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蕾,李文良,毛 立,许宝军,唐朝忠,杨 恒,郝 飞,张纹纹,邵 坤,李华春,江杰元*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的一种通过媒介昆虫(如库蠓、伊蚊等)传播的非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1]。BTV属于呼肠弧病毒环状病毒属病毒,目前已确认存在至少27种血清型[2-3],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和牛等,反刍动物亦能呈现隐性感染。其以库蠓为媒介进行传播,能传播该病的库蠓在我国有4种,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大部分省区,云南、广东、广西、湖北、安徽、四川、内蒙古、河北、江苏和辽宁等省均检出BTV血清学阳性动物[4-9]。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国际动物贸易的逐年增加,蓝舌病在全球范围内有扩大流行的趋势,对畜牧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江苏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夏季炎热多雨、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适合库蠓等多种吸血媒介昆虫的滋生和蓝舌病的传播。但是,自1989年报道该病病例以来,尚未有蓝舌病病例和病原分离的报道。为了解BTV在江苏的流行情况,笔者在之前的研究中对江苏部分地区牛、羊血清样品进行BTV抗体检测,发现在江苏某些县市存在较高的抗体阳性率,并通过设置阴性小牛作为监控动物监测血清学抗体转阳的试验证明BTV感染的存在[8]。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对2014~2016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羊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统计流行病学数据,并在监测监控点设置阴性羊作为监控动物,同时采用灯光诱捕法捕捉监测点蚊蠓,监测2014~2016年度BTV抗体和蚊蠓数量的变化趋势,以进一步了解江苏省蓝舌病血清学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预警预报及防控提供科学资料。
羊血清样品随机采自江苏省9个市的规模化养殖场及农村散养户,共419份,置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采集时间为2014~2016年。
血清样品用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提供的BTV C-ELISA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抗体检测。
根据之前的血清学调查和分析,选择盱眙县桂五镇某养殖户作为监控点,投放BTV阴性山羊5只,与监控点养殖户羊混群放牧,不使用杀虫药。分别于2014~2015年、2015~2016年、2016~2017年 3个年度,每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11月~次年4月每月采血1次,收集血清,采用1.2所述方法检测学血清中BTV抗体,根据监测结果分析BTV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
采用灯光诱捕法捕捉蚊蠓。利用国产“蚊博士”牌捕蚊器进行改造,加一个蠓笼防止库蠓飞出。将改造好的捕蚊器挂在羊圈的合适位置。库蠓和蚊的成虫往往在日出前和日落后的活动最频繁,故将捕蚊器的工作时间段设置为日落前1 h至日出后1 h。收集虫盒内的虫子时,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将虫盒旋转拧下,将虫盒放入-20℃冰箱20 min,将虫子冻僵,再倒入平皿内置于4℃冰箱中,待运输分拣。捕捉蚊蠓时间自2014~2016年的5~8月份,共计12个月。
采用BTV 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9个地区共419份血清BTV样品,总体阳性率为7.2%(30/419)。统计分析各地阳性样品数量和比例(表1),发现徐州、淮安、宿迁、扬州均能检到BTV抗体,其中淮安市阳性率最高,为24.6%(16/65),其次为徐州和宿迁。此结果与之前的检测结果基本相符[8],从地理上判断,发现BTV抗体阳性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中北部。
表1 江苏省部分地区BTV抗体检测
BTV C-ELISA试剂盒检测监控点采集的山羊血清,检测结果见图1。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每年自6月开始,羊BTV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结果,至12月,监控羊群检测全为BTV抗体阳性,且BTV抗体水平稳定直至监测结束。只有2014~2015年度,直至次年1月份才有一只羊转阳。
采用灯光诱捕法在监控点捕捉蚊蠓,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每年6月份开始蚊蠓数量开始激增,7月份蚊蠓量达到高峰。2014年蚊蠓数量明显偏少。江苏省2014年6~9月份的气温持续偏低,尤其是8月6日~9月16日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这些气候因素可能影响了蚊蠓的活动。
我国对动物虫媒病毒包括BTV的研究相对滞后,对BTV的分布、流行情况及变化规律缺乏系统的研究。自1979年张念祖等在中国云南省师宗县首次发现蓝舌病并成功分离到病毒后,在1983~1993年间,湖北、安徽、广西、四川、山西等地先后报道了该病,但之后鲜有研究报道。受全球气候变化及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蓝舌病呈现出向北方、高纬度蔓延的流行趋势。因此,有必要对BTV流行分布情况进行监测。
