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2. 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自2007年起,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在Thompson教授的带领下开始对全球健身行业进行网络调查,并据此发布下一年度的全球健身趋势报告,旨在为健身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明确下一年度的课程/产品方向提供参考[1]。经过11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ACSM健身趋势报告已成为全球健身行业进行课程设计、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尽管被称为全球健身趋势报告,且其调查对象涵盖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但并没有包括中国[1-11]。为了提高ACSM健身趋势报告的全球代表性,本文借助ACSM在全球健身趋势调查方面多年的经验和ACSM作为全球运动医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组织的权威性,并充分考虑我国健身行业的特殊性,对ACSM健身趋势调查问卷进行了翻译和补充,并在全国健身行业开展中国健身趋势调查。研究最终产生了中国首份年度健身趋势报告,以期为我国商业、企业、医院/诊所和社区等相关领域的健身从业人员,以及公共健康政策研究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7年3月31日,ACSM与上海体育学院签署了双方合作意向书,决定联合开展中国健身趋势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纳入ACSM全球健身趋势的一部分。上海体育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黎涌明、刘阳、韩甲3位博士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健身趋势调查》课题组,在上海体育学院科研处、国际交流处和宣传部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调查。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获得ACSM国际版网络调查问卷的授权后,对该问卷进行了中文翻译。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邀请了12位国内健身行业的专家对ACSM问卷进行了补充。然后,课题组对12位专家推荐的新增趋势进行了统计汇总,筛选出词频最高的10个选项作为新增选项。这10个健身趋势选项分别是共享单车、中年人健康管理、广场舞、运动营养指导、健康/健身行为、太极、校园足球、训练监控、健步走、青少年体育。此外,课题组还将ACSM问卷中的第37个健身趋势选项“Clinical Integration/Medical Fitness”替换为“体医结合”。
ACSM版的40个选项(包括1个被替换的选项)和新增的10个选项构成了中国健身趋势调查问卷中的50个健身趋势选项,选项排列方式为每4个ACSM版选项后随机安排一个新增选项。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type scale)对每一个可能的趋势进行热度评估。量表范围为1~10,“1”代表最不热门,“10”代表最热门,1~10之间的选项表示热度由低到高。每一个选项后都附带解释,以供填卷人参考。在问卷末尾,填卷人可以对问卷进行评价和补充自己认为的其他健身趋势。完成答卷时间约在15 min内。
在ACSM专家对中国版问卷审核后,课题组在问卷星平台(www.wjx.cn)上制作了网络问卷,并于2017年7月7日—9月7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媒介向国内健身、训练、教育、医疗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开展在线调查。为提高填卷人的积极性和问卷发放数量,填卷人在完成问卷之后可得到一本《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电子书,并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为一张50~500元面额不等的京东e卡)。
调查结果显示,在为期2个月的在线调查期间,在线问卷总访问次数为5 037次,回收问卷1 042份(男750份,女292份,未按要求完成的问卷将无法提交,因此1 042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20.69%。下文将对填卷者的地区分布、年龄、从业年限、行业认证和职业5个方面进行概述。
2.1地区分布填卷者所在地区排名前5位的省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和广东,共占问卷来源的52.16%,排名第6~10位的省市分别是河南、四川、陕西、河北和浙江。排名最后的10个省市/区分别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海南和青海(图1)。
图1 每周运动量与各项疾病的相对风险[10]Fig. 1 Relative risk of weekly exercise and various diseases
2.2年龄分布
22~34岁的填卷者比例最高,占60.88%,之后依次是35~44岁(22.91%),21岁以下(7.96%),45~54岁(7.38%)和55~64岁(0.77%),65岁以上填卷者比例最低,仅占0.1%。
2.3从业年限分布从业年限不足3 a的填写者比例最高,占51.11%。其中,>1~3 a的从业者占28.48%,>0~1 a的从业者占22.63%。之后依次是>3~5 a(16.68%)、>10~20 a(11.31%)、>7~10 a(9.20%)和>5~7 a的从业者(8.15%),具备20 a以上从业年限的填写者比例最低,为3.55%。
2.4行业认证分布填卷者具备行业认证的占77.26%,无行业认证的占22.74%。在具备行业认证的填写者中,拥有国际认可证书(CrossFit-Level 1/2/3/4、NASM-CPT、NASM-CES、ACE-CPT、ACSM-CPT、NSCA-CSCS、NSCA-CPT)的填卷者占20.27%,具备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初、中和高级)的占32.24%,具备健身指导员认证(初、中和高级)的占26.58%,具备民营类培训机构结业证书的占17.18%,具备医疗师、营养师、康复医师和康复医疗师认证的占17.08%(图2)。
图2 问卷填写者所执行业认证分布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responders′ industry licence
2.5职业分布高校(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填卷者高达80.43%。此外,兼职或全职私人教练占33.98%,之后依次是健康/健身专家、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健康指导员和兼职体能教练等相关领域人员(图3)。
