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伟
摘 要:装饰艺术却历史悠久,古老的原始巫术就是装饰艺术的最早组成形式之一,与此同时教会刻画与物件纹理的产生,共同形成了最原始的装饰艺术,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随着生活与文化不断地提高,慢慢形成一种运用于墙体上的绘画的表现形式,而壁画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变现形式,其内容的多样性,围绕着政治、文化、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而同时使我国基础绘画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壁画的创作表现形式,还是运用于壁画装饰性的处理,都演变出了很多种表现形式,也形成了很多的派系,例如:传统壁画变现形式、现代色彩艺术的新结合体、壁画的空间创造形式的不同,围绕着这些表现形式发现,各有各的的艺术形式特点、各有各的表现出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些鲜明的特点具体的研究壁画创作中的装饰性处理。
关键词:壁画的概念 壁画的装饰性语汇 壁画的装饰性处理
一、壁画的古往今来
随着壁画艺术的不断升华,现代壁画与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1.我国传统壁画可以分为,岩穴壁画变现形式、石岩壁画、墓穴壁画、宗教壁画等表现形式等。①其中岩穴壁画最为古老,据说至今已经大约为四万年,至今也有部分部落人还在运用,主要是运用石器在一些洞穴、石壁、石头上,利用豪放、朴素、自然的方法雕刻、绘画。②墓穴壁画起源于秦汉时期,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以祭奠死去的人为中心思想,一般在墓室的四周墙壁、墓顶、墓室走廊的两侧以及墓室的玄关。其体现出的内容大多都是以被葬者生时的生活动态,也有一些体现的是神鬼邪说、历史事件、神话故事等,无论是什么变现形式下,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创作效果的表现,灵巧粗犷、气势磅礴、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较高的历史回忆价值等。③宗教壁画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一种特殊性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人文气息、政治功能气息,其表现内容具有多样性以佛教道教人物雕像、故事传说、符号图案等,其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宗教壁画分布在我国的山西省,其当时的兴盛时期表现出了最发达的壁画表现形式,年轮之悠久、艺术表现之精湛、奇光异彩、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线条之美等,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另外在我国传统壁画中,无论是大到岩石峭壁雕刻,还是中到建筑环境、还是小到器皿的纹路绘画,其色彩装饰表现形式具有一定象征性,包含了其创作的内涵及思想,具有较高的科学参考价值,其风格、模式、色彩搭配、灵动性的处理方法,极大推动了壁画创作发展。
2.我国现代壁画发展与1977年前后,在传统壁画表现形式基础之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高科技技术等,使其壁画的整体效果更加生动、大气、美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壁画所依附的大型宫殿、庙宇、墓穴等停建,失去了创作的舞台,寻找新的舞台成为了壁画发展的新目標,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为了成本的降低,或者追寻现代风格的气息,使其外墙或室内的墙体的装饰一般都是玻璃或瓷砖的单一色彩表现形式,缺少视觉的冲击、体现不出其内在的感情色彩、不能完美的融合自然气息,使人们产生无趣、乏味、没艺术氛围、脱离大自然等等,为了很好的融入生活,使人们带来艺术的氛围,壁画又进入的人们的生活中,在建筑的外墙或室内墙壁的装修,屏风、地面、上创作一些自然风景,能使人产生一种自己就是一个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都市小青年,使人心旷神怡。另外新的壁画形式的产生也是一种新动力,陶瓷壁画,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简单、大批量、自然、清晰的特点都是对人们的使用的一种优势,而且功能的多样性也深受人们所喜爱。所以壁画有成为了当今的时尚的一股新潮流。与此同时演变了多种具有科技效果的表现形式,例如:彩釉浮雕、陶艺壁画、纪念碑壁画艺术、折叠壁画艺术。不但表现形式的改变,技术方法与材料也发生了改变,聚丙烯颜料的出现、高温镶嵌技术运用、贴金银技术的产生,更加使我国的壁画艺术丰富多彩。
二、壁画的装饰性形式语汇方法有哪些
1.装饰性形式的语言,我国的壁画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效果体现、色彩鲜明的表现形式,有装饰性作用,而跟着我国壁画环境艺术的不断演变与提高,逐渐的整合为一种体系性的装饰性形式语言,其中平面化处理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语言,具有一定的色彩装饰性的表现形式,可以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修饰效果,同时也是别的产生发展效果的前提,平涂使其的基本使用技巧,而平涂也可以分为勾线平涂法与无线平涂法,在这两个基本方法中可以演变成很多种不同结构效果,像勾线平涂法顾名思义就是勾勒出线条与平面涂抹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方式,以线的形式大体描述整体效果,之后再用具体的色彩涂抹,最终形成完整的壁画。而无线平涂从来不用线勾勒出大形,而是直接运用色彩色系的光亮度、色块颜色的纯度之间所产生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单纯、明朗的装饰美感效果,寻求合理运用色彩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简单性等特点,不追求结构的线条比例,也不强调链接出的色彩整洁,简单地追求色彩之间的明暗、色系的搭配效果,勾勒出整体壁画的多姿多彩的效果。平涂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可以导致壁画色彩的呈现、壁画的整体表现效果、壁画之所包含的意境的体现。线条的完美勾画,色彩的合理搭配,不脱离整体框架的形、也不突出色彩之中的线条轮廓,使线环抱着色、使色遮住线条的美, 二者之间融为一体,简单、大气、美观、色彩鲜明、结构粗犷、整体效果优美等表现特征。
