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庄墅
为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笔者以“中国知网”为对象,首先检索主题为“南京大屠杀”的文献,而后从结果中进一步检索学科领域为“新闻与媒介”的相关文献,得出系列数据。
1.研究文献数量
1982年,学界发表了第一篇南京大屠杀研究文献。随后,相关研究持续发展,但始终维持在较低层次,年均发文量直到1994年仍不足13篇。自1995年始,文献发表量逐年增加,于2014年达到峰值891篇(参见图1)。截止2017年9月4日,知网上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文献数量达5754篇。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史学、政治学和教育学。其中,“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的文献数量占34.3%。其次,“中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文献数量占19.3%。而“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文献数量占13.23%。对比之下,“新闻与传媒”的文献数量仅142篇,占2.47%。(参见表1)可见当前关于南京大屠杀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图1 文献发表数量年份分布
数据显示,南京大屠杀传播的研究始于1994年,至今年均文献发表量不足5篇,即便在最高的年份(2015年) 也仅有30篇,总体数量较少。(参见图2)因此,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
2.对外传播研究机构和主要内容
从地域分布上看,南京和北京占绝对优势。其中,南京地区的代表机构包括南京师范大学(6篇)、南京政治学院(3篇)、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3篇)、中共江苏省委(2篇)、扬子晚报社(2篇)等等。而北京地区的代表机构包括新华日报社(8篇)和中国传媒大学(3篇)等等(参见表2)。
表1 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分布
图2 相关传播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年份分布
表2 相关传播研究机构及地域分布
在南京大屠杀“新闻与传媒”领域,文献发表量排名前四位的作者分别为李红涛(3篇)、黄顺铭(3篇)、陈炳山(3篇) 和何扬鸣(2篇)。文献发表量普遍较少,绝大多数学者发表1篇文献,进一步佐证了该领域的发展仅仅刚起步,尚未成为学者的研究重心。理论成果呈现零散化、碎片化状态。
在142篇南京大屠杀“新闻与传媒”领域的文献中,关于对外传播的文献数量仅8篇。其中5篇主要研究国外媒体,一是立足于第三方国家,运用框架理论工具论证战争年代新闻让位宣传、媒体报道服务国家利益,主要有姜鹏和郑乔2015年发表的《“二战时期”的媒体宣传与新闻选择》①、茹慧渊2014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②、余霞2016年发表的《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③;二是从加害国日本出发,揭露日军在大屠杀期间的新闻舆论管控,主要有经盛鸿和开云发表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④、赵艺毅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报纸在南京沦陷前后的报道研究》⑤。
仅有3篇是立足我国研究如何在对外传播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取得实质性成效。江苏省委外宣办2016年发表的《让南京大屠杀史实真正成为世界记忆》,强调推动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国际传播应做到“国家站位、构筑平台、及早谋划”。⑥王书川2016年发表的《从“被遗忘”到“被关注”再到“成为人类记忆”》,认为“近年来,中外媒体对日本歪曲历史、挑衅和平等行径的披露,对中国公祭活动的仪式化报道,中国为保护历史真相、纪念遇难同胞所做的不懈努力共同促进了世界对史实的关注。”⑦佘庄墅2017年发表的《大众传媒对历史事件报道的“浸透效果”》,强调“我国近年来对外传播时注重突出历史事实论证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依托公祭日进行仪式操演,实现大众传媒‘浸透效果’;继续发挥亲历者群体的价值,不断加强人文精神渗透。”⑧
3.相关研究的属性特征
(1)研究热度具有政治属性。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间的政治事件。1982年7月,日本文部省审定教科书时,把“侵略华北”和“全面侵略中国”等段落中的“侵略”改为“进出”,还删掉了原教材中“中国牺牲者达20万人之多”等段落,把南京大屠杀改为“占领南京”,引起我国民众的愤怒,南京大屠杀事件得到学界关注。2014年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再一次掀起了研究热潮。特别是国家公祭日,成为当时研究的热点。
当前,日本军国主义存在复辟倾向,在对待二战遗留问题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史实时态度暧昧,将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
(2)具有机构属性。作为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发生地,南京地区的学者客观上掌握着更直接、丰富的史料资源,主观情感上也更倾向以该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而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与南京大屠杀事件所具备的政治意义相吻合,因此重视程度高。
此外,由于南京大屠杀“新闻与传媒”领域的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涉及史学和传播学领域,因此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和宣传部门。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和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排名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而新华日报社、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扬子晚报社等则是知名宣传单位,擅长剖析解读传播现象。
(3)具有学科属性。学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政治学和教育学,忽视传播学;侧重于对内传播,忽略对外传播。
日本政府长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其领导人甚至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我国学界在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时往往立足于“举证控诉”,通过挖掘史料进行佐证,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阴谋,迫使日本政府承认错误。这导致相关研究集中于史学和政治学领域,对传播学观照较少。另一方面,传播学属于舶来学科,在我国出现较晚;且我国历来不注重对外传播,缺乏从实践中提炼理论观点的过程,致使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研究成果相对稀缺。
虽然学界缺乏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系统研究,但在史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下零碎夹杂着部分鲜明的观点态度。
