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
宋仁宗嘉八年(公元1063年)春节,苏东坡在陕西当地方官,不能回乡与父亲团聚,为抒思乡之情,曾经写诗三首,分别为《馈岁》《别岁》与《守岁》。诗前有一段小序: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
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宋朝四川人过年有馈岁、别岁、守岁之风。所谓馈岁,是亲邻之间互送年礼;所谓别岁,指亲朋好友互请赴宴;所谓守岁,指的是除夕一夜不睡。
事实上,非但四川有守岁之风,宋朝各地均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谁来守岁。就宋朝大部分地区而言,除夕守岁的规矩都是小孩值夜而大人休息。如《武林旧事》云:“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新编醉翁谈录》云:“是夜(除夕),京师民庶之家,痴儿女多达旦不寐。”小孩子兴高采烈,围着火盆放鞭炮、吃甜食、耍铜钱,熬一个通宵,他们的父母却无需如此,尽可以早早地上床休息。
如此奇俗看似不合情理,实则大有学问。第一,小孩子盼望过年,喜欢过年,吃完年夜饭,兴奋劲儿刚刚开始,如果勉强他们上床睡觉,未必能成功。而大人们在此之前整日奔忙,為过年操劳了好些天,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四处拜年和迎送宾客,除夕应该好好休息。
第二,新正拜年,规矩颇多,小孩子不懂。非但不懂,还喜欢七嘴八舌,上蹿下跳,给大人添乱。为了不让他们添乱,最好让他们大睡一觉。怎样才能让他们大睡一觉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诱导他们去守岁。
第三,大人出门拜年,小孩会闹着跟随,而凡有小孩跟随,被拜的一方遵照礼节必须给孩子压岁钱。如此一来,拜年的一方不像是纯心拜年,倒像是带着孩子到处跟人讨红包,颇有瓜田李下之嫌。为了避嫌,外出拜年最好不带孩子。可是如果不带孩子,孩子会哭闹,怎样才能让他们不哭闹?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让孩子熬上一宿,第二天呼呼大睡。
第四,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朝廷解除禁令,官街两旁用红漆木栅栏隔离出一眼望不到边的玩具摊、糖果摊、小吃摊,对孩子的诱惑极大,假如大年初一出来玩耍,必定跟父母闹着要钱买东买西,使大量铜钱迅速吻别父母的钱包。为了保住钱包里的铜钱,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让孩子守岁,第二天起不了床。
不过宋朝人很含蓄,绝对不把这四条“好处”明明白白解释给孩子听,他们只是三百年如一日地坚持向孩子传播一条民谚:“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冬至头天晚上不睡觉,能让爸爸长寿;新正头天晚上不睡觉,能让妈妈长寿。我的小宝贝,你想让爸爸妈妈多活两年吗?想。那还不赶快守岁去!
选自《北京青年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