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献
我一直怀揣着一份“教育理想”
1996年,带着“教育不应该这样”的怀疑,我从家乡辞职来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一所学校;2000年,带着“教育不应该这样”的迷茫,我自费到上海建平中学,师从冯恩洪校长学习现代学校管理;2003年,带着对“教育不应该这样”的清醒认识,我到一所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开始理想教育的实践探索。之后,我先后被任命为省示范初中校长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2013年,带着“教育不应该这样”的坚定信念,我辞去原有的工作与职务,与一批有着共同理想的伙伴们一起创办了“东方理想学校”,坚定地行走在探索理想教育的道路上。
我深知,要真正走出一条教育新路,必须在一所学校坚守10年、20年、30年;我深知,教育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要抵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我更深信,我的教育理想,不只是我个人的,而是全社会对教育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的共同理想。
一、现实呼唤“理想”
今天,我们看到的教育现实与理想教育相去甚远。社会用同样的标准,“克隆”同一模样的学校;学校用同样的尺度,培养标准化的学生。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眼前轻长远,以牺牲师生健康为代价,以压榨师生时间求效果。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低下,中学一毕业即“解放”,大学一毕业就“失业”。
我邻居家的小孩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大学毕业近两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据了解,这孩子除了“成绩好”,其他什么也不会,每次应聘面试总是无法通过。这时,家长才想到要给孩子“补一补”综合素质。
我身边有六个这样的家庭——为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长们联合制定了家庭培养方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带着六个孩子一起活动,进行综合素质提升与能力拓展。
鄰居家好学生的“失业”与六个家庭的行动均非个案,它提示我们,社会呼唤理想教育,家长期待理想学校;学校教育不改变,学生的成长环境就难有根本性的改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办一所“理想学校”,让孩子们在“理想园”里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学校的“三大理念”: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科学自主—突出“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长为本”的思想,主张“遵循规律与尊重主体的统一”,通过唤醒自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校科学、自主、长远地发展。
管理理念:尊重、解放、引领、服务、激励——管理不是对立,是尊重;不是压制,是解放;不是观望,是引领;不是指派,是服务;不是惩罚,是激励。管理的意义在于帮助师生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育人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孩子都要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与成长方式,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并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学校的“三大标准”:
“一个不能少”:尊重孩子的天性与成长规律,用心、用爱呵护孩子,静待花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三年一盘棋”:整体谋划,体系布局,使孩子拥有“更好的习惯、更强的责任、更宽的基础、更足的后劲”。
“五力齐发展”:把孩子们培养成具有“精神活力、实践能力、发展潜力、抗挫毅力和团队领导力”的未来精英,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幸福、全面成长。
四、“理想”正在行动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很美好,社会的现实很残酷。有人说,一所学校不重视分数,就活不过今天。甚至有人说,教育与教学是一对矛盾,重视教育,就会影响教学。
理想和现实真的对立吗?教育与教学真的矛盾吗?我们能否找到一条既能发展素质又能提高分数的理想之路?