1.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如“犹太人屠杀”事件
事件的影响力取决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欧美国家与日本具有同盟关系,纵容日本篡改历史,而北美洲、非洲等地则以欧美的话语为口径,致使亚洲以外的民众基本不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真相;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外传播致力于“举证控诉”,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仍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
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犹太人屠杀”事件。如李红涛和黄顺明在《“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一文中指出,无论是就大屠杀的史料发掘和公共讨论而言,还是从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播来讲,南京大屠杀都无法与犹太人大屠杀相提并论。⑨洪治钢则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强调“令人深思的是,有关德国纳粹大屠杀的文学作品,迄今已多如牛毛,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却少得可怜。很多中国的实力派作家都曾写过抗日战争,但都绕过了南京大屠杀。”⑩
2.政治因素在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京大屠杀事件天然具备重大的政治意义,关涉中日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我国历来主张区别对待日本广大民众与少数侵略者,如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关系处理不当,则容易损害中日民族感情,甚至引发矛盾冲突,不利和平发展。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极力摆脱历史罪责图谋“修宪”,进一步增强了事件的政治意义。因此,相较“犹太人屠杀”事件,南京大屠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所受的政治制约更大。
隋志强在《南京大屠杀叙事学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国大屠杀电影远远落后西方同类电影的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叙事机制对这一题材的影响太大,限制性太多。⑪李永东也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奥斯维辛大屠杀叙事可从人类、宗教、种族、人性、文明等角度展开,而南京大屠杀叙事则绕不开民族国家观念的表达。⑫
3.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应注重人文关怀
要扩大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全球的影响力,必须拓展对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人权问题而非中日民族矛盾符合各国的基本利益,能够有效突破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壁垒,为世界各国民众普遍接受。此外,以“人文关怀”为立足点,克服了原先传播主题浅层化问题,深挖大屠杀事件背后的运作机理则有利于加强对外传播的深度。
田怡指出,因为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无暴力以及思想自由等观点正是影片中探讨人性、赞扬人道主义精神、反思法西斯战争的思想基础,也是一种普世的价值标准。在各个文化场域不断疏离与融合的今天,把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影片中去,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跨越文化障碍的方法,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⑬陈晓红以西方拍摄的两部影片《南京》 《南京梦靥》为例,指出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超越了人生苦难、仇恨的视角,可能更容易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⑭沈峥嵘强调,传递真相,不是激起愤怒,而是以史为鉴,祈念和平,开创未来。是让人们听到和平的呼声,让人们感受到没有国界的和平的力量。⑮
总体而言,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难免存在不足。
1.限于现象剖析,未能深入至理论层面
从文献发表的刊物上看,超过70%的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文献发表在业务型而非学术型期刊,主要集中在《对外传播》等杂志,虽然实践性强,但学理性不足。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南京大屠杀事件传播的影响力,却局限于对传播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就事论事,未能有效地运用理论工具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对事物全局和本质规律的把握。
可采用“集体记忆”的理论工具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集体记忆”理论向来与传播问题关联紧密,互联网的发展又进一步拉近了二者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集体记忆”理论与史学为“天作之合”,多数历史学家运用该理论工具从“历时性”角度研究历史事件的传承与演变。
2.囿于传统思维,未能从受众角度进行思考
依据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受传者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传播效果如何,也必须通过受传者才能反映。然而,历年来学者的思维仍受早期“媒介强效果论”的制约,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的研究局限于传播者角度,仅凭传播者的动机和系列活动的方式便主观臆测传播效果,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将受传者模糊化为“应声倒地的靶子”,缺乏从受传者的角度研究传播活动是否真能发挥作用以及具体如何发挥作用。可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民族文化进行剖析,对比与我国文化的异同,找出对外传播的落脚点,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3.满足揭示问题,未能深入提出建设性举措
研究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虽然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犹太人屠杀’事件”,且部分学者强调要注重人性的反思和人文关怀,但仅仅提出概念,未能深入提出建设性举措。这主要源于历年来相关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某一具体案例,缺乏宏观、总体的把握,致使研究出现“零碎化”现象,不同文献间讨论的问题以及提出的举措缺乏必然的联系,并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应立足全局,对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的状况和思路进行梳理,把握整体趋势,进而发现不足并总结经验教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铭记和传播南京大屠杀事件,宣扬世界和平发展理念,学界必须积极配合业界开展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研究。
