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祥
末代皇帝溥仪于1959年12月4日获得特赦,12月9日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公民生活。1960年1月26日,周恩来总理特意请溥仪和他的亲人吃了一顿年夜饭。
鼓励溥仪组建新家庭
1959年12月溥仪获得特赦后,周恩来总理决定,在溥仪特赦后第一个春节除夕的前一日,接见溥仪和他在京的全部直系亲属。他说就是要为爱新觉罗家族安排春节除夕晚宴,特意提前一天,是为了避免与家族自行安排的除夕晚宴相重叠。
周恩來把溥仪全家,都请进全国政协礼堂餐厅吃这顿年夜饭,就是要为特赦后的溥仪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家族环境。周恩来还趁着溥仪的七叔载涛在场,提起让溥仪“还得结婚”,而且还让载涛“给张罗张罗”。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载涛就参与了溥仪大婚盛仪的筹备和举行事项。1931年8月25日,“淑妃”文绣逃离静园,起诉离婚并索要扶养费,载涛又以斡旋之功,为“侄皇帝”操办了离婚事件。1942年8月13日,溥仪的“祥贵人”谭玉龄病逝,载涛作为承办丧礼大臣主持丧事。
周恩来让载涛为溥仪“张罗”再婚,说明他深谙载涛的上述历史。这次接见以后,根据总理指示,统战部和政协领导做了许多工作,特赦人员的眷属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溥仪是第一个建立起新家庭的。
征求溥仪对今后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意见
这次“除夕晚宴”长达3个半小时,周恩来还在席间向溥仪本人征求了他对今后工作和生活安排的意见。
为了给溥仪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周恩来事先仔细了解了溥仪的身体状况和他的文化知识基础,研读了他写的长篇自传,还了解了他的兴趣爱好,分析了他的历史身份和当前处境。
当周总理当面和溥仪商讨他的工作安排时,溥仪说,希望当个医生。原来在宫里,他就把医科作为“业余爱好”了,读过一些中医书籍,听过朱益藩师傅“进讲”中医、中药理论,考察过许多种类的中药或西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他也曾学过医,并参与医务室听诊、打针、量血压、针灸等实践。他感觉当医生是有把握的。
周恩来对溥仪说:你读了不少医书,但是你不要给人家治病,治好了没事,治坏了就会有闲言闲语,这样不好。
公正评价溥仪的父亲载沣
年宴餐桌上,周恩来向每位爱新觉罗家族成员让菜。周恩来又提到在座者无不尊崇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原醇亲王府的家长、溥仪的父亲载沣。总理对这位统治中国达3个年头的清末监国摄政王,作出了公正而全面的评价。
周恩来说:慈禧太后出于“垂帘听政”的需要,选定一个3岁的孩子溥仪承继光绪皇帝,并连带把无心从政的27岁的载沣推上了监国摄政王的高位,这段史实当然不应由载沣负责。载沣执政期间,忠于清朝,尽了最大的努力,而未能阻止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载沣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是好的,其间他辞去了监国摄政王的职务,并不主张以武力对抗革命,也不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客观上有利于革命。
听完周总理这番话,溥仪的眼角上悬着晶莹的泪珠,大家都很激动。
周恩来后来为了安排溥仪到北京植物园工作,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打了招呼,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把这意见转达给北京植物园。当时确定,溥仪在北京植物园一年,半日劳动,半日学习。为照顾他的身体,劳动时间还可缩短。周日休息,活动自由,最好能隔一个星期安排他进城看看,探亲或购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