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向煜
城市里处处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艺文空间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温柔,可以放松身心的场所,看画、看装置、看雕塑、看人,或是干脆自拍、走神,走走停停的感觉,真好。多数的艺术场馆,空间开阔,光与影都恰到好处,再配上“窃窃私语”的漂亮的看展人,仿似周遭一切都与作品共同呼吸。这样的场景,足以让人享受一段岁月静好,沉醉于此。
那就看看,在园区,在这个早春时分,能领略哪些展览、能拜访哪些场馆吧!
如果你鲜少流连于艺术场馆,偶尔去一次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工作人员不苟言笑地站在旁边,火眼金睛地盯着每一位看客,而身边每一位看客仿佛都能读懂作品,唯独自己有点摸不着头脑,莫名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知识储备。
每当这时,很多人开始犯起“尴尬症”,“想询问工作人员哪里有作品介绍,可羞于开口”、“计算好每一幅作品前逗留的时间,以免走得太快,让人以为自己是走马观花”等等。其实吧,这一切大可不必。
曾有文章指出,艺术展览,特别是当代艺术展,我们自觉看不懂,是因为这个时代很多艺术创作超越了普通审美、造型层面的问题,而更聚焦于展现艺术家观点和思考,这就使得艺术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变得不那么直观。文章还强调,是美术馆需要你,“美术馆需要你来强化他们与艺术市场的关联,需要你前来勾搭艺术家,并肆意分享自拍。”
那么,如何才能看懂一场艺术展览?编辑只想说,我们要先卸下“看不懂”的心理负担。所以呀,了解开馆时间,选定感兴趣的展览,套上轻简着装,赴一场身心松弛的约会,就是足够好的体验了。
说起蔡志松,对当代艺术圈稍微熟悉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他拥有很多头衔——中国雕塑界极具代表性的学院派艺术家,首位获得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奖”的华人艺术家,获评全球100名艺术领袖、中国艺术权力人物、艺术领军人物,三次创造中国国内雕塑家在国际市场的最高拍卖记录……
同时,他也是商业、时尚界的宠儿,曾受邀与捷豹、宝马、奔驰、保时捷、路虎合作拍摄宣传及代言。并受邀出席中国电影节、中国马球公开赛、香奈儿新品发布会、Dior晚宴等等国际时尚活动。去年年底他在上海的个展,可谓是刷爆了朋友圈,除了有业界大咖到场祝贺,李云迪、刘嘉玲、黄晓明等各界精英也纷纷为其展览开幕录制祝贺视频。
看完这些介绍,是不是对他及他的作品充满了好奇?今年1月,这位艺术界的“颜值担当”带着自己的雕塑作品,来到了金鸡湖美术馆,和艺术爱好者们一起,探索生命的诗意栖居。
此次在金鸡湖美术馆的展览,呈现了蔡志松18年来创作的四个系列的代表作品——“故国”、“玫瑰”、“浮云”和“家园”。
进入金鸡湖美术馆,观众首先看到的作品便是《我想为你打开一扇窗》——一个巨大的人型雕塑置身于宽阔展厅的半空中,仿佛在挣扎着向上。这个形象是蔡志松“故国”系列中《故国·颂5#》的延续。在“颂”系列中,戴着秦汉时期发式的裸身男子贯穿作品的始末,或掩面而立,或匍匐于地面,或双手平举……
耐人寻味的是,“故国”系列作品虽是明确的当代艺术,但却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以历史人物为题材,以《诗经》为文化脉络,同时又赋予其一个新的灵魂,用一种内在和含蓄的感染力结合了传统与现代,传达了艺术家对历史与人性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故国”系列中,《故国·风1#》就是获得2001年获得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的作品,他也因此成为该活动103年历史中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家园”系列是蔡志松的新作,创作于2016-2017年。这一系列中,他以传统题材为表现方式,叙述了关于鹿、鹤、虎的形象,倡导士大夫精神,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生命更深层次的内涵,包含着艺术家对东西方古典精神的致敬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虽然表现形式传统且写实,但他在为作品取名上,却赋予了其深意,为仙鹤的雕塑取名《栖》,鹿的雕塑取名《凝》,虎头的装置取名《吼》。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魔都被打卡无数的作品《吼》——2米多高“虎头”,每一根毛发都塑造的无比逼真,当你站在虎头面前它还会对你发出怒吼。
从关注一个个体生命的精神状态到走向大自然的“玫瑰”和“云”,以材料和装置为表现方式阐述了艺术家的爱情观,以及借助“云”的形象,探讨冷与暖、可见与不可见、永恒与瞬间的关系。洁白无瑕的云朵或许会引发我们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危机的思考。
实际上,在苏州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同时又具现代工业文明的千年古城,蔡志松的作品令观者感受到更加深刻的心灵触动。从传达对历史与人性关怀的“故国”系列,到阐述爱情的“玫瑰”系列,再到解读人生的“云”系列、探讨生命深层意义的“家园”系列,蔡志松留下了一串串足迹。
与其无所事事,不如让我们去到展览现场,与艺术家一同探索精神的“栖”居和生命的意义吧。
展览除了文艺,也可以很有趣。这不,2018年开年,诚品生活苏州展演厅就为市民呈现出新年首展“扭蛋大联盟”。现场足足450台扭蛋机,数量仅次于著名的日本秋叶原“扭蛋会馆”,其中逾200种都是日本玩具巨人百代历史上的经典扭蛋玩具,是不是很让人心动呀!
