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萍+张琨+宾凌
摘 要:为解决通信网络中有线光缆传输不到位、新建光缆成本高且业务发展需求有限的问题,考虑到微波中继回传方式部署灵活,建设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受中继传输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拟采用该方式解决宽带网络中继传输问题。根据特殊场景的传输特点及要求,通过对比分析微波方案、水底光缆及架空光缆传输方案的优缺点及合理性,明确微波方案为最佳方案。通过现场实地测试评估,验证各项关键参数指标,并确认微波中继通信能够有效部署后,顺利解决了用户普遍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
关键词:电信普遍服务;光纤到户;微波传输;特殊区域
中图分类号:TP39;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8)02-00-03
0 引 言
近年来,国家对电信业的服务越来越重视,持续开展了“宽带乡村”“普遍服务”等通信工程,即要求通信运营商对任何人都要提供地域、质量、资费无歧视且能够负担得起的电信业务,并将其作为考核指标之一。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多样,要实现全区域的普遍服务难度非常大,尤其对于部分特殊区域,如岛屿、高山等,传输光缆接入困難,需考虑采用非常规建设方式。
微波传输作为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得益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受地形影响较小等特点,被通信业广泛应用。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借助电波空间,通过微波能够实现对各种相互之间无任何关联的信息的传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再生中继,是一种有效的中继传输方式。但是由于不同的传输协议及格式,微波通信能否承载光宽业务,其传输能力又如何呢?本文重点结合微波传输的特点以及光宽业务的传输要求,通过技术方案分析及试点效果测试,研究了特殊场景下光纤到户的有效解决方案。
1 光纤到户特殊场景解决方案
1.1 特殊场景主要解决方案
针对有线光缆杆路建设困难、新建光缆成本高的问题,考虑采用非常规建设解决方案,根据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可采用表1所列方式解决。
根据以上建设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发现水底光缆及架空光缆建设难度大、造价高,且受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约束,因此优选微波中继传输方式。
1.2 微波中继传输方案
微波传输具有部署灵活、建设速度快、受中继传输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结合目前电信运营商有线宽带传输网络架构及特点,采用微波传输接入建设方式组网,如图1所示。
因微波不支持PON协议,因此将其用于普遍服务等场景时,需OLT设备下沉,新建一套OLT设备。对于微波主流设备的应用情况,经对现有设备厂家进行调研,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见表2。
可见,主流微波设备能够满足10 km内、不低于450 M带宽的中继传输需求,提供至少20户以上农村普遍服务业务的接入(用户需求20 M/户,其中宽带需求为12 M,高清电视8 M),满足普通区域“宽带乡村”“普遍服务”的业务发展需求。对于业务需求更高的区域,需综合考虑传输稳定性、投资造价、效益评估等因素,进一步评估解决方案。基于现有通信传输组网技术,通过相关原理及接口协议分析可知,微波中继传输能有效满足普遍服务业务的需求,可顺利开展用户宽带及高清电视业务。
2 微波解决方案试点应用及效果测试分析
2.1 试点建设方案研究
为验证微波中继传输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并综合评估建设成本的合理性,通过具体场景进行试点应用分析,特殊应用场景的选择原则见表3。
通过应用场景的匹配,选择益阳彭湖潭村进行试点应用。澎湖潭村位于岛屿上,周边无公路相连,居民依靠船只出行,光缆无法通过常规杆路接入。针对此场景,可考虑新建微波、新建水底光缆、新建架空光缆等方式,并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分析。
(1)微波传输方案:微波上行侧共享原有基站铁塔,不额外新增配套费用,微波用户侧共址铁塔公司存量站每年租金、电费及维护费用约1.2万元/年,微波设备及其他费用4.4万元,总计投资约5.6万元(租金按一年计)。
(2)水底光缆方案:跨河距离约1.2 km,水底光缆跨江段落可采用GYTA33水下专用光缆,投资费用约24万元(主备两条光缆),跨江对面到基站需新建杆路2 km,需要投资约5万元,共计投资约29万元;
(3)架空光缆方案:寄挂电力专业杆,采用ADSS专用光缆,跨江1.2 km,跨江对面到基站需新建杆路2 km,共需要投资约8.6万元。
OLT数据上行侧可利用旧光缆,无需新增投资。行政村内OLT至用户需布放配线光缆3.5 km(旧杆路1.5 km,新建杆路2 km),新建5个32芯光分路器箱(含1∶4一级分光器一个,1∶8二级分光器四个),共需投资约8.5万元(OLT调配利旧)。综合对比分析见表4。
若采用光缆方式需新建河底光缆或架空光缆,施工难度和投资都较大,若采取微波方式便能快速解决目前接入困难的状况,因而选用微波解决方案更为合理。
经现场勘查,光缆中继传输距离约2.4 km,可利用现有塔桅资源新建微波设备,具体传输组网方案如图2所示。
2.2 测试效果分析
现场对已开通微波进行吞吐量、时延以及业务承载能力的测试,测试配置示意如图3所示。
2.2.1 吞吐量及时延测试
微波基站采用京信NIX-43设备,1+0模式,无双链路备份,OLT无双链路保护,频段15 GHz,频谱带宽56 MHz。经现场实测,传输容量450~500 Mb,后期有带宽升级需求,可使用2+0配置,理论空口带宽为1 000 Mb。同时,重要链路可采用1+1热备份配置,提高链路安全性。吞吐量及时延测试结果见表5所列。
测试结果显示,该跳微波吞吐量为452.65~472.82 Mb/s,单向时延介于0.19~0.26 ms,与理论测算值基本相符。
2.2.2 用户业务测试
该测试用户已开通电信129套餐,开通了百兆宽带,测试实际下行均值速率为12.3 MB/s,测试带宽达到100 M,4K高清电视播放无卡顿现象,满足了光宽用户的需求。用户业务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3 结 语
通过微波中继方式解决了用户数据回传问题,经现场测试验证,可满足用户互联网业务和IPTV业务同时开通的需求,符合普遍服务政策要求,适用于光纤到户的中继回传需求,对类似光缆难以铺设的特殊场景具有参考意义。鉴于我国政府对通信业“宽带乡村”“普遍服务”的重视程度,以及我国地理地形特点,微波中继传输方式值得推广,前景广阔。微波通信拥有频带宽、容量大、受地形影响较小等特点,相对于有线传输,其优势非常明显,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徐亮.高山地区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建设初探[J].通信与信息技术,1991(4):62-66.
[2]熊四皓.我国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前景分析[J].数据通信,2001(2):30-33.
[3]梁爱国,范晓东.数字微波通信主要发展方向浅探[J].科技信息,2010(24):612.
[4]李兵.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2):40-43.
[5]夏鹏,吕栋雷,汪亚夫.微波通信干扰效能评估模型[J].舰船电子工程,2008,28(10):102-105.
[6]常国锋.微波通信技术的概述[J].电子制作,2015(1):162.
[7]刘元安.我国微波技术与微波通信的进展[J].微波学报,1994(2):50-55.
[8]赵彬宇.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与应用价值[J].中外企业家,2013 (36):215,217.
[9]王新印.微波通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2):92.
[10]朱华旭.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