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实验小学 邓兴旎
我国小学语文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教学从190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从“听说教学”发展而来,到2000年新的小学语文大纲颁布,其中将原小学语文大纲中的“听话、说话”统一改为“口语交际”。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沿用“口语交际”这一说法,并且把它继续推进。
首先,听说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项交流,它只在教师与某一学生的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进行,其他学生处于局外的地位。而口语交际教学中不仅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了多向(双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教师在不同的活动中充当的身份也有区别,“听话、说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是组织者。“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形象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一位参与者,因为这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行为中,需要教师设置一个人人都有话讲的话题,共同参与的成员不仅有教师,还有生甲、生乙、生丙等,教师只是诸位参与者中的一员。
其次从活动的目的来看。口语交际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适应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对象和情境,抓住对方的说话的主旨,判断对方说话的立场和意图,恰当使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注重文明的语言和态度,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听说教学只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说得好不好,语句通不通顺,更像是选词造句的训练。如教师评价“说得很好,用词很恰当,语句很通顺。”
再次从是活动内容及形式来看。口语交际活动是交际活动,它的话题来自生活,如上例讲的是学生“我”的业余生活中发生的事,这个话题与生活相结合,同时这个话题又是呈开放的形式,活动是在动态形式进行,教师很难预设整个过程。而听说教学如上面的例子一样,它的话题更多的是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画面进行描述,它其实脱离了生活,不是一种交际活动,往往以看图说话的静态形式进行,当然对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训练他们话语的准确性也未偿不可。
最后听说能力是借助口头言语接受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而口语交际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机敏。“口语交际能力”与“听说能力”相比,它具有动态性、情境性、规范性、综合性、简约性、实践性等特点。
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也包括双向交流。在单向表述时,说话人不仅要考虑如何出口成章、言之有理,同时还要注意根据昕话人的反应调整话题,而双向交流中听说双方的角色不断互换,凭着对对方言语的理解。作出恰当的反应,使话题在交互式交流中,在双方的配合下逐步推进,达到交际目的。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所有的口语交际活动都是面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因此交际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言语交流,说话看人、地、时,合乎分寸;第二交流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灵活采用各种交际策略,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话题等。
人们在交际活动过程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在口语活动中,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做到无语病,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对于言语行为来说,完成口语交际必须有多种系统参与,如思维、语言、心理、情感、态势、语境等,各种系统互相配合、协调—致才能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口头语言能力、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等素质也会影响口语交际的效果。
“简”为用语简略,“散”为结构松散。在口语交际尤其是双向交流中,这两点尤为明显。一方面受时空限制,交际者来不及组织复杂的长句;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境中,交际双方往往可以依赖体态、表情、语境等因素会意,无需多费口舌。
口语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它的话题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它的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区别,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也“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与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