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 游 蠡 于津民 于佳鑫
资助制度促进了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吗?——一项基于北京大学的校本调查研究
张 林 游 蠡 于津民 于佳鑫
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学生经济资助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问题及假设。通过对北京大学研究生资助情况的调查发现,资助模式的不同、资助额度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学生发展水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建议,如进一步扩大偿还—保障型与赠与—保障型奖学金的覆盖面;加大赠与—激励型和报偿—培养型资助的覆盖面和力度;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强化多元化资助模式。
奖助制度;学习行为;学业发展;研究生教育
北京大学于2007年正式启动以奖助工作改革为主要内容和抓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现已构建起“以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岗位为基础,以助教岗位和专项奖助学金为补充,以调控招生计划为特点”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通过资助工作有效促进研究生学业发展是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检视资助相关政策的实践成效。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北京大学为例,通过呈现研究生的资助现状,探究了不同资助类型及资助额度对研究生学业表现及发展的影响,并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国家教育经费提出相应建议。
国内学者对高校资助效应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张民选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了中外不同高校的资助模式,并讨论了不同模式的制度成效[1];罗朴尚等人则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资助政策予以评估,综合考察了各类学生资助的分配情况[2];鲍威等人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了经济资助体系对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深入分析了不同资助类型(滞后支付型贫困资助、赠与型贫困资助、赠与型奖励资助)在学生发展中的影响效应和路径的区别[3]。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资助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辍学行为的研究。相关研究发现,学生资助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4-5];美国学者比恩(Bean)的经济资助双重效应研究发现,学生资助直接影响学生的辍学行为,同时也通过学术要素、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等相关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持续[6]。
本研究根据已有大学生发展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对研究生发展及其影响机制构建相应概念维度与理论模型。美国学者乔治·库(George D.Kuh)等人较早提出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模型,认为大学生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影响因素:入学前的经验(如入学选择、学术准备、学习兴趣等)、在校学习行为(如学习习惯、师生互动、学习兴趣等)和院校条件(如学术支持、校园环境和教学方法等)[7]。在其基础上,阿斯汀(Alexander Astin)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Input-Environment-Output Model)强调了学生个体发展,尤其是其心理认知、价值观的形成与大学环境之间的关系[8]。本研究根据其学生发展理论,试图在呈现学校研究生资助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资助制度对研究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情况,并形成如下研究框架(见图1)。
图1 研究框架图
表1 样本特征表
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及相关研究,伴随高等学校对于研究生资助额度的提高与覆盖面的扩大,我们更为关注经济资助是否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并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在摆脱经济负担后,资助是否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根据以上研究问题及研究框架,本文提出如下两项基本研究假设:
假设1:在控制个体层面、家庭层面、院校层面等其他特征的情况下,经济资助有利于直接正向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资助类型和额度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两个子假设:
假设1.1:资助获得者比未获得者的学习行为(包括规则性参与、过程性参与、自主性参与)效果要好;
假设1.2:经济资助额度越大,对学生学习行为(包括规则性参与、过程性参与、自主性参与)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假设2:在控制了个体层面、家庭层面、院校层面等其他特征的情况下,经济资助有利于直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基于资助类型和额度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两个子假设:
假设2.1:相比未获得者,获得者的专业素养更高、核心能力更强、科研成果更好、专业排名更靠前;
假设2.2:获得的经济资助额度越大,对学生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科研成果、专业排名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资助状况调查”。经问卷回收与清洗,获得有效问卷1414份,调查样本的具体特征详见表1(部分项目有缺失值)。
本研究利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及回归分析,在借助均值比较等技术呈现学校研究生资助现状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进一步探究了资助制度对研究生学习行为模式和学生发展的影响情况。其中,经济资助涉及四种不同的资助类型:偿还—保障型资助、赠与—保障型资助、赠与—激励型资助及报 偿—培养型资助;学习行为包括三种参与类型:过程性参与、规则性参与和自主性参与;学生发展则包括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科研成果及专业排名等指标性要素。
基于前述研究框架和假设,进一步验证不同资助类型对于研究生发展结果的影响,并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sex+β2degree+β3major+β4faedu+β5home+β6income+β7fawork+β8ta+β9motivation+β10aid+μ
其中,Y为学生学习行为或学生发展的不同指标,sex代表性别,degree代表学位类型,major代表专业类型,faedu为父亲受教育年限,home为家庭所在地,income为家庭收入,fawork为父亲工作类型,ta为老师教学行为,motivation为读研动机,aid为资助情况,μ为随机扰动项。
(1)资助类型。本文将资助类型分为四类,具体含义如下:①偿还—保障型资助。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此类资助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研究生,需要按期还款。②赠与—保障型资助。包括困难补助与学校发放的助学金,此类资助主要是由学校对家庭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贴。③赠与—激励型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以及学业奖学金,此类资助以奖优为主要特点,对学业、科研突出的研究生进行奖励。④报偿—培养型资助。包括助研与助教岗位,研究生在参与助研助教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获取一定的报酬。
