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赛鹏+陈琴弦
内容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的高度融合,颠覆了传统物流业的价值链结构,推动了物流业的深刻变革。针对传统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向“互联网+物流”转型必要性,基于创新驱动的视角,以价值链和价值网理论为依据,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五种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到物流价值链系统中,整合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实现信息流、物流、营销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的“五流合一”, 重构“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产业价值链。
关键词:创新驱动 互联网+ 物流 价值链 重构
引言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向传统产业领域渗透,伴随而来的互联网思维也正在全方位的颠覆物流等传统产业的价值链,进而引发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2015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效物流是“互联网+”的十一个重点行动领域之一。本文则基于创新驱动的视角, 以价值链和价值网理论为依据,针对传统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向“互联网+物流”转型必要性,把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五种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到物流价值链系統中,对物流实体价值链和物流虚拟价值链进行整合,实现信息流、物流、营销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的“五流合一”,重构“互联网+物流”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与演化
(一)传统价值链理论
1985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经营活动主要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部分组成。基本活动包括后勤服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辅助活动包括基础设施、原材料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波特价值链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过程。1993年,约翰·沙恩克和菲·哥芬达拉加发展了波特的价值链思想,将价值链从分析企业内部扩展到分析企业之间围绕产品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而形成的全过程价值链。
(二)虚拟价值链理论
1995年,杰弗里·雷鲍特和约翰·斯维奥克拉在《开发虚拟价值链》一文中首次提出虚拟价值链的概念。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每个企业都将在物质世界和虚拟世界这两个空间里竞争。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即利用实物资源为客户提供有形产品或服务的物资资源增值活动,以及利用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这两部分的价值增值活动,就是传统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活动。
(三)价值网理论
价值网的概念是Adrian Slywotzky于1997年在《利润区》中首次提出的。后来,大卫·波维特和约瑟夫·玛撒在《价值网:打破供销链、挖掘隐利润》中进一步发展和诠释了价值网的思想。他们认为,价值网是一个多元化价值增值体系,是以顾客为核心,由供应商、利益相关企业和信息资源等共同参与组建,通过某种特定的价值传递机制,把彼此联系密切且处在不同阶段的的利益相关者,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相互衔接而组合在一起满足顾客需求的动态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互联网思维推动了传统价值链的演化和发展。虚拟价值链实质上是将实物价值链以信息的形式进行表达,在虚拟世界形成信息价值链。而价值网则突破了传统价值链的研究领域、线性的传统价值链思维,以及分离式、机械式的价值活动顺序,构建了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由各利益共同体相互协作而成的动态网络。
传统物流业向“互联网+物流”转型
(一)当前物流业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步入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总体上城乡发展不平衡,物流网络布局不合理,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不高,行业标准化程度偏低(丁俊发,2013)。主要表现为:一是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以2013年为例,国内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18%,而发达国家的比率仅为10%以内。二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较弱,高效、综合、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三是物流信息化网络不健全。在传统物流业价值链中,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企业等物流各环节相互割裂、没有整合,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共享的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四是物流业标准化程度低。由于体制方面等原因,各自为政,造成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化标准和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不一致,从而使跨行业、跨区域性、多式联运物流效率下降。
(二)传统物流业向“互联网+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传统物流是指物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业务等组成的物流运作模式;而现代物流是指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传统物流各功能环节,从而形成的立体化、综合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刘志学,2001)。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传统物流业向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转型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从生产要素层面上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传统物流业的各业务环节融合,可以提升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运营效率。传统物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科学规划物流网络,随时随地掌握物流运输信息,合理调配运力资源,形成“互联网+物流”的运作模式,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变革(郭宇靖等,2015)。
其次,从价值增值层面上来看,信息技术直接融入到物流生产领域,与物流价值链各功能环节和资源相结合,升级物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有效整合传统物流业的仓储、运输和配送的活动,积极响应顾客需求,形成良性的物流价值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增值(丁一等,2012)。
最后,从服务于实体经济角度看,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能够更好与实体经济融合。只有物流信息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整合信息流、物流、营销流、资金流和服务流,才能促进物流体系不断优化,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endprint
基于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物流”价值链重构
(一)创新驱动的涵义
