂得如何在官场生存。对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美梦也还抱着一丝希望。直到最后,他发现他所尊敬的部长不过也只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官僚,他一心追求的小姐也是虚荣势利的。这就让他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只留下幻想,直到病情完全恶化,完全失去了他自己一开始的模样,甚至将自己幻想成国王,这是多么的可笑又可怜啊。
果戈里通过这样一个“多余人”形象,为我们表现了一个可怜的小人物,他虽然憎恨他所处的不公正的专制制度和周围虚伪的人群,但他却不会反抗,绝没有大声揭露这种不公正的命运的勇气。
3.鲁迅笔下的斗士
鲁迅笔下的“狂人”,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但这里的“小人物”绝不同与果戈里笔下的“小人物”,两个“狂人”虽然在身份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都是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地“疯子”。但鲁迅的“狂人”是在果戈里的“狂人”的基础上经过了很大的创新和改变的,可以说是借鉴基础上地独创,他承载着更深刻的思想意义。鲁迅的“狂人”是一个精神界的斗士,是一个思想的启蒙者,是时代的“先觉者”。
前面也说过,鲁迅的《狂人日记》出世的时期是“五四”先进力量与旧的传统礼教道德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狂人”便是这种交织文化影响下的畸形产物,因为新的先进力量的影响,他意识到中国千年来的礼教道德规范其实就是可怕的“吃人”,他诅咒吃人的人,劝转吃人的人,最后发现其实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偷吃了妹妹的肉,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更新生的力量――孩子,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声音。因为先进力量存在于他的身体中,但他本身也已经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戕害,所以让他成为了一个与当时的“正常人”不同的,被视作“精神病人”的“疯子”。之所以说他是一个斗士,是因为他不仅仅与当时的吃人的“正常人”斗,更难得的是他还意识到了自己也在堕落,他还要与自己斗。如此看来,这里的狂人并不是疯狂,而是那个时代的真言,他正是那个时代的先觉者。这便是对果戈里笔下“狂人”的最大意义最深的创造。
二“狗”的选择
这两篇小说《狂人日记》都赋予了“狗”这个动物意象。“狗”象征着什么呢?这在中国和外国(俄国)有着各自不同的寓意,对情节也有着不同的作用。
1.波普里希钦眼中的狗
对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来说,没有狗便没有这篇小说,狗是除了波普里希钦之外的推动整篇小说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果戈里笔下的狗是具有人的思想的,是一条能读懂信的会说话会写字的狗。果戈里通过虚构“狂人”与狗通信的荒唐情节,通过狗的眼睛来指责这个社会的不公,比如文本中的“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将军霸占去了,有时找到了一点点可怜的值钱的东西,满以为唾手可得,但立刻又为将军、侍从它们抢走。”同样的,通通只有“狂人”才能够听懂和看懂狗说的话与狗的表情,通过这一荒唐情节的描写也更加有力地说明了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正常人,而是病理学上的真的病了,患上了精神疾病。因此,在果戈里的这篇《狂人日记》中,若没有狗的话,这篇文章难以存在,而通过狗的眼睛所揭露出来的社会的不公的主题意义也将不复存在。这正是作者的妙笔之所在。
2.鲁迅笔下的狗
与果戈里《狂人日记》不同的是,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中写“狗”的情节并不多,只有第六则、第七则提到:“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是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虽然明写“狗”这一意象的只有不多的这两处,但这其中的深意,早已显现。
鲁迅在与梁实秋论战时,写过一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里面鲁迅说:“凡走狗,虽成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就是属于所有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走狗的唯利是图、势利被批驳得无遗。由此再看,第六、七则中所提的狗便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狗。在鲁迅看来,狼丧失了野性之后便成了狗。在《狂人日记》中,他所形容的狗是“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便体现了鲁迅对狗的看法。赵家是资本家,而他家的狗就是赵家的走狗,在“走狗”这一个点上,鲁迅不仅是在这两篇文章中有所体现,在《阿Q正传》《药》等文中都有所体现,正是有了“走狗”这个象征意义,加之鲁迅认为的“猫”“狗”无一例外是“奴性人格”的代表,隐喻堕落退化的、丧失脊梁的奴性知識分子。这便再一次地将“狂人”的斗士精神推上了高潮。
所以在鲁迅笔下的狗也同样地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同样是该小说情节的助推器。不得不承认这是对果戈里的小说的借鉴和发展。
三、结语
通过本论文的以上所有论述,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一八三四年的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还是一九一八年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们不得不说他们都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两部作品在“狂人”形象和“狗”这一意象都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鲁迅是受到了果戈里的深刻影响的。但是,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他本人对中国历史和当时那个时代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而得出的。鲁迅借这一篇《狂人日记》来揭示中国传统封建礼教文化对国人的戕害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阻碍,这一篇小说承担着唤醒国人、拯救民众的重要任务,绝不仅仅是对果戈里小说的简单模仿。
参考文献:
[1]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3]果戈里,《果戈里小说选》(《狂人日记》),满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4]果戈里,《果戈里全集》,周启超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果戈里,《果戈里小说选》,满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6]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狂人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8]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9]刘雪,《鲁迅笔下的动物隐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刊资料 2015年第35期
[10]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1930年
[11]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