表2呈现了各资助类型的情况统计。其中,不同学位类型学生获得同一资助的比例有显著差别。总体看来,赠与—激励型资助是四类资助中覆盖面最广的资助形式,获得该资助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比例为92.9%,资助范围较大,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比例仅为58.8%,比学术学位研究生资助覆盖面小了34.1%,这反映出学校对这两类研究生的资助政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报偿—培养型资助来说,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资助比例比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出31.2%,学术学位研究生参与助教、助研训练的比例明显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偿还—保障型资助和赠与—保障型资助的获得者中,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获得比例均低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获得比例。
以学部进行划分来看,报偿—培养型资助在理工科的资助比例高于人文社科,这有可能是因为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研究生受到的助研资助比例较高,人文学部由于其学科特点而导致研究生的助研资助水平较低,因此导致报偿—培养型资助比例最低。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不同学历类型学生获得同一资助的比例有一定差别。获得偿还—保障型资助和赠与—保障型资助的硕士研究生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比例,但总体来看,获得以上两项资助的学生比例均不足10%。此外,获得赠与—激励型资助的博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比例均高于90%,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比例仅为56.4%,资助覆盖面仍有待提升。在报偿—培养型资助中,学术学位博士生和硕士生无明显差异,专业学位博士生的资助比例比硕士生高出约22%。
(2)资助额度。在资助额度方面,总的来说,学术学位博士生享受的资助额度最高,平均达到约3.17万元/年·人,其次为专业学位博士生,资助额度平均达到约2.4万元/年·人。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术学位的硕士生与专业学位的硕士生享受的资助额度呈现显著的差异,学术学位硕士生享受的资助总额度约为2.2万元/年·人,远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生的0.8万元/年·人。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资助来源均为赠与—激励型资助与报偿—培养型资助。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来说,赠与—激励型资助均值达到21279元/年·人,占总资助额度均值的77%;报偿—培养型资助均值为6115元/年·人,占总资助额度的22%;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赠与—激励型资助均值达到6330元/年·人,占总资助额度的70%;报偿—培养型资助均值达到1674元/年·人,占总资助额度的18%。
表2 各资助类型情况统计表(元/年·人)
(1)学习行为模式的界定。对学习行为量表共9个子题项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信效度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该9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最终提炼出三个公共因子。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分别命名为“过程性参与”“规则性参与”和“自主性参与”。其中,过程性参与包括“课前课后预习复习”“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或课堂讨论”“课堂上主动提问或回答问题”“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和“课后与老师或同学讨论专业相关问题”;规则性参与包括“按时保量完成作业或者草率完成作业”和“不逃课”;自主性参与包括“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参与学术讲座和专业社团活动”。
(2)资助与学习行为模式的关系。在抽取学习行为模式因子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试图探讨可能影响学习行为模式的相关因素与学习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资助与学习行为模式间的关系。表3显示了规则性参与、过程性参与、自主性参与的回归结果:在资助额度方面,赠与—保障型资助和赠与—激励型资助额度均对规则性参与存在显著的正影响,报偿—培养型资助额度对自主性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在资助模式方面,和无资助相比,赠与—激励型资助对规则性参与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其他额度及类型对于各类学习类型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学校的资助设置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赠与—激励型和赠与—保障型资助,促进学生的规则性参与;通过提高报偿—培养型资助的额度,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
表3 学习行为模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回归系数)
注:***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
(1)学生发展的界定。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包括“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两大类因素及“科研成果”在内的指标性结果。此外,单独考察了“专业排名”这一指标要素。其中,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研究方法”和“解读分析”,核心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教学实践”和“组织管理”,科研成果的衡量标准为读硕/博士以来,学生参与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数量,专业排名则为包括前25%,26%~50%,51%~75%,75%以后在内的四分类变量。
(2)资助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表4显示了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科研成果的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在控制了学生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教学行为及学习行为等变量后,发现在资助额度方面,赠与—激励型资助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显著的正影响,偿还—保障型资助、赠与—激励型资助和报偿—培养型资助对科研成果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赠与—激励型资助影响作用最大,偿还—保障型资助次之,报偿—培养型资助最小,其他因素对专业素养、核心能力无显著影响;对核心能力而言,回归分析未能发现来自资助额度的显著影响;在资助模式方面,和无资助相比,仅有报偿—培养性资助对学生的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他资助类型对各种专业素养无显著影响。
(3)资助对学生专业排名的影响。本次研究调查问卷中设定了“学生在本专业排名”的四分类选项,具体分为前25%,26%~50%,51%~75%,75%之后,分析技术上选择有序逻辑斯特模型。表4最后两列显示了有序逻辑斯特模型对学生专业排名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模型似然比卡方检验显示模型具有统计意义,并且模型拟合度良好。
从回归结果看,在资助额度方面,赠与—激励型资助对学生的专业排名有显著的正影响,资助类型对于学生的专业排名无显著影响。在学习行为方面,过程性参与和自主性参与对专业排名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过程性参与的促进作用大于自主性参与的促进作用。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奖助体系中各类奖助学金与学生学习行为、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奖助体系,促进其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与回归分析,呈现了不同资助类型及其资助力度对研究生学习行为模式与学生发展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表4 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回归系数)与专业排名影响因素的多元分类有序逻辑斯特回归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双侧)。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科研成果对应Adjusted R Square和F(Sig.)值;专业排名影响因素对应Cox 和 Snell与-2对数拟然值。