图3 问卷填写者职业分布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responders′ occupation
2.6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对回收的1 042份问卷进行核对和检查,每一项可能趋势选项按照分值由高到底进行排序统计,得出均分排名前20名的健身趋势选项如表1所示。
在20个中国健身趋势中,有11个趋势与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12]一致,它们分别是力量训练、可穿戴设备、自重训练、户外活动、核心训练、团体训练、认证健身专业人士、健身专业人士的许可、瑜伽、私人训练和减重运动。与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不同的9个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分别是青少年体育、体医结合、健步走、健身工作室、手机运动App、青少年儿童肥胖治疗和预防运动、运动营养指导、健身会所和健身结果测量。其中青少年体育、体医结合、健步走和运动营养指导为中国版问卷新增或替换的选项。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中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老年人健身计划、功能性健身、运动是良医、团队私人训练、柔韧性和灵活性滚轴/筒、健康指导、循环训练和专项训练并未成为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
表1 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与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前20名排序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2018 fitness top 20 trends between China survey and worldwide survey
注:#为中国版问卷新增选项和替换选项(4项);*为中国与全球健身趋势相同的选项(11项)
(1) 力量训练:男性和女性练习者都会在其运动方案中增加力量训练,未来将更加强调力量训练的健康益处。在历次ACSM全球健身趋势报告中,力量训练的排名都稳居前5。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位居第1。
(2)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这一健身趋势是近几年出现的。这些设备包括健身和身体活动追踪设备,如体质追踪设备、智能手表、心率监测设备、GPS追踪设备。可穿戴设备在2016年和2017年的全球健身趋势中排名第1[10-11],在2018年的全球健身趋势中排名第3[12],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排名第2。
(3) 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育是青少年人群以某种体育项目(如篮球)的技能学习为载体,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健身运动,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以提高综合性体能水平为目的的健身方式。作为中国版问卷的新增选项,青少年体育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总排名第3,在所有中国版选项中排名第1。
(4) 自重训练:自重训练是以体重作为训练阻力、非稳定、多平面动作的一类训练。自重训练经常使用少量的训练器材,这使得该方法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地进行。自2013年起,自重训练一直位居全球健身趋势排名前3[7-8,10-11],2015年更是跃居第1[9],2018年排名落至第4。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自重训练排名第4。
(5) 户外活动:健身专业人士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活动,例如远足,以及参加同一个健身课程的成员在当地公园的聚会。自2012年起,户外运动在全球健身趋势报告中的排名一直位居第10~20名[6-12],在2018中国健身趋势中位居第5。
(6) 核心训练:核心训练是加强腹部和背部稳定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核心训练的器材包括稳定球、BOSU平衡半球、平衡板和泡沫轴。在2007—2013年的全球健身趋势报告中,核心训练位居前10[1-7],2014—2016年位居前20[8-10],2017年退出前20[11],2018年重新进入前20[12],位居第19位。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核心训练位列第6。
(7) 团体训练:团体训练指导员通过专门设计的多人团体训练(练习者超过5人,也可以是团体形式的私人训练)来教授、带领和激励练习者。团体课是为不同体适能水平的人员所设计的有效的、能激发动机的训练课。指导员在训练课中会使用引导/带领技巧来帮助练习者达到他们的健身目标。团体训练课涉及的类型和设备较多,包括健美操、舞蹈和动感单车。在2017年全球健身趋势中,团体训练作为新型趋势首次进入榜单并位居第6[11],2018年升至第2[12]。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团体训练位居第7。
(8) 体医结合:体医结合是促进体育和医疗行业在专业人才培养、疾病预防和干预方面进行融合的一项倡议。作为中国版问卷的新增选项之一,体医结合位列2018中国健身趋势的前10,在中国版问卷新增/替换选项中排名第2。
(9) 认证健身专业人士:这是受健康/健身专业人士充分认可的教育/培训和认证课程。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类课程将会被联合健康教育项目认证委员会和国家认证机构委员会认可。自2007年起,认证健身专业人士在全球健身趋势的排名都稳居前6[1-12],2008—2013年连续排名第1[2-7],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排名第9。
(10) 健步走:健步走是指以快步走的运动方式,以相对固定的运动路线(如在公园、校园、操场、河岸等)进行的一种有氧健身运动。作为另一个中国版问卷的新增选项,健步走在2018中国健身趋势中排名第10,位居新增选项第3。
(11) 健身工作室:健身工作室通常是关注于团体运动和1~2个健身课程的小型健身房(74~325 m2)。这些健身工作室一般位于交通方便的购物中心。通常,由几个朋友组成的小团体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班。
(12) 健身专业人士的许可:某些国家关于一些职业受许可的管制。例如,如果没有许可证,一些人不能自称为医生或护士,在某些州(或省市)不能自称为物理治疗师或营养师。在健身产业领域,对健身专业人士执业许可的规定可能会更多,如私人教练。
(13) 手机运动App:手机运动App是指可在Apple和安卓系统安装的,用以提供运动音频和视频指导的App。
(14) 青少年儿童肥胖治疗和预防运动:越来越多的营利和非营利健身机构为超重和肥胖儿童,以及其家庭提供特殊饮食和运动方案,可能还包括行为改变的课程。
