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镇 林志宏
陈如,1908年生于陆河县新田镇(原陆丰县碣石溪)湖坑村。其兄陈石妹1923年担任碣石溪农会主席,1927年担任碣石溪苏维埃政府党支部书记,1933年被敌人抓捕后杀害。受兄长进步思想的影响,陈如于1928年参加了红军赤卫队,1929年正式编入红军第49团一营七连,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编入苏维埃政府常备队,在上级领导杨其珊、范照南的带领下,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顽强的战斗。1931年革命挫折期间,根据党的工作需要,陈如开始转为地下战线工作,先后担任军事通信员、交通站长等职务。
1947年,海陆丰处于国民党统治白色笼罩中,共产党的革命活动被逼秘密进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如传递情报、护送革命同志等,都靠秘密建立的地下交通情报站,由交通员秘密联络完成。在这种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地下交通线是党组织的生命线,挑选地下交通员必须物色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严守组织纪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机智勇敢的优秀人才。1947年11月,在东江纵队东北大队叶左恕、郑万生、彭坚等同志的领导下,新田区碣石溪乡(今新田镇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在湖坑村建立起来了,即东北大队峨眉情报交通站。党组织选定参加过长期革命斗争,政治思想好、有胆略、敢担当,对党忠诚可靠的老红军陈如为情报交通总站长,安火进、陈丰等协助情报工作,并吸收叶佐顺等多名同志担任情报交通员。
峨眉交通站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情报交通线路也比较复杂,其交通线路包括河口昂塘线、上护线、参城线、海丰上岗田线等。为了避开敌人的哨岗,峨眉站交通站传送情报不得不翻山越岭,隐蔽进行。如送情报到海丰上岗田不得走大路,只能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经江西坑、湖杓顶,翻过横担杆山脉,穿过矿凹山谷,越过贼扎营再走一段山路才到上岗田;再如,必须越过几座大山巴才能把情报送到高潭、中峒、朝面山。故流传一句“翻山涉水日煎熬,穿过多少禾杆鞋。”陈如带领的交通员每天都有任务,每天都要跑腿赶山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陈如等同志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经常饿着肚子,冒着严寒酷暑传送情报,保证完成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当地群众还为交通员编了句顺口溜:“革命成功,跑死交通。”,既对交通员的忘我贡献点赞,又对他们的地下工作之艰辛表示同情。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如带领峨眉交通站的交通员们秘密开展工作,传递情报信件,了解情报,护送革命同志等。为了确保传递重要情报和文件万无一失,陈如严格按照要求交通员用代号传送情报,万一被敌人抓捕,要保证信件决不能落在敌人手里。假如到了最危急关头,信件能烧毁即烧毁,来不及烧毁就吞进肚里。时间就是生命,军机一刻不能延误,传送急件、特急件时,交通员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秘密送达。当时,为了革命的胜利,陈如等交通员坚定一个信念:“同志们的性命全都掌握在交通员的手里,即使半夜刮大风下大雨也要安全快速送到。”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地下党组织和部队领导需要转移时,交通站要做好掩护护送。有时候,部队突然转移地点,交通员就必须跟踪寻找部队,从而保证同志们的安全,这也是峨眉交通站同志的一项重要任务。
1947年4月,东江纵队在惠阳某地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在激战中部队失散。在敌人追赶下,36位(其中8位女性)向山区撤退,下午约5时许进入碣石溪湖坑村。紧急中,陈如、陈模带领战士,在乡亲们的配合下,迅速把战士们转移到径隆窝旧矿石洞里。同时,为了迷惑敌人,陈如机智地把鞋子踩湿水,在北潭过河石头上踩上一串鞋印,脚步方向指向相反的新田墟方向。不到10分钟时间,敌人气势汹汹地追到了,他们看见石头上的鞋印,果然上当,径往新田墟方向追去。随后,陈如、陈模等人,送来饭菜给又累又饿的战士们吃,等他们恢复体力后,又护送他们往河田墟方向归队。一路上,陈如安排几位交通员前面探路,自己和老红军安火进带领几位交通员护送,躲过敌人的拦截,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把36名战士安全地护送到河田墟部队驻地。