几年前,我在重点高中当校长时,每到高考备考的最后一个月,我都会坚持实施几个“惊人之举”:一是重视精神激励;二是保证学生的睡眠与运动;三是禁止教师进课堂讲课,把时间全部还给学生自学。结果,那几届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升。这是为什么?理想的教育,不是对教学质量没有要求,而是取得教学成绩的方法更策略、更科学,对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全面的认识。请看我们在“理想园”里是怎样探寻理想教育之路的。
1.确立人生理想,点亮星星之火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要从“点火”开始。在东方理想学校,我们将理想教育与励志教育作为教育的第一步。
制作理想卡,为人生“点火”。我校学生入学后,都要完成一项“规定动作”——制作理想卡。学生在独立思考、深入调研与反复沟通的基础上,填写理想卡,内容包括“我的理想”“实现步骤”“年度目标”“我的誓言”等。该卡一式三份,一份公开展示,一份本人保存,一份学校存档。我们制作理想卡的目的,是让学生播下理想的种子,为他们的人生“点火”。
征服一座高山,为成长“点火”。每年的3~4月份,全体师生都会攀登台州境内的一座高山。通过登山,孩子们体会着“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他们认准目标,挑战自我,学会坚持,永不放弃。站在高山之巅,师生们尽显壮志凌云之气魄。我们组织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点火”。
“迎新年·话理想”,为新年“点火”。每年12月份,学校都要举行“迎新年·话理想”活动。每个孩子都要发表公开演说,剖析个人特质,明确发展方向,评价成长得失。我们以积极的方式,传递着“再大的梦想都可能实现,再小的梦想都值得尊重”的信念,畅谈理想,憧憬未来,为新年“点火”。
成长报告会,为每月“点火”。学校每月都有一场成长报告会,由学生、老师或社会人士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让学生与榜样同行,向阳向光向善,获取正能量,让思想在分享中擦出火花,为每月“点火”。
一部好电影,为每周“点火”。美好的一周,从一部好电影开始。学校打造的“教室里的电影院”,让优秀电影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田,激发学生成长的原动力,为每周“点火”。
2.优化学习方式,建立学习“双通道”
“怎么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教学,好比是“教师开车,学生坐车”,车子怎么开、开到哪里都是教师的事,学生只是被动的“乘客”。理想的教学,是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学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开车”。
我们主张建立学习“双通道”,让学生变“被动坐车”为“自己开车”,进而学会自主学习。
通道一:阅读-思考-表达(个体学习阶段)。通过“阅读-思考-表达”这条主线,建立个体与外在世界(知识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
通道二: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合作(合作学习阶段)。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分享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通过这条主线,建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
孩子们在“双通道”学习中,阅读思考,多维对话,交流质疑。个体学习的“静”,合作学习的“动”,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知识因发现而得以重构,智慧因对话而得以提升。
实施“双通道”,要做到“归本还原”。“歸本”,即回归课本。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基于“课本”的阅读、思考与表达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超越“课本”,引入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程内涵,进行拓展学习。“还原”,即回归真实情境。教师把学生引入学科学习“现场”,变“读死书”为“读活书”,将书本中僵化、静止的知识,变成灵动、鲜活的现实体验。
校园“百草园”活动。孩子们结合科学学科知识,每人在校园里种植一盆植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与亲身实践,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的全过程,感受科学的魅力、栽培的乐趣、付出的幸福和收获的喜悦。
“走进现场”游学活动。我们将初中课本中涉及“北京”“西安”等地的内容全部提取出来,进行课程整合、开发,由各科教师利用假期将课堂直接“搬”到现场。孩子们在故宫学习《故宫博物院》,在圆明园学习中国近代史,在天文馆学习“地球与宇宙”。游学活动改变着我们的课程观、教学观与人才观。
3.充分尊重信任,凝聚理想之师
很多人认为,教师队伍建设要靠抓、靠管、靠考核。而在东方理想学校,我们主张用尊重与信任呵护教师团队,凝聚理想之师。
东方理想学校平时不统一组织考试,就连期中考试的命题、批改等也全部交给教师自己来做。一开始,有不少教师对学校不按成绩给教师排名感到无所适从,但慢慢地,教师们理解了学校的用心,结果是,教师们以加倍的努力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作为学校管理者,我相信,学校给教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教师才能看到鲜活的生命,才能看到比分数与名次更重要的东西。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采取“底线+自主”的管理方式。“底线”就是教师要认同学校的价值观,坚守基本标准;“自主”就是教师在认同学校价值观的前提下,自主地、创造性地工作。在东方理想学校,我们要求教师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自主发展项目。
例如:M老师是同行公认的好教师,课上得行云流水,十分精彩。来到东方理想学校后,她对“回归教育本真”有了一定的认识,慢慢意识到,尽管自己驾驭教学的能力很强,但“我的眼中只有自己”,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必须“下决心改变了”。现在,她的课,师“无为”而生“有为”,从教师的精彩变为学生的精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M老师还选择了“大阅读指导”作为自主发展项目,带领全组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成果显著。2014年,她成为在东方理想学校评上的第一个特级教师。
探索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理想,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深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没有我们实现不了的理想。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