(15) 瑜伽:瑜伽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力量瑜伽、流瑜伽、热环境瑜伽等。
(16) 运动营养指导:运动营养指导是指为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营养摄入提供的指导。
(17) 私人训练:私人训练是指一对一的训练,而非小团体或团体训练。
(18) 健身会所:健身会所是指位于社区,并带有社交功能的健身活动场所。在这些场所进行健身活动后会有社交时间。一些健身机构利用这种会所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课程。
(19) 减重运动:减重运动是指将所有减重课程与一个合理的运动课程进行整合的健身方法。大部分夸张的节食方案在每日方案中包含了部分运动内容。在2018年,节食、节食药、烹饪班和运动的结合将变得更为重要。
(20) 健身结果测量:这个趋势强调测试数据的解读,未来将致力于量化结果和追踪。需要通过测量明确健身在疾病管理中的益处,明确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益处。
本调查通过对ACSM全球健身趋势调查问卷进行翻译和补充,制定出中国健身趋势调查问卷,并对我国健身、训练、教育、医疗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力量训练、可穿戴设备、青少年体育、自重训练、户外活动、核心训练、团体训练、体医结合、认证健身专业人士、健步走、健身工作室、健身专业人士的许可、手机运动App、青少年儿童肥胖治疗与预防运动、瑜伽、运动营养指导、私人训练、健身会所、减重运动和健身结果测量为排名前20的健身趋势。在这20个健身趋势中有11个与ACSM发布的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11]相同。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和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
3.1中国和全球健身趋势比较力量训练、可穿戴设备、自重训练、户外活动、核心训练、团体训练、认证健身专业人士、健身专业人士的许可、瑜伽、私人训练和减重运动既是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也是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表明中国作为全球健身行业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催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需求与全球其他国家类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健身行业受全球健身行业风向标的影响,国内健身行业通过紧随全球健身行业的趋势抢占国内市场先机。从这个角度看,ACSM每年发布的全球健身趋势对国内健身行业的从业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国内健身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参考全球健身趋势迅速调整其在课程设置、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上的布局。因此,国内健身行业的从业者未来可以继续关注ACSM每年发布的全球健身趋势报告。
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与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存在9个趋势的差异,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的青少年训练、体医结合、健步走、健身工作室、手机运动App、青少年儿童肥胖治疗和预防运动、运动营养指导、健身会所和健身结果测量并未出现在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中,而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中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老年人健身计划、功能性健身、运动是良医、团体私人训练、柔韧性和灵活性滚轴/筒、健康指导、循环训练和专项训练并未出现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中。这一差异需要引起国内健身行业从业者的关注,全球健身趋势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健身趋势。首先,本次调查增加了10个中国版选项,并替换了1个ACSM版选项,这11个选项中的4个(青少年体育、体医结合、健步走和运动营养指导)进入最终的20个健身趋势,这表明中国健身行业具有区别于全球健身行业的“中国特色”。中国家庭为了应对青少年体质下降更多地选择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的体育运动,期望通过某一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来达到各种健身的目的(如减重)。如目前常见的游泳班、网球班等。体医结合可以说是中国版的“运动是良医”,二者都强调运动与医疗的融合,强调运动对疾病的预防。尽管国内健身行业也在推广ACSM的“运动是良医”,但中国政府主导(如“健康中国2030”)的体医结合在未来更有可能被国内健身行业接受。健步走和广场舞尽管都是这次调查中的新增选项,但只有前者最终进入前20(后者排名为22),这表明尽管二者目前都是国内街头巷尾的健身方式,但被调查对象似乎更看好健步走的市场价值。运动营养指导是本次专家推荐的新增选项,并最终进入前20,表明国内健身行业对营养在运动过程中作用的认可,更对如何结合运动进行营养摄入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之下,ACSM发布的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中的9个趋势并未成为2018年的中国健身趋势,尤其是其中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和运动是良医。高强度间歇训练在2014—2018年的报告中一直位列前3[8-12],这次在中国健身趋势中却未进入前20(排名为39),其可能与高强度健身训练的科学普及有关。ACSM一直在推广的“运动是良医”在这次调查中只排名21,落后于中国版替换增加的体医结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的前20名中,有2项都与青少年运动有关(排名第3、第14位),充分说明了整个健身行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程度很高。相较而言,国内健身行业可能由于发展程度不高,还未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和特定场所(如工作场所)的健身给予足够关注,或者还未对健身进行更加宏观的认识(如健康指导),导致部分2018年全球健身趋势并未出现在2018年的中国健身趋势中。