1.加强受众研究,掌握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
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终点,是传播效果显现的主要载体,也是传播活动的目标对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众地位逐步提高,受众研究理论日益普及和完善。国内学界于80年代涉足该领域。1981年5月,北京新闻学会副会长安岗在首次受众研究协会上发表题为《研究我们的读者》的演讲,为我国受众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受众研究向各领域渗透,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讨会,正式进入成长阶段。⑯
在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领域的研究中,要为提升传播效果出谋划策,必须加强受众研究,采用实证主义方法,通过发放电子问卷、视频产品在海外的播放次数以及外国友人的评论、转发行为等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国外受众对我国传播活动的反馈意见,以此修正我国传播理念和方法并用以指导传播实践。
2.加强媒介研究,适应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马歇尔·麦克卢汉、尼尔·波兹曼等为代表的学者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发展高峰,主要关注媒介演变对社会发展及人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研究进入全新的媒介环境,势必需要适度调整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依据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所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受众所感知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大众传媒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报道后所提示的环境。由此,国外受众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外媒体的报道“框架”。所以,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研究必须要加强媒介研究,可借鉴学者李红涛和黄顺铭发表的文献《“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的内容分析》,运用媒介记忆等理论工具、文本分析等定性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3.加强比较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服务传播实践
2017年9月7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犹太人屠杀基金会种族屠杀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沃尔夫·格鲁纳在“南京大屠杀与日本战争犯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加强南京大屠杀与日本战争犯罪的比较研究,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和发展路径。
卡尔·马克思曾指出不同事物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人类发展史上,南京大屠杀事件绝非个案。20世纪初的“亚美尼亚屠杀”事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犹太人屠杀”事件,均属于“人类浩劫”,也曾一度在传承过程中被世界“选择性遗忘”。所不同的是,后者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及时挽救了该段“历史记忆”。因此,我国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对外传播时,可以通过对比研究,理清“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犹太人屠杀’事件”的原因,借鉴经验总结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注释:
① 姜鹏、郑乔:《“二战时期”的媒体宣传与新闻选择——中、美、日三国报纸对“南京大屠杀”事件报道的比较分析》,《编辑之友》2015年第11期。
② 茹慧渊:《浅析美国对南京大屠杀报道变化的原因》,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③ 余霞:《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美、日、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④ 经盛鸿、开云:《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与利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 赵艺毅:《日本报纸在南京沦陷前后的报道研究——以当时日本四家主流报纸为例》,广西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⑥ 江苏省委外宣办:《让南京大屠杀史实真正成为世界记忆——〈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法国的思考和启示》,《对外传播》2016年第12期。
⑦ 王书川:《从“被遗忘”到“被关注”再到“成为人类记忆”——南京大屠杀的媒介传播过程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⑧ 佘庄墅:《大众传媒对历史事件报道的“浸透效果”》,《新闻前哨》2017年第5期。
⑨ 李红涛、黄顺明:《“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⑩洪治钢:《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化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杀〉 〈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
⑪ 隋志强:《南京大屠杀的叙事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⑫ 李永东:《小说中的南京大屠杀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⑬ 田怡:《南京大屠杀题材类电影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⑭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以南京大屠杀影片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⑮沈峥嵘:《我们要告诉记者什么?——“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报道中记者责任的思考》,《传媒观察》2004年第6期。
⑯ 胡翼青:《科学主义的困顿:对中国受众研究30年的反思》,《西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