扭蛋,指的是把多个相同主题的玩具模型归置成一个系列,分别放入蛋状的半透明塑料壳里,通过投币或插卡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售卖的小商品。
扭蛋机起源于美国,却从日本流向了全世界。
日本的扭蛋玩具不只面向儿童,成年人才是主力消费市场。扭蛋设计的原型师需要严格把控玩具的柔软程度,把玩的质感,形象的生动逼真度。因此日本生产的扭蛋质量上乘,不论是收集还是当作小挂件都是很好的选择,还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摆拍神器。
一入此坑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实际上,扭蛋产品包罗万象,而且更新换代较快,每一台扭蛋机每一个系列都有不同的惊喜等着你。
扭蛋的原型从动漫中的经典人物到童年的卡通形象,再到生活中的宠物、食物、生活用品,任何东西都可以从那枚小小的扭蛋中蹦出来。每个人只需要二、三十块人民币,就可以从扭蛋中收获到一枚和你最有缘分的蛋。或许它不是你最心仪的那一颗,但你也会从它身上得到幸福和满足感。有人说这种感觉会上瘾,促使你想去了解下一颗中的幸福,或许这也是扭蛋文化中的魅力所在吧。
把硬币塞进入币口,“嘎恰”一扭,紧接着听到“卡锵卡锵”一阵硬物碰撞钢槽的声响之后,一枚巴掌大小的胶囊玩具便来到了你面前,带来一个微缩世界和喜悦惊呼。
就如上文所说,无论成人还是孩童,都会爱上扭蛋机。不同的是,成年人对于玩具的态度跟小孩子有很大区别——小孩子玩的是玩具本身,而大人更在意玩具带给他的附加意义。比如,扭蛋机于小孩子只是一个可以扭出小玩偶的游戏机,而在成人世界里,则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事实上,的确再也没有另一种游戏,带给人们的体验能够如“扭蛋”这般逼真地模拟人生。
就如年轻人迷恋手机游戏里的抽卡环节,扭蛋就是这个环节的现实具象化。扭蛋,就是一种对未知获得的喜悦,像极了女生收礼物,网购收包裹。
据最先看到扭蛋商机的日本游戏发行商万代的统计,从1977年他们将其注册为商标,并翻译成中文“扭蛋”开始,到2017年,40年时间,万代大约卖出34亿个扭蛋,不止在日本,台湾、香港、韩国、菲律宾……扭蛋文化早已迎来全面兴盛。
“蛋迷”大柚子说:
对于去过二次元“圣地”秋叶原巡礼过的三十岁资深“蛋迷”来说,开始让我去诚品生活苏州转扭蛋机我是拒绝的。想来我好歹也是朝圣过“扭蛋会馆”,转到过稀有品种,“阅蛋”无数的达人。不过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在家门口扭蛋也是不错的体验。撇开“高达”、“异世界”这类日系扭蛋机不谈,诚品的这个“扭蛋大联盟”还聚集了不少欧美风格的扭蛋机,不可不谓是眼前一亮。
当然,如果你之前没扭过蛋,或者压根没听说过,更不要紧了。赶紧收拾收拾心情去体验一把吧,说不定就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艺心壹马”主题艺术展正在李公堤文创街区中心广场展出,共展出李增国、俞科两位艺术家创作的10件以马为主题的彩色雕塑作品。
对两位艺术家作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李增国的许多作品充满了焦虑,阴郁和警醒,而俞科的作品大多轻松,鲜明,活泼,两人的年龄也相差了一代。此次他们以艺术的光火,以马为梦,在李公堤用“马”述说了一场心灵对话——“艺心壹马”。也如都市里的你我一样,可以是一匹阳光、矫健的战马,但同时也会因生活的压力,变得疲惫与忧愁。
2018年初始,一场名为“碰撞”的展览在基业艺术馆开展,这是全国首个关于“海归”主题的青年艺术家联展。
本次展览以“碰撞”作为主题,汇集了曾留学于8个不同国家的45名海归当代青年艺术家。他们生于中国,学于世界,接受双重文化的熏陶,获得了不一样的艺术视野、审美与灵感。
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他们近期创作的艺术作品,作品涵盖绘画、影像装置、雕塑陶艺、综合材料等,旨在将异域与中国文化教育背景下的艺术形态进行碰撞比较,探索艺术创作中的共性与差异性,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创作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可以唤起观众对当代社会的共同感受与体验,并以此梳理出蕴藏于艺术表层现象之下的文化契机,探索出地域文化下关于艺术创作的新可能。
1月28日,由苏州市美术家协会、明·美术馆主办的“不约而同——郑艺、周刚、李晓林美术作品展”也在金鸡湖畔李公堤文化创意街区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三位艺术家作品60余幅。
三位艺术家均于1961年1月18日出生,因为艺术创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创作领域分别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始终还是不忘初心,用画笔记录下往昔的记忆和今天的生活。这是他们在一起举办的第三个展览,他们的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彩、色粉等画种,用丰富的创作手法与精湛的绘画技巧,为苏城市民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的视觉享受。