3.2问卷填写者特征分析本次健身趋势调查的地区、年龄、从业年限、行业认证和职业分布可以发现:本次中国健身趋势调查的地区以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省市为主,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北京的问卷填写者占52.16%;22~34岁的问卷填写者比例最高,占60.88%;从业年限少于3 a的问卷填写者占51.11%;具备健身行业认证的问卷填写者占77.26%;有80.43%的问卷填写者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本次调查问卷填写者的这一特征一方面可能与本次调查所触及群体的特殊性有关,即本次调查的问卷链接主要在这一特征的群体中扩散(本次调查中95.9%的问卷回复来自微信平台);另一方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中国健身行业从业者的特征,即目前国内健身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年轻人为主。健身行业从业者的这一特征也说明,高校作为健身行业从业者的主要来源地,需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健身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合格从业人员。
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调查尽管收到了1 042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达20.69%,高于ACSM全球问卷回收率),但还存在诸多不足:①本次调查的问卷发放量只有5 037,发放量过少,未能让健身行业更多的从业者了解和参与此次调查;②本次调查的问卷填写者主要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来自商业、社区或企业层面的健身机构相对较少;③本次调查的问卷填写者大都为沿海省市或一线城市,这与本次调查网络问卷的扩散方式(微信群或朋友圈)有关。这3点不足可能影响了本次调查的代表性。未来中国健身趋势调查需要解决以上问题,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问卷发放量,鼓励商业、社区或企业领域的健身从业者参与,同时尽可能更多地覆盖内陆地区或二、三线城市的健身从业者。2018年中国健身趋势调查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也是中国与全球健身行业发展接轨和融合的重要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出中国与全球健身趋势的共性与差异,不仅可为中国健身行业的课程设计、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还可作为“健康中国2030”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上海体育学院科研处的经费支持。问卷设计由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主席Walter Thompson教授和多名中国健身行业的专家参与完成,问卷赠送的电子书由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能训练中心王雄博士提供。本研究报告最后得到了上海体育学院陈佩杰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朱为模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和Walter Thompson教授的专业点评。本研究结果已于2017年12月1日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的2018中国健身趋势和全球健身趋势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公布,在发布会上上海体育学院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签署了未来5年的合作协议,将继续合作开展中国健身趋势调查。
[1]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07[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07,10(6):8-14
[2]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08[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08,11(6):7-13
[3]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09[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09,12(6):8-14
[4]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0[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0,13(6):9-10
[5]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1[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1,14(6):8-17
[6]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2[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2,15(6):8-17
[7]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3[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3,16(6):8-17
[8]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4[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4,17(6):10-20
[9]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5[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5,18(6):8-17
[10]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6[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6,19(6):9-18
[11]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7[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7,20(6):8-17
[12] WALTER T.Worldwide survey reveals fitness trends for 2018[J].ACSM′s Health & Fitness Journal,2018,2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