第一,高校对研究生资助的主要方式是赠与—激励型资助,其次是报偿—培养性资助。在赠与—激励型资助中,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生的资助范围均超过了90%;在报偿—培养性资助中,各学部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信息与工程学部、理学部资助范围最大,其次是社会科学学部,人文学部最低,这反映出理工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受到了更多的科研教学训练。
第二,专业学位硕士生资助力度有待加强。在各类资助中,专业学位硕士生享受赠与—激励型资助的比例最大,但仅有约一半的学生受到资助,其次是报偿—培养性资助,约有37%的学生受到资助;此外,专业学位硕士生享受的资助额度约为学术学位硕士生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无论是从享受资助的范围还是资助额度来说都属于研究生中待遇最低的群体。
第三,通过激励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与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成果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规则性参与、过程性参与以及自主性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学习行为的提升。
第四,偿还—保障型与赠与—保障型奖学金资助范围较小。根据目前北京大学资助现状的统计数据,学术学位研究生中获得这两类资助的比例仅为3.3%,资助额度均值约为100元/年·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比例为16.2%,偿还—保障型资助额度平均为628元/年·人,赠与—保障型资助额度平均为363元/年·人。可以看到,这两类资助形式的覆盖面较小,资助额度较低。
第五,在资助模式方面,赠与—激励型资助模式本身会显著促进研究生科研学习的规则性参与,报偿—培养型资助模式则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第六,在资助额度方面,提高赠与—激励型资助额度,会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在专业学习上更加认真,从而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和科研的产出,对研究生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提高报偿—培养性资助可以提升学生表达沟通、实际动手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扩展学术视野的积极性,显著促进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产出。
最后,研究生注重过程性参与和自主性参与,即认真对待学业各个流程,掌握更多跨学科的知识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与社团活动,可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科研成果和专业排名四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
上述研究发现探讨了各类奖学金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助于高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经费,通过对经费配置的优化提高其使用效能。对于研究生资助工作,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与实践建议:
这两类奖学金的资助范围较小的问题在国内其他高校也存在。鉴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农村家庭背景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多,建议进一步扩大这两种资助类型的覆盖面并适当提高资助额度,解决生活困难学生的基本保障问题。
在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进一步提高赠与—激励型和报偿—培养型资助的覆盖面和资助力度,同时注意进一步强化报偿—培养型资助的培养功能,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充分发挥其对研究生学习行为、学术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提高资助经费的使用效能。
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高校应对此类群体的资助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着重通过报偿—培养型资助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并通过偿还—保障型资助保障困难学生基本生活,针对专业学位的特点设立多元化的资助项目,建立健全的资助体系,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独特优势。
因此,在进一步提高资助力度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资助模式,设计更为合理的资助结构,以完善资助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保障、激励、培养等多方面功能,最终服务于研究生培养工作,促进研究生的全方位发展。
[1] 张民选. 理想与抉择[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 罗朴尚, 宋映泉, 魏建国. 中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评估[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1).
[3] 鲍威, 陈亚晓. 经济资助方式对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2): 80-96.
[4] TINTO V.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5, 45(1): 89-125.
[5] TINTO V.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 BEAN J P, VESPER N.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grounding theory in data: using LISREL to develop a local model and theory of student attrition[C].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Mass, 1990.
[7] KUH G D, KINZIE J, BUCKLEY J A,et al. Piecing together the student success puzzle: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J]. 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2007, 32(5).
[8] SANFORD N. Developmental status of the entering freshman [M]// American college. New York: Wiley, 1962: 253-282.
(责任编辑 周玉清)
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研究生奖助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双重视角”(编号:2015ZD01)
10.16750/j.adge.2018.02.010
张林,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奖助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游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于津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871;于佳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实习员,北京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