2.想要壁画的色彩装饰性表达效果,更美观、气势磅礴,色彩鲜明,必须要取决于色彩节律化,而其表达形式一般和壁画的整体图案、壁画的整体位置、壁画的尺寸大小有很大的联系,总体来说,壁画的整体图案形状往往都包含一定的规律性,整体图案的形状的组成对于色彩的组成形式有着决定性作用,像在一些面积大的岩石峭壁上的使用的表现形式尤为突出,散点方式组成的图案形状,更能充分体现出色彩装饰性的节律性,更大的舞台、合理的规划、完美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的内容,颜色的运用其实是不受限制的,可以无拘无束的想象、可以无限的重复,是虚无缥缈、还是天马行空,也可以点滴的色彩涂抹,也可以以淡续写、也可以浓涂淡抹、也可以根据色彩的光亮度调节,是暗、是亮,有无层次转换、勾勒出美妙而生动的图形,再以平涂的方法,更加的突出色彩鲜明、大气磅礴、耀眼夺目的整体效果的形式美,最后在合理运用以图案结构中的层次的改变、图案整体效果的光亮度的调节、图案整体细节线与色的结合等方式方法,以此完结一副旷世巨作的诞生。
3.壁画的装饰性形式语汇方法不仅只有以上两个形式,还有风格模式中的阴阳角和中间色,和以少胜多的颜色效果,而这些都是与颜色有关的几种装饰性形式。例如,①阴阳角只说就是两种不同颜色共同绘画出一个图案时,就会产生一种色彩的对比或和谐关系,形成一种相对与一种颜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明暗处,而这些颜色统一于形式美之中的一种美感,由于颜色之间的结合可以总结出一个关于颜色搭配的规律,颜色的纯度是是否能产生相互协调效果的关键点。②而中间色关于壁画创作中的运用可以表现出壁画的颜色对比效果的强弱度,还可以体现出壁画颜色的整体是否鲜艳夺目等特点。对于壁画内容的丰富感与层次感的决定性体现,中间色的协调所具有特点就无能为力了,但是壁画中的明暗度的层次感的体现,却离不开中间色的协调的搭配,中间色的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可以使创作中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使作品整体色彩效果更加附有美观。③较少的装饰色彩搭配的整体色彩效果要优于较多的装饰色彩搭配的整体色彩效果中,并不是指颜色搭配的简单化、颜色选取的唯一化,而是顏色搭配的规划与运用有限的颜色装饰,不断地反复运用、分离、交织等组成形式的运用,突出颜色效果的丰富化、颜色感强度化、生动化,使壁画的整体装饰效果更加色彩缤纷。
三、壁画的装饰性处理
1.颜色处理的概念化,壁画的整体色彩效果大多数都体现在颜色的搭配上,但是我国的绘画史中对于事物形象存在色彩固有的表现形式,就是物体的颜色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的本身色,例如:光线。要想体壁画体现出其多样性的功能性,同时往往想要更加突出其物质颜色搭配的真实性或装饰性,尽可能的体现出色彩的和谐性、理想化,色彩搭配的色度更加鲜明与丰富。从而能更好地体现出绘画着的心理反应。例如:传统壁画一般的色彩表现形式往往都是自然色调,很少有一些艳丽的色彩搭配,而如今,无论是什么样的色彩表现形式中的色彩搭配,只要能更好的突出物体本身色系或提升其物体色系的整体效果,不管是黑与白、还是红与绿、还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个色系的搭配,依靠高科技技术都能完美的体现出其色彩斑斓的壁画效果。
2.在壁画整体色彩效果之中,底色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位,不单单因为其占据的面积大,每一个部位都有底色的画面,还因为其在整体色调中,往往起到串联其他分散的画面,使其完美的融合,形成一幅完整的色彩体系,所以底色成为了升华整体色彩效果的主体,也就是主色调。在一定的壁画创作中由于底色的作用特点具有对比性、谐调性,从而往往决定的壁画整体效果的色系的选择。例如:大多数我国的传统壁画一般的主色调为白色的墙底、灰色的墙底、红色的墙底,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会运用黑色墙底、天蓝色墙底、灰红色墙底,但无论哪几种颜色的搭配,都要围绕着具有和谐效果的色彩搭配,否则会体现出色彩搭配的过于唐突,不能体现出主体与底色的对比性效果。但是反之如果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搭配产生了和谐效果,那么就能完美的呈现出壁画的整体色彩效果。
结语
我国的壁画创作中装饰性处理,离不开我国传统壁画与现代壁画的装饰性特性,不仅体现出我国的历史事件具有的价值意义、还促进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邢晓林.建筑壁画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陈景容.壁画艺术技法源流[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3]于美成,田卫平,张大祥.壁画与壁画创作[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2.
[4]孙景波.壁画绘制技法/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列教材[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5]徐志坚.走进壁画—壁画创作与设计[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1.6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