“创新”概念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重新构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形式,并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新的价值。“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2002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把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资源消耗取得短期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性。而创新驱动是把技术、体制、组织和管理等创新要素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推动了产业形态、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变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互联网+”概念拥抱、改造和融合传统物流行业时,必将对物流价值链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升运行效率,产生新的行业变革和价值生态系统。
(二)基于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物流”价值链的重构
1.构建原则。基于战略导向原则。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与物流业融合的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等也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深刻影响了传统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互联网+物流”的价值链构建要适应信息时代下物流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基于價值增值原则。价值链的重构是否有效是以实现价值增值为衡量依据的。在“互联网+物流”价值链系统中,要梳理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各功能环节,对不能产生价值增值,浪费资源,损失效率的环节进行整合和优化,最大限度的实现物流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基于协同发展原则。物流价值链的各功能环节不是孤立的,各功能环节价值创造过程是不平衡,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也是有较大差异的。这要求在“互联网+物流”的价值链重构过程中,实现对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资源整合,利益共享,获得“1+1>2”的协同发展效果。
基于顾客导向原则。价值网理论强调以迅速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当物流业和互联网结合后,就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平台,及时获取顾客需求信息,快速满足顾客需求,实现顾客价值增值,从而构建一个资源开放、利益共享的价值链系统。
2.基于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物流”价值链模型。从本质上看,价值链是某种特定的分工形式,其断裂、重整和演化过程,则反映了组织分工形态的持续深化(王海兵等,2014)。在信息技术渗透到物流业的时代,传统物流产业价值链结构断裂,顾客需求发生变化,组织边界被打破,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物流产业融合日益加深,价值链各功能环节的价值增值发生重大变化,原有价值链各功能环节的经济关系被重新定义,从而需要对原有价值链进行重构(见图1)。
物流实体价值链是在市场场所里,物流企业为顾客提供有形服务或产品,如运输、仓储和配送等一系列物流一体化增值活动。物流虚拟价值链是在市场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物流网络平台为顾客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资源增值活动(李建丽,2012)。物流价值链已从传统物流价值链的“仓库+汽车”到“另一个仓库”的“点对点”运输,再从基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物流虚拟价值链,发展到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由物流企业和相关利益方共同组成的物流价值网。物流价值网以顾客需求为核心,是由供应商、合作企业、顾客和利益相关者,以及信息网络平台等构成的实体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相结合的价值增值系统。
在基于创新驱动的“互联网+物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源泉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五种创新驱动的要素,具体如下:
技术创新。物流业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物流技术进行改进和升级,适时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并借助互联网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提高物流业运营效率(包耀东等,2014)。在物流价值链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虚拟价值链,是典型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物流业高度融合的产物。
组织创新。传统物流企业是有边界组织,而无边界组织是指边界没有被预先限定,或者被预先定义的组织结构。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融合后,原有的物流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物流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虚拟价值链,逐步实现从破界、跨界到无边界组织发展。
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的降低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能够提高。物流企业不但要对实体价值链进行管理,还要对虚拟价值链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企业向物流联盟和无边界组织发展,这必然会推动管理创新。换言之,管理创新是顺应物流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对原有不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进行调整和变革,以快速适应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包耀东等,2014)。
服务创新。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服务创新。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要在原有提供基本服务基础上,针对客户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由实物物流服务延伸到信息流服务,增加增值服务内容。服务反馈及持续改进也是服务创新的重要一环,通过收集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改进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
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指组织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在供需双方利益驱使下组建的社群平台上,通过特定的运行机制来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并且实现连接红利的模式群(罗珉等,2015),重点关注盈利模式和顾客价值。具体到物流业,其商业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借助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优化价值链各功能环节的工作流程以及经济关系,能产生并传递最大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丁俊发.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2)
2.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3.郭宇靖,阳娜. 传统物流业须向“互联网+”转型[N].中国信息报,2015-4-15.
4.丁一,林国龙,孙晓.基于价值链重构的物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实现机制[J].商业时代,2012(32)
5.王海兵,杨蕙馨,吴炜峰.价值链断裂、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与我国企业全球研发[J].经济管理,2014(6)
6.李建丽.基于虚拟价值链和价值网的物流价值链构建与管理[J].物流技术,2012(9)
7.包耀东,张悟移,程林,王海船.基于知识价值链的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4(31)
8.罗珉,李亮宇.互联网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