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 隋欣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至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豫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既肯定其社会影响与艺术价值,也表明其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面对当前豫剧的发展现状,本文试从戏曲题材,表演形式,以及市场化进程中利用名人效应等方面,来探讨豫剧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河南豫剧 可持续发展
河南豫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积淀的产物,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其演唱气势豪爽、张驰结合,人物形象性格各异,以细腻刻画戏曲人物内心而著称,曾多次走出国门前往世界各地演出,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曾一度受各界人士欢迎。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步入21世纪之后,智能手机的应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等影视产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生活娱乐方式也由较早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随之曾经备受人们追捧的戏曲正在逐渐被世人所冷落,豫剧的受众群体也在慢慢减少。豫剧的社会娱乐功能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其他文娱活动所取代。面对这一现状,豫剧应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如今人们的娱乐需求。从而使不同的社会群体对豫剧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得到了解,将豫剧这门传统戏剧发扬光大。
一、豫剧发展概述
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早期被人们称为河南梆子,建国后因其发源于河南省而简称“豫”,故称豫剧。这一变化象征着豫剧艺术将面临着新的发展,也象征着豫剧这门戏曲艺术将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在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清乾隆年间,据《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豫剧就是在原来的梆子戏上逐渐改良而形成的。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在杨兰春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带领下,对豫剧已经形成的四大流派唱腔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豫剧的唱腔进行科学改造,并创新的融入了西方歌剧的类型,形成了“现代调”,又称“现代戏流派”。
到上世纪初,梆子戏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念白唱词过多使用本土方言,行当不成熟;服装、道具极为简陋。直至上世纪20年代后期,伴随着戏曲改良风气的不断推动,樊庭粹等一批剧作家对豫剧的创新和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们在原有的唱腔念白和表演形式上都做了创新,为豫剧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些结合现实社会和反应社会风气的一系列豫剧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因其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而受到民众的追捧。這些豫剧剧目不仅流行于河南地区,更在我国各个地区受到人民的喜爱,使豫剧一举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二、豫剧发展现状
1.戏曲题材方面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催生出许多新的文化活动。人民的娱乐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而豫剧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却仍停留在单一的表演形式,剧目也还停留在之前辉煌时期的状态。近年来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剧目出现在观众视野中。在新生代群体中由于豫剧节奏慢、剧情陈旧,而不受年轻人喜欢。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代的戏迷听众也正在逐渐地减少,观众群体出现断层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引进能够让大家喜闻乐见、并在在观众中引起感情共鸣的题材。在现实生活不断变化,时代不断发展的当下,戏曲观众的审美和需求也大不相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且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我们身边从不缺生动感人的故事题材。再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剧目显得尤为重要。
2.表现形式方面
早期传统豫剧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有也只是一个桌子两把椅子就可以开演。而在表演过程中时间空间的转换主要靠戏曲演员的唱词或念白以及一些程式化的动作来提示,而不靠其他辅助手段来描绘。在戏曲演员的表演中几乎可以表现戏曲中所涉及到的任何规定情景。如开门、关门、坐桥以及自然现象等都可以通过戏曲演员象征性的动作来表现出来。到近现代以来,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而现如今舞台设计,灯光舞美等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趋于成熟。对于豫剧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应顺应时代发展紧跟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作出相应的改变。
3.豫剧的受众群体
社会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年轻人的娱乐形式和审美趣味与老一辈人有着天壤之别。2011.9.18-9.28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刚刚落下帷幕,曾先后对河南豫剧在展演期间其中六个剧场的观众进行了观众年龄段随机抽查,发现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85%,30-40岁占12%,其中还有些是因为戏剧教学的需要,30岁以下占3%,也就是说豫剧的观众群是中老年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年观众群体也在逐渐缩减,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豫剧并喜欢上豫剧成为其发展的必要问题。
创办于1994年的电视节目《梨园春》为豫剧的传播带来了功不可没的机遇,直到现在依然是一档戏曲类的王牌节目。其独创的戏曲选拔擂台赛吸引着各个不同年龄的戏迷朋友们都参与其中,尤其是舞台上鬼马精灵的小戏迷们着实令人喜欢。这些小戏迷们的演出曾一时掀起一股“豫剧热”,风靡全国。但《梨园春》节目的收视群体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已有的戏迷观众们,且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传统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下滑。随之《梨园春》这档红极一时的戏曲节目也逐渐在走下坡路。
三、 可持续发展策略
首先关于戏曲题材方面来看,在豫剧浩瀚的发展长河中,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剧目,都生动的地反映了当下的社会风气和市井生活。例如:1958年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的《朝阳沟》;1984年的《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作品都与时代相结合,因此也受到了民众的追捧与喜爱。所以剧目的创作,要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并要贴和群众生活。所以编剧应该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以自己在社会中的所见所感来作为创作灵感,多创作一些反映当代人民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新剧目。因此对于豫剧的创作者来说,立足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不论是结合历史典故还是面向新时代来开发新的剧目。这些优秀的创作都将会为豫剧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对于其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豫剧的表现形式上河南省歌剧二团曾将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程婴救孤》做了全新的舞台改编,在这次改编中创作者使用了前所未有的电影技术和华美的舞美设计、将这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改编成了一个与众不同、堪称史诗级别的饕餮盛宴。经过改良过的豫剧风靡全国,不仅在在河南本地演出,更是在国内其他地区引起了一片轰动,经统计共演出了大约400多场,并成为我国自诞生以来首次走向国际舞台的戏曲演出,其在纽约百老汇剧院的演出受到美国群众的热烈追捧。在这部再创作的豫剧中,可以看到戏曲艺术要源远流长,不仅需要保留原有的传统,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在如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的舞台设计;灯光背景等新型舞台技术都可以与传统的戏曲艺术相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碰撞,新旧表演形式的交互将会为豫剧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同样可以吸引更广阔的观众可以走进剧院来欣赏这一新旧相结合的豫剧艺术。
再次关于豫剧的受众群体这方面,要想吸引新的观众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就需要学习今年很火爆的一档节目《国家宝藏》。这档节目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对文物背后的文明进行了解,来呼吁人民群众对文物要有保护意识。《国家宝藏》通过邀请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演员或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化语言,精彩的节目编排以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使一个个文物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赋予每一件文物鲜活的个性与“生命力”。同时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及庞大的“粉丝”群体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此节目一出,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的反响。既唤起了广大观众对于文物的重视,也使得更多的老百姓能全方位的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在我国需要守护的不只是博物馆中实体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传这类传统文化也同样需要有影响力的人来推崇和保护。运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及庞大的“粉丝”群体来引起更多年轻人能关注豫剧,从而喜欢上这门古老的艺术。当前“流量明星”盛行,每一位当红“小生”或“小花旦”背后都背负着巨大的“流量效应”,利用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来作为豫剧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守护人”,将会对豫剧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名人效应”将会使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和认识豫剧,为豫剧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豫剧,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而不断发展至今,她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河南人民勤劳质朴;不断创新的精神内涵。回顾中国戏曲艺术近千年,河南豫剧近百年,豫剧的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但每一次对于豫剧来说都是成长,不断成长和吸收才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立足当前豫剧所面临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弘扬“文化自信”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从剧目创作到表现形式再到受众群体多层次发展,都要多方面考虑。既要从传统层面出發,也要结合时代背景与人民娱乐趣味来协同双向发展。在如今传统文化发展受到重视社会主义新时代,豫剧这门古老的综合艺术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发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4.
[2]何梦醒.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J].艺术科技,2016(9)174.
[3]张厚平.豫剧受众年轻化策略 豫剧传播的有效路径探讨[J].中国戏剧,2013(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