图1 监控动物抗体消长曲线
表2 监控点蚊蠓捕捉数统计 只
江苏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虫媒滋生和疾病传播。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内9个市现有羊群进行蓝舌病感染血清学调查。调查的羊群未接种过BTV疫苗,所以血清阳性率能够反映其自然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9个地区共419份血清样品中BTV样品阳性率为0~24.6%,总体阳性率为7.2%(30/419)。此结果基本与之前的检测结果相符[8],这说明部分地区存在BTV感染,但感染程度有差异。从地理上判断,发现BTV抗体阳性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中北部。
根据先前的调查结果,选择阳性率高的盱眙县某养殖户作为监控点,该地为丘陵山区,靠近洪泽湖,且附近有水库,有利于虫媒病毒的传播。牛、绵羊、山羊感染BTV多为持续性或隐性感染,往往不表现特征性临床症状,这给BTV流行病学监测与防控带来困难。在高阳性率地区投入BTV抗体阴性动物作为“监控动物”或“哨兵动物”,通过监测监控动物感染情况可以评价BTV流行情况。本研究发现2015~2016年度和2016~2017年度,每年自6月开始,羊BTV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结果,至12月监控羊群检测全为BTV抗体阳性,且BTV抗体水平稳定直至监测结束。BTV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传播,库蠓的活动季节大致在5~10月间,其生活史正与监控羊群BTV抗体转阳的时间相吻合。监控动物BTV抗体全部转阳,而且BTV抗体抑制率趋近稳定,说明了该地区存在BTV感染,且通过媒介昆虫互相传播流行普遍,这也与血清学调查结果相符。只有2014~2015年度,直至次年1月份才有1只羊转阳。同时通过对监控点蚊蠓的捕捉和分类,发现2014年蚊蠓数量明显偏少。库蠓的孳生常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库蠓成虫平时隐蔽于或者多栖息于树丛、杂草等避风、避光处,下雨时不活动。当温度、光照适合且无风时,成虫即成群飞出[10]。江苏省2014年6月到9月份的气温持续偏低,尤其是8月6日~9月16日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这些气候因素可能干扰了库蠓的活动,从而影响了蓝舌病的发生。
本研究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2014~2016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羊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统计流行病学数据,获得了可信的流行病学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羊蓝舌病近年来在江苏的流行情况。并于2014~2017上半年度在监控点对监控动物的BTV感染情况进行定点监控,发现在库蠓活动高峰时期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BTV的感染可能有严重干扰,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蓝舌病等虫媒病提供科学依据。
[1]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Sun E C,Huang L P,Xu Q Y,et al.Emergence of a novel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 China 2014[J].Transbound Emerg Dis, 2016, 63(6): 585-589.
[3] Savini G,Puggioni G,Meloni G,et al.Novel putative Bluetongue virus in healthy goats from Sardinia, Italy[J].Infect Genet Evol, 2017, 51: 108-117.
[4]覃绍敏,白安斌,吴健敏,等.广西山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及流行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33(1):28-31.
[5]王慧,覃岚,尹鑫,等.2012年贵州羊蓝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1):52-56.
[6]吕敏娜,林丽琴,陈琴苓,等.广东地区蓝舌病流行病学初步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37(7):499-501.
[7]林丽琴,吕敏娜,孙铭飞,等.广东某奶牛场蓝舌病病毒分离株血清型与基因型的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5,45(6):615-621.
[8]毛立,李文良,杨蕾蕾,等.江苏省部分地区牛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及监控[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784-2787.
[9]张胜男,李华春,朱建波,等.2015年内蒙古地区蓝舌病及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型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38(12):939-943.
[10]虞以新.中国蠓科昆虫[M].第 2卷.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81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