1947年,陈如接到上级指示,要求成立“小鬼队”(即小孩子送情报队),因为由小孩子送情报目标不大,容易麻痹敌人。当时,村民都不太愿意送自己的小孩去当“小鬼队员”,但是陈如却让自己的儿子陈碧带头参加“小鬼队”,去河口认路、认接头人,同河口的“小鬼队员”朱红训等人一起工作,使一些重要情报及时送达各情报站。村里的村民看见陈如站长以身作则,让自己的孩子做“小鬼队员”,他们都深受感动,并纷纷积极配合,鼓励自家小孩参加“小鬼队”,为情报传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如担任交通站长后,付出不少汗水来熟悉路线,并且练就了机智勇敢、见机行事的本领,先后多次骗过敌人检查和躲过敌人的追捕。
1947年12月的一天,陈如接到上级任务,要将情报送到海丰县朝面山联络点。陈如将部队情报藏在破斗笠里,沿着山路向海丰方向赶去。谁知,刚好遇到国民党一小分队到山上巡逻,前面已无去路,退回湖坑又怕延误了情报。眼看敌人巡逻队将近,在这万分危急关头,陈如为保护情报,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纵身跳下路旁悬崖,幸亏给树丫挂住,人摔下来没有大碍。随即,陈如另辟小道,克服重重困难将情报送至朝面山联络点,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重任。
1948年10月,陈如到陆丰县黄塘税站取税款及信件,他和刘真、刘灵、刘伙、刘强四位同志一起回到海陆丰分水岭土“打乱岗”时,发现山凹前面约70米处有一股国民党部队。陈如立即命令同志分散撤退,刘真等四位同志往丰田山上撤退,为了保护战友,陈如便往下山窝沟奔跑,把敌人注意力吸引过来。敌人部队马上追赶上来,并用机枪步枪乱扫,子弹像雨点般从陈如头上飞过。跑了一段山路,陈如发现山沟里有一处水冲洞,里面刚好能藏一个人。他就钻进洞里,身上多处流血都无法顾及,一心只想保护身上所带信件和税款,敌人在附近乱扫了一个多小时便离开了。陈如见敌人已走远才爬出山沟,不顾被荆棘划破多处伤痕和极度饥饿,喝了几口山沟水,带着信件和税款现金,绕山路跑回参城,将信件和税款完好无损地交到游击队长彭坚同志手中。
地下交通站工作极为艰苦,陈如和其他交通员从来没有什么报酬,甚至还要自付费用,还要自家办伙食接待来往同志。1949年7月,当时任国民党陆丰县长兼保安营长的钟铁肩,侦知我新一营从河田开赴他的家乡罗輋,以为只有一个营,梦想打掉新一营。便纠集了敌196师一个美武装备营和他的保安营共600多人,分东南两路气势汹汹进攻我部,罗輋战斗爆发了。当时,陈如被应急安排到担架队,担任救护伤员的任务,叶佐顺担任通讯员工作。到下午黄昏时分,战斗打响了,在陈如带领下,担架队十分艰难地救出了100多名伤员,并迅速将伤员送到湖坑村进行紧急救治。当时,湖坑整个小山村都躺满伤员,情景十分悲惨,有的伤员伤势过于严重,被痛苦折磨时要求战友帮忙给补枪,但马上给陈如制止了。陈如边做这些伤员的思想工作,边与叶佐顺等同志一道将轻伤员转送到上护民运队区医院救治,伤势重的伤员则留在湖坑村即时抢救。在伤员休养治疗期间,陈如一直将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悉心照顾,把自己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拿给伤员吃,请来理发人员理发。在陈如的带领下,当地群众都主动将房屋让给伤病号住,村里的猎户常打到山猪、山羊给战士们食。当地妇女还经常邀请10多位女卫生员和文工团成员到自家吃客家茶,教她们学习擂客家油茶,客家人热情好客,红军战士深感欣慰,斗志昂扬。
在陈如担任峨眉交通情报站站长期間,国民党强迫实行“保甲制”,施行“五家联保,三家通匪,五宗同罪”政策,手段非常卑鄙恶劣。在这种白色恐怖笼罩下,胆小的人则明哲保身,任由国民党反动派胡作非为。但是,陈如没有被吓倒,他始终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有红军战士来到湖坑村,他就将家里的粮食送给战士吃,将家里的房间让给伤员病号住。罗輋战斗中的几位伤员,就在陈如家里住上了一个多月,完全养好了伤才离开。当时,就有好心人问陈如:“你参加闹革命,家庭损失很大了,不参加革命就没有饭吃吗?”陈如笑着回答道:“干革命就有付出,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就要坚持到底。革命胜利全国解放了,大家才有好日子过。”陈如还向乡亲们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用真情打动了乡亲父老,得到了乡亲的拥护和配合。后来,在热情的鹿湖陈家族人以及百姓的配合下,陈如带领队员克服缺粮等种种困难,靠几十条扁担到周边地区,为东北大队400多名战士解决了吃饭问题。
由于陈如工作成效显著,1950年被选为吉溪乡贫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 1951年,陈如被陆丰县评为“革命英雄模范”,并作为广东省革命老根据地“革命英雄模范”代表,跟彭湃的母亲周凤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52年参加陆丰县土改工作队,进驻新田屯寨等地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53年被评选为粤东优抚工作模范,赴惠阳地区开表彰大会接受荣誉奖章,同年调配到新田供销社工作。1955被分派到吉石溪(西禾田)搞“互助合作”建立高级社牛牧场,任场长主管全镇联营小农经济。1957年参加全区“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982年,74岁的陈如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