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丽,耿宏旭,郭杏花,贺小武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2470)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1]。AMI一旦发生,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心室发生重构,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最终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2]。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够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症介质释放量,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3]。在临床上以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效果最好,但国内对于两种药物治疗AMI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并不深入,本研究通过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AMI患者血脂、炎症指标、心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对AMI的诊断内容[4]。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男58例,女32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0.17±5.06)岁。研究组男57例,女33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22±5.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0,规格:10 mg/片)10 mg,qd;研究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25,规格:10 mg/片)10 mg,qd。两组疗程为6个月。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脂的相关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另外,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管舒张功能(FMD)。
两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s± s,mmol/L)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s± 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TC TG LDL-C HDL-C对照组 治疗前 2.23±0.41 5.46±1.13 3.51±0.67 1.31±0.26治疗后 1.67±0.35* 4.34±1.02* 3.03±0.53* 1.62±0.37*研究组 治疗前 2.21±0.46 5.52±1.16 3.37±0.65 1.29±0.23治疗后 1.22±0.82*# 3.26±1.81*# 2.65±0.52*# 1.85±0.39*#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IL-8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而LVEF及FMD水平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脏功能变化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44%(4/90)和7.78%(7/90),研究组不良反应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3/90)和5.56%(5/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他汀类药物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的活性,阻止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过程,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量,加速血清中胆固醇的清除,下调载脂蛋白的合成量[5]。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而且能够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炎性细胞浸润,改善心脏功能等“多向性效应”[3,6]。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强效的调脂药物,可以直接进入细胞核内发挥药效,起效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增加了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促进LDL的吸收和分解代谢,抑制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肝合成,由此降低VLDL和LDL微粒的总数,同时瑞舒伐他汀可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心肌血流灌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改善心脏功能[5,7-8]。研究结果中,两组治疗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脏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能够有效改善AMI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和心脏功能,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佳,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无差异,这与周云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AMI,但依然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够有效改善AMI患者的血脂、炎症反应及心脏功能,瑞舒伐他汀的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
[1] 李连冲.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85-86.
[2] 周云,渠乐,朱小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390-1393.
[3] 张胜.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1):60-6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摘登)[J].新医学,2006,37(1):46.
[5] 孙平,侯东彬,邱静,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8):1893-1898.
[6] 赵文艺,胡中耀,任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近期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99-102.
[7] 陆振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11):40-42.
[8] 吴萃荣,王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3):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