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女同事不知听了谁的蛊惑,到处宣扬:女人呐,就得舍得为自己“烧钱”,要买化妆品,要买新款包包,要买高档衣服。有人不解,她说舍得花钱就是对自己好,如果你穿的嫌贵,吃的嫌贵,用的也嫌贵,都用便宜货,最后连男人都嫌你便宜!她说得对吗?
雯雯
奕星 心理咨询师:
雯雯,你的这位同事可不是“孤军奋战”,在我身边就有不少与她持同样观点的姑娘。她们月薪可能不高,但对名牌的追求却绝对不低:YSL的唇膏,SK-2的神仙水,Chanel的眼影,Dior的口红、爱马仕的包包。她们常说,女人呀,一定要对自己好点儿!
细细分析,这些姑娘是把“对自己好”和“舍得花钱”画上了等号。对自己好,就是要花钱吗?下班饿了,做一顿精致喷香的晚饭;上班累了,冲一杯浓郁绵长的咖啡;休息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足;疲惫时,把自己藏在沙发里看一个老电影。对自己好,既少不了物质层面的满足,也必须有精神层面的慰藉。
在我看来,这种物质的满足,理应撇开消费主义的侵蚀。SK-Ⅱ、Chanel、Dior、爱马仕,这些都是价值不菲的物品。不可否认,它们有其商品价值,但非要把“对自己好”挂钩到这些奢侈品上,正是商家营销的苦心所在。
早在50年前,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就曾指出,消费主义就是在社会生产力过剩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完全以消费来定义自我。仿佛用了爱马仕的人就飘在云端,用普通商品的人都挣扎在泥泞里。这种仅仅以消費能力论“英雄”的观点,完全忽视了个体差异,抽离了个人的情感、兴趣和个人价值,实在是非常荒谬!
舍得花钱,为自己买名牌,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当然无可厚非。有钱消费,也算是为拉动GDP做贡献了。可是,很多女孩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的,耳边商家的鼓吹却不断,自己心里实在痒痒。怎么办?
借呗。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信用卡,都在迎合这种超前消费的心理。还有之前沸沸扬扬的裸条事件,更为极端。许多在校女大学生为了购买名牌包、高级化妆品和电子产品等疯狂借钱,在网络平台上用裸照替代借条。结果,到期后很多人无力偿还,有人被公开了裸照,也有人被迫出卖色相。
我相信,这些女孩本意并非如此,她们只是想对自己好一点儿,结果却中了消费主义的圈套,活成了营销者希望的样子。这些营销者鼓动大家使劲消费,至于这钱从哪儿来,是裸贷、是拼爹、是靠男友,还是靠啃馒头省下的,他们才不关心。
真正的对自己好,是能够审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解自己的欲望需求,懂得自己的行为边界。既能满足合理的物质消费,又能迎合美妙的灵魂追求。既不溺爱自己,也不轻易伤害自己,把自己活成真正想要的样子。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我不反对女人为自己花钱——只要是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只是,这些钱可以“投资”让自己外貌看着美美的,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上一两个兴趣班,增长工作领域之外的知识,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生活乐趣。
唯有如此,才是一个格调优雅、大气自由的现代女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