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跟一位做职业规划师的朋友聊天,她说,如果将这三年来自己回答过的问题统计下来,出现频率最高的,无非是一个疑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怎么办?
我很好奇她会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告诉他们先做好手头的事儿呗,说不定做着做着就爱上了。”她笑笑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想要去创造一个爱好,只是站在原地等着,等着爱好像馅饼一样从天而降。”
有个读者在公众号后台给我留言:“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每天工作都提不起精神,怎么办?”
他毕业两年,在一家本地的小报社做记者,薪水不高也不低,整个人也同这个职位一样,尴尬地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阶层中。
他想要变好的欲望那么强烈,以至于他用了五个感叹号来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甘心,混吃等死的不情愿,以及,不知所措。
我问他:“你从事文字行业,应该有很多自己的作品吧,可以选一些得意之作,找机会跳槽啊?”
他十分为难地回答:“其实我也没什么作品,每天写新闻稿都是套路,没深度没温度,拿出去也没人看的上。”
他告诉我,自己每次的采访稿基本都是照着模板,罗列一些数据和事实,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草草写成,他很喜欢某家媒体一位编辑的文风,但自己肯定达不到那位编辑的水平,所以只能写一些口水文,完成交稿任务而已。
“你都没试过,怎么就知道自己写不到那个编辑的水平?”
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因为人家是真心喜欢这行啊,我又不是,对一件事没有热爱,当然做不好。”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呢?”我问。
他秒回我:“因为做不出什么成绩,所以觉得这一行很无聊。”
这像是一个带着魔咒的怪圈:我不喜欢——我做不好——我更不喜欢——更做不好。
在找不到自己的热爱和擅长时,我们常常会归咎于“自己见识的太少”,但其实,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见识过很多行业和领域。
你的人生不是狭窄,而是太浅了而已。
知乎上的大V曾经讲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这个时代,兴趣爱好是一件被过分美化的事,它常常被当作是激情、活力、坚持,乃至成功的代名词,以至于当有些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够好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我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其实并不是兴趣爱好本身,而是它所能带来的东西,我们总想用兴趣爱好来换点别的,比如成功,比如名望,比如与众不同。
总是将“爱好”“天赋”等词挂在嘴边的人,通常都有以下这种想法:XX做得好,是因为他有天赋,这件事不是我的真心所爱,所以我才一直做不好,等我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我也会变得很厉害。
我们往往太过看重“爱好”的力量,然后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整状态,一路奔波寻找,却往往忽略了,爱好如同完美的恋人一般,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想要真正得到它,需要痛苦的尝试和磨合。
我大一时曾经非常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觉得英语本应该只作为工具,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华而不实,这年头,就连北京街头的大妈都能说两句英语,而我却要将四年的时光浪费在这门“人尽皆知”的学科之上。我几乎是以抗拒的态度过完了第一个学年,做了很多跟本专业毫无联系的兼职并自以为是在体验人生。
一次,跟一位学霸学姐聊天时,我毫不掩饰地吐槽了自己对这个专业的不满,她听完很惊讶地问我:“难道在你眼里,学习英语专业就是在大街上跟外国人搭讪几句,电视里出现英文字母的时候给家人提供一下翻译而已吗?”
“你觉得这个专业没意义,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着要学好,总是停留在门外汉的水平,当然无聊。”她说,“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你先试着好好学一学,或许就会喜欢上它了呢。”
反正也没别的事可以做,不如试试看。那个寒假,我听写完了整整十季《老友记》的剧本,刚开始的时候每十秒需要点击一次暂停,逐渐到一分钟,三分钟,再到后来,可以通过速记法连续听写十几分钟的内容。
大二的时候,我被老师推荐给一个美国老板做陪同口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喜欢上自己的专业。那年我19岁,带着耳麦手心冒汗地坐在西装革履的老板身边,居然真的生出了一种奇妙的自豪感。
而我的很多同学,依然如同大一时的我一样,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意思也没有前途,抱怨着“我没有语言天赋”,跟各种各样的机会失之交臂。
或许“凑合”与“爱好”的分界点,跟热爱程度无关,而是业余和专业的差异。当你的水平泯然于众人,无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便很容易心生倦怠。可是当你做的这件事可以让你区别于他人,可以为你带来一些实际上的名利或是认可之后,它就很容易转化成为爱好。
有时,我们不是因为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而是因为做好了某件事,而慢